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chuàng)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yè)。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yè),公司規(guī)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yè)領先地位。
擴展資料:
產品特點
口味特點:風味純凈協調,落口爽凈,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麥芽香氣。
原料選用:麥芽:采用進口優(yōu)質大麥,經青島啤酒獨特的制麥工藝精心制備而成;
大米:以國內領先的大米新鮮控制技術保證大米的優(yōu)質新鮮,并采用適宜的代碼配比;
酒花:采用優(yōu)質新鮮的青島大花和制定的優(yōu)良香花;
水:釀造用水;
酵母:采用青島啤酒獨特的啤酒酵母。
釀造工藝
采用現代一罐法釀造工藝和獨到的低溫長時間后熟技術,歷經30多天精心釀制而成,同時通過國內領先的啤酒保鮮技術,保證啤酒口味的新鮮。
采用了優(yōu)質麥芽、大米、酒花和水,經過糖化、過濾、冷卻、發(fā)酵、包裝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在繼續(xù)傳統(tǒng)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青島啤酒的釀制工藝已日臻完善,而獨特的后熟工藝和優(yōu)良的酵母菌種更使其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yōu)異和穩(wěn)定。
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高于國家標準的內部質量控制標準,從原料進廠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廠,須經過系統(tǒng)、嚴格的質量檢測。1995年公司已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組織評審的ISO9002國際標準認證,標志著青島啤酒的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并已與國際接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青島啤酒
1903年,青島啤酒廠由英、德商人創(chuàng)辦,時名“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生產設備、原材料從德國進口。該廠產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募集的雄厚資金為今后的飛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2001年,通過全面實施“大名牌”戰(zhàn)略,青啤公司在全國已基本完成戰(zhàn)略布局。搶占了全國市場的制高點,實現了地產地銷的戰(zhàn)略轉變。對購并企業(yè),推行青啤管理模式,用青啤企業(yè)文化來整合子公司管理思想和理念。青島啤酒廠始建于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當時青島被德國占領,英德商人為適應占領軍和僑民的需要開辦了啤酒廠。企業(yè)名稱為“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建廠初期的年生產能力是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產品品種有淡色啤酒和黑啤酒。在上海、青島、芝罘、天津、大連設有銷售總代理。當時,產品質量就很出色。據日本田原之次郎所著《膠州灣》一書記載:“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以后,日本乘機侵占青島。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將青島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于當年12月正式開工生產。日本人對工廠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改造和擴建。1939年建立了制麥車間,曾試用山東大麥釀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國產以及西貢產;酒花使用捷克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由于外匯管制,啤酒花進口發(fā)生困難,曾在廠院內設“忽布園”進行試種。由于設備能力的擴大,1936年實際產量四打裝103202箱(3208噸),最高年產量曾達到4663多噸。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當年10月工廠被國民黨政府軍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島市政府當局派員接管,工廠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齊魯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從行政院山東青島區(qū)敵偽產業(yè)處理局將工廠購買,定名為“青島啤酒廠”。工廠的主要管理人員從廠長到各主要生產部門配備的負責人和技師都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在生產和工藝技術問題的處理上由專業(yè)人員負責確定。1979年以后,隨著國家產業(yè)政策的調整,工廠的活力日益增強,基本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廠大規(guī)模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裝備。1981年,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關懷下,國家計委、進出口委、財政部批準投資4551.62萬元,進行10萬噸擴建工程,于1986年8月竣工投產;1986年的產量在全國啤酒行業(yè)里首先突破10萬噸。