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由來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后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后,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于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參考資料:%C7%C9%BF%CB%C1%A6%3B%B5%C4%3B%D3%C9%C0%B4&url=http%3A//book%2Esina%2Ecom%2Ecn/longbook/1092041886%5Fwanshiyoulai/53%2Eshtml&b=0&a=28&user=baidu
巧克力的由來
在約在500多年前,在美洲,就已經生產可可了??煽墒且环N植物的種子,營養豐富,功用獨特,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由于產量低、價格貴,再加上可可樹四季常青,因此,被人稱為“綠色的金子”。
16世紀初,當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第四次出航,經過這塊生產可可的土地時,驚奇地發現:一種植物的果實――可可成為“貨幣”。在集市上,一個奴隸的標價為2100??煽啥?。
“噢,這神奇的豆子,競然身價這么高!”見多識廣的哥倫布不禁感嘆道。他用自己攜帶的東西,向當地的印地安人換了一些可可豆,將它們帶回西班牙。
可是,當時的歐洲人對可可并不感興趣。他們只是有時用可可提神,或將它作為利尿的藥品使用。
到了16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可可在歐洲倍受歡迎,一時供不應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歐洲人重新認識可可呢?
原來,這是由一則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引起的。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險家科爾特斯為首的探險隊,進入墨西哥腹地。隊伍走荒漠,涉澗水,穿密林,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一個高原,前方的路還很長,可隊員們腰酸背痛、筋疲力盡,一個個橫七豎八地躺在裸露的土地上,任徐徐的清風吹走身上的疲勞。他們確實太辛苦了,真是一點不想動彈了!
正在這時候,從山下走來了一隊印第安人。他們幾乎裸著身體,赤著腳,只是用樹葉和草之類遮羞。他們手里握著弓箭??茽柼厮惯B忙用剛學會的當地土話向他們問候。
友善的印第安人見科爾特斯他們一個個無精打采,便打開行囊,從中取出可可豆,將其碾成粉末狀,放人罐中,再放入水,將罐架在火上燒,直至水沸騰時,加入一些樹汁和胡椒粉。頓時,一股濃郁的芬香味在空中散發。
印第安人打著手勢,嘰里呱啦地對科爾特斯說著。科爾特斯好不容易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喝下罐里黑乎乎的可可水,可以解乏。
科爾特斯一邊向他們道謝,一邊接過罐。他嘗了一口:“哎喲,又苦又辣,真難喝!”考慮到印第安人的禮節,科爾特斯和他的隊友每個人都像喝藥水似的喝了兩口。
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不一會兒,不知怎的,探險隊員們好像得到了魔力一樣,體力和精力都得到了恢復。
驚訝萬分的科爾特斯連忙向印第安人打聽可可水的配方等情況。印第安人告訴他:“這是神仙飲料。”
1528年??茽柼厮够氐轿靼嘌篮螅虿槔砦迨绹蹙传I了“神仙飲料”――可可。不過,考慮到西班牙人的飲食特點,科爾特斯在配制的調料中,用蜂蜜代替樹汁和胡椒粉。
“啊,這飲料真不錯!”國王喝了連聲叫好,高興之余,他還封科爾特斯為爵土。
此后,可可飲料風靡整個西班牙。保守的西班牙人對飲料的配制方法秘而不宣。
直到70多年后的1606年,一位意大利人竊取了飲料的秘方,才使可可飲料傳到歐洲各地。可可飲料在歐洲大地倍受青睞后,經營可可飲料成為一個很有錢賺的行業。西班牙的一位名叫拉思科的食品商,也賺了不少錢。
一天,拉思科在煮飲料時,突發奇思:這飲料要煮太麻煩了,要是能將它做成固體食品,吃的時候取一小塊用開水一沖,或者直接故人嘴里就能吃,那有多好啊!
于是,拉思科經過反復地試驗。采用濃縮、烘干、加蜂蜜調制的辦法,制成了固體狀可可飲料。由于可可飲料源于墨西哥的“巧克拉托魯”,因此,拉思科將固體狀可可飲料叫做“巧克力特”。這就是原始的巧克力了。
巧克力特問世后,人們對它很陌生。在法國,它一度被認為是“珍貴的藥品”。這種陰差陽錯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有關。
路易十三的妻子――王后是西班牙的公主。1612年,法國王后從娘家帶回一袋西班牙特產――巧克力特。當時,路易十三身體欠安,精神萎靡不振。好奇的國王吃了一塊巧克力特,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病好了,精神也提起來了。剛俊自用的路易十三認定這是一種“珍貴的藥品”,吩咐醫生將巧克力特藏起來,只有王室成員生病時才能享用。
直到路易十四繼位,外婆外公家里的人,帶來許多巧克力特向他祝賀。這時,法國人才弄明白巧克力特是一種食品。
西班牙人一如保密可可飲料一樣,保密巧克力特的配制方法。直到1763年,一位英國商人竊取了秘方,巧克力特才進入英國。英國人還根據本國人的口味,在配制原料中增加了牛奶、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就誕生了。
當時,巧克力的味道雖說還不錯,但還不能說好極了。因為在制作工藝中存在一個問題,即可可粉中含有油脂,使可可不易與水、牛奶融合成一體,由此影響了巧克力的口味。1829年,荷蘭科學家豪威發明了可可豆脫脂技術,使巧克力的色、香、味更臻完美。
從這以后,巧克力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歡迎。
參考資料:%C7%C9%BF%CB%C1%A6%3B%B5%C4%3B%D3%C9%C0%B4&url=http%3A//www%2E175ok%2Ecom/bbs/dispbbs%2Easp%3Fboardid%3D16%26id%3D145&b=0&a=10&user=baidu
好象有好幾種說法,不知哪個是真的,汗~
巧克力的由來
600年 ― 「Xocoati」
巧克力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前經已誕生。要數最先懂得利用可可的民族,可追溯至七世紀的馬雅族人。他們利用可可豆 成一種飲料,在宗教儀式中飲用,名為「Xocoati」或「chacau haa」。
1200年 ― 天堂之樹
馬雅帝國崩潰后,托爾特克人繼續培植可可樹,并稱之為「天堂之樹」,而可可豆亦成為一種貨幣單位,適用於整個中美洲。阿茲特克人亦非常重視可可樹,認為可可樹賜給他們智慧和力量。
1502年 ― 長在樹上的銀子
雖說是哥倫布首先發現可可樹,但實際上是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最先發現可可豆原來是「長在樹上的銀子」。1513年,西班牙人Hernando de Oviedo y Valdez告訴別人他用了100??煽啥官I一個奴隸。
1519年 ― 一試傾心
1519年4月,當西班牙征服者Herman Cortes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登岸時,墨西哥皇帝Moctezuma以為是羽蛇神按傳說預言從大海中回到墨西哥。所以Moctezuma皇帝熱情款待這位「羽蛇神」,并且言聽計從,接受西班牙統治,更將可可種植園進貢給他。Moctezuma把略帶苦味但他深信具催情作用的巧克力飲料介紹給Cortes,Cortes即時被「種銀」的想法深深吸引。
1528年 ― 甜美之路
Cortes帶著可可豆和泡 巧克力的工具回到西班牙, 作程序記載於1530年撰寫的史記內:「取30??煽啥?,注入1夸脫(即1/4加侖)水,然后加熱并輾成粉末。再加入一種橙紅色的天然色素和香料調勻?!蛊浜?,西班牙人將種植甘蔗的技巧引入墨西哥,而在傳統哥倫比亞烹調法中加入糖和云呢拿的構思,令巧克力能夠瘋魔全歐洲每一顆心。
1606年 ― 聲名遠播
雖然起初被西班牙王室小心奕奕看守著,但巧克力最終亦能排除萬難,輾轉流傳到Spanish Netherlands (即現時的比利時)。意大利商人Anton Carlettie成功打破了西班牙培植可可樹和買賣可可豆的壟斷局面,將珍貴的可可豆傳入意大利,而「Ciccolattieri」亦很快能夠融匯貫通泡 巧克力的藝術。
1615年 ― 締結良緣
年輕貌美的西班牙公主Anne of Austria帶同她對巧克力熱愛進入法國王宮,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八世。其后路易十四的妃子Marie-Therese of Austria亦仿效,據說她心目中只有兩個愛人,就是國王和巧克力。凡爾賽更立例規定只有上流社會才可享受這人間極品,他們所飲用的巧克力非常濃 和起泡的。