同年國家計委又批準撥款4998.39萬元,進行13萬噸技術改造工程,并要求在1988年建設13萬噸的同時,要統(tǒng)籌考慮建設20萬噸和30萬噸的發(fā)展規(guī)劃,以加快青島啤酒的發(fā)展步伐。這個時期,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于1991年建成投產;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三有限公司正在籌建中;年產2萬噸的青島啤酒四廠,也于1991年2月開始生產。到1992年末,青島啤酒的年產量已達24萬噸(一、二、四啤的青島啤酒合計)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與市場的變化,青島啤酒廠的生產品種與生產結構,也不斷有新的變化。青島啤酒廠主要生產淡色啤酒,但也曾生產過黑啤酒。后來由于啤酒出口量擴大,釀造能力有限,故在1972年即停止了黑啤酒的生產,將青島黑啤酒的技術工藝及有關設備,轉移到其他廠生產,使用青島牌商標。在日本人經營時期開始的制藥——維他益車間,1977年后改為“青島啤酒制藥廠”,又增加生產三合素、酵母粉等,1980年,根據國家整頓藥廠的要求,停止生產。1964年,為了發(fā)展葡萄酒工業(yè),市一輕工業(yè)局決定將果酒車間從青島啤酒廠分出,成立青島葡萄酒廠。1958年,根據市一輕工業(yè)局要求,青島啤酒廠成立罐頭車間,增加罐頭生產(有午餐肉、豬肉罐頭、魚類罐頭、蘋果罐頭等)。1963年,為全力搞好啤酒的生產,罐頭車間下馬停產。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由美國的莫納克公司作為青島啤酒的總代理。當年銷量為2萬箱。此后,在有幾十種國外啤酒激烈競爭的美國市場上,青島啤酒以其較高的品質、獨特的風味加之美國代理的大力促銷宣傳,終于鞏固了在美國的銷售市場,并在美國50個州建立了強大銷售網絡,進入了中國餐館和國外開辦的連鎖飯店及超級市場。從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到1992年的15年里,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由2萬箱增至120萬箱,銷量排列名次由第十三位躍為第九位,所占市場比重由0.3%增長到1%以上。1987年至1992年,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占亞洲12個國家出口量的25%。在漫長的100多年發(fā)展歷程中,青島啤酒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1963年4月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青島啤酒被評為國家名酒,獲輕工業(yè)部金質獎章;1979年9月獲國家經委頒發(fā)的國家優(yōu)質產品銀質獎;1980年、1985年兩次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1980年4月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著名商標”稱號;1991年9月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之一。在國際上:1981年、1985年兩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評酒會上獲得冠軍;1987年5月在美國密西西比州杰克遜市舉行的國際啤酒評比中名列榜首;1991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蒙頓國際評比大賽上獲金質獎。公司全資擁有青島啤酒一廠、二廠、四廠、揚州啤酒廠、日照啤酒廠和青島麥芽廠并控有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55% 的股份及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公司銷售收入、實現利稅、 出口創(chuàng)匯等指標位居中國啤酒行業(yè)之首。青島啤酒集團的發(fā)展目標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品牌及技術優(yōu)勢,以民族資本為主,以弘揚民族工業(yè)為旗幟,國內收購兼并廠和新建廠并舉,盡快擴大規(guī)模經濟,并大力推進多元化經營,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把青啤集團建成具有超強實力的、跨地區(qū)、跨行業(yè)、綜合性的大型企業(yè)集團。90年代初,通過與另外3個工廠的聯合,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青島啤酒廠也更名為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7%的股份被美國的安海斯-布什公司持有,2008年英博集團購并安海斯-布什,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于11月18日決定附條件批準購并。1993年7月,青島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內地在港發(fā)行H股上市的企業(yè),同批赴港上市的還有上海石化等共9家。1998年,青島啤酒實施“大名牌發(fā)展戰(zhàn)略”,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guī)模兼并擴張,截至2007年9月,已在全國18個省市擁有或者絕對控股71家分公司[2]。2002年10月21日,美國A-B公司和青啤公司在美國紐約正式簽署《戰(zhàn)略性投資協議》,A-B公司成為青啤公司戰(zhàn)略投資者。2005年8月11日,青島啤酒與北京奧組委簽約,成為北京2008國內啤酒贊助商。2009年4月30日百威英博(AB InBev),以每股19.78港元,向日本朝日啤酒出售青島啤酒19.9%權益,套現6.665億美元(折合港幣51.69億元),ABInbev 則將保留7.01%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