1657年 ― 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
全球第一家巧克力茶座在倫敦隆重開業。由於當時的可可豆非常昂貴,唯獨最富有的上流人士才可以品 得到。但隨著可可豆價格逐漸回落,這類巧克力茶座紛紛開業,成行成市,甚至開始取代咖啡店、茶室和酒吧。
1671年 ― 「Praline 果仁糖」的起源
Plessis-Praslin公爵的廚師不小心把煮融了的糖漿倒在杏仁碎上,公爵品 過這款意外之作后贊不絕口,并以自己的名稱命名。Praline果仁糖就是這樣誕生:在杏仁或去殼果仁上倒入焦糖,然后輾碎即成。其后,比利時巧克力 造商將 法加以改良,將Praline放入小餅乾中間,然后在外層蘸滿巧克力。
1674年 ― 首款巧克力美食
正當全歐洲仍然將巧克力視為極品飲料之際,英國的甜品師傅已開始發揮創意,將可可粉加入蛋糕當中,這是全球首款利用巧克力烹調的美食。另一款新創意在十七世紀末出現,繼而於十八世紀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在法國興起,就是巧克力糖。法國人將巧克力糖放入精 的糖果罐中隨身攜帶,方便隨時享用。
1697年 ― 由比利時布魯塞爾流傳到瑞士蘇黎世
當時的比利時已經成為享負盛名的巧克力中心。蘇黎世市長在比利時發現了這款人間極品,決定將巧克力引入瑞士,怎料此舉竟然帶來了深遠而美妙的影響。
1704年 ― 普魯士向人民徵收巧克力稅
十七世紀末,巧克力進口到德國,大受人民歡迎。但普魯士國王Frederic一世勒令徵收入口稅,巧克力亦未能 免
1711年 ― 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巧克力
國王查理六世將皇宮由西班牙馬德 遷到維也納,當然亦帶同他心愛的巧克力到奧地利了。
1712年 ― 衣錦還鄉
巧克力在十八世紀初終於衣錦還鄉,回到北美洲。短短十數年間,波士頓已豎立色彩繽紛的廣告牌,宣傳歐洲進口的巧克力。
1746年 ― 巧克力天空的一片云
供應巧克力飲料的茶座依然大行其道。在1720年左右,威尼斯和佛羅倫斯尤以調 巧克力飲料的技巧遠近馳名。但要數對巧克力味道帶來大突破,則非英國莫屬了。1746年,一群巧克力愛好者創立首個巧克力俱樂部,并且構思以牛奶代替水沖調巧克力。
1778年 ― 工業革命如火如荼
法國人Doret發明了一部機器,代替人手磨可可豆和攪拌巧克力漿。1780年,一位企業家在 Bayonne開始用機器生產巧克力。有賴十九世紀的工業發明,我們今天才能享受到美味的優質巧克力。 造優質巧克力必須經過叁個步驟:徹底洗凈精選的可可豆,烘焙可可豆以帶出香味,以及磨碎可可豆和糖( 造牛奶巧克力的話便要加入牛奶)。每個過程必須一絲不茍。
1819年 ― 瑞士出產黃金磚
蘇黎世市長從布魯塞爾引入巧克力后122年,Francois Louis Cailler在萊蒙湖畔開設全瑞士首家巧克力廠,生產出歷史上第一塊巧克力磚。
1847年 ― 英國帶頭闖出新路向
Francis Fry和Joseph Fry兄弟采用Van Houten方法研 巧克力,發掘出一種結合可可豆、糖和可可油甘甜味道的方法,闖出巧克力味道的新路向。
1879年 ― 幼滑的 密
瑞士一直孜孜不倦改良產品,最終在1875年取得成果,Nestle和Peter將奶粉加入以可可、糖和可可油混合而成的材料中,創 出牛奶巧克力。1879年,Lindt進一步改良精 巧克力的技術,提升巧克力的香味和增加香滑的口感。
1926年 ― 比利時Godiva Praline果仁糖面世
比利時首先想出將美味的奶油、杏仁軟心和其他果仁放入巧克力中間,成為小小的軟心巧克力。1926年,Draps家族在布魯塞爾開設一家工藝店,配備全國最優秀的設備和設施。Joseph Draps能夠在藉此充分發揮他的才華,成為一流的巧克力大師,逐步實現他建立全球首屈一指,受食家推崇備至華貴巧克力品牌的理想。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后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后,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于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被稱為“神的食物”,你知道它的由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