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謚號的皇后,她于武帝晚年的巫蠱案中受到牽連,自盡而死。
劉徹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陳阿嬌,雖說曾經留下“金屋藏嬌”的美名,但卻是一樁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劉徹的媽媽王美人為了兒子能夠上位,費盡心力拉攏盟友,陳阿嬌的媽媽竇太主很會拉皮條,因此與弟弟漢景帝關系親密。
王美人希望兒子能做皇帝,竇太主希望女兒有個好歸宿,雙方一拍即合。
有竇太主這個大外援,劉徹最終擊敗太子劉榮,成為大漢王朝的繼承人。
但陳阿嬌的肚子很不爭氣,不知道是不是近親結婚的關系,入宮多年沒有生育。
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普通人家沒有兒子尚且不能善終,何況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不能生兒子有很多原因,但在古時候就只有一條:女人不行。
職場上有句名言:你不行,那就讓別人上。
這話對皇帝不太適用,應該改為:你不能生,皇帝就上別人。
歌女出身的衛子夫因此得到了機會。
西漢公主有為皇帝拉皮條的傳統,竇太主為漢景帝拉皮條,漢武帝也有御用皮條客:姐姐平陽公主。
衛子夫就是平陽公主圈養的皮條,某年某月某天被漢武帝撞見,于是天雷地火,衛子夫就此進宮。
比起陳阿嬌不爭氣的肚子,衛子夫那可絕對是優良育兒品種,連續生了三個女兒后,生下了漢武帝第一個兒子:劉據。
此時的漢武帝已經29歲了,古人36歲就能自稱老夫,再等等,漢武帝就是老來得子了。
大喜過望的漢武帝很快冊封劉據為太子,生子有功的衛子夫也順理成章的做了皇后。此后衛青、霍去病青云直上,大破匈奴,衛氏一門,極盡榮光!
如果漢武帝就此歸天,歷史地位可能高很多。
但這位生育能力一般的皇帝,身體素質卻不是一般的好。
劉據都三十多歲了,還是太子,老爸劉徹16歲就是皇帝了。
每個皇子都想做太子,但太子卻是個十分危險的職業,尤其是長期做太子,更危險。
就好比是走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劉據就遇到了鬼。
征和二年,巫蠱案爆發。
巫蠱是一個非常有中國特色的詞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迷信。
無知窮苦的老百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是科技落后年代無可奈何的產物。
但中國古代的皇帝,也都信神信鬼。
在日慕鄉關看來,這是一件十分精神分裂的事情。
孔子是萬世師表,他曾有言在先:子不語怪力亂神。
皇帝都讀《論語》,唯獨對這句話不上心。每個皇帝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受命于天。每個皇帝都信神信鬼,疑神疑鬼。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才高八斗的賈生面對求賢若渴的文帝,本以為可以高談闊論,為天下蒼生立命,卻被問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賢明的文帝尚且如此,暴躁的孫子就更不用說了,巫蠱就是漢武帝疑神疑鬼的產物。
大盜朱安世被抓后,咬出了太子劉據,衛青長子衛伉,還有陽石公主等一大票人,除了等罪名外,還有一條:巫蠱,打小人詛咒漢武帝早死。
漢武帝雖然也不小了,但他可不想死。
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他死也不行。
劉據本是個性格軟弱的孩子,但刀劍加身,不得不奮起抵抗,他趁著父親去甘泉宮的機會,利用母親給的令牌,調兵反抗,殺掉了企圖誣陷他的寵臣江沖。
太子調兵殺掉欽差大臣,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漢武帝當然不會坐看大權旁落,于是劉據被害,衛伉、陽石公主等坐株。
苦心孤詣三十余年的兒子,就這樣死了,就連孫子孫媳也未能幸免。
衛子夫心如死灰。
皇帝廢后的詔書已經在路上,過不了多久就會當著她的面宣讀,不僅要平靜接受,還要跪謝天恩。
許多年前,她就是這樣取代了不能生育的陳阿嬌。
如今她的兒子死了,她是不是也要重復陳阿嬌的命運,或者更慘?
人在苦難中煎熬并不可怕,至少他們還有希望。可怕的是,得到一切后又再次失去。
衛子夫老了,她雖然是皇后,但漢武帝早已不再寵幸她,李夫人,鉤弋夫人,一個個寵冠后宮。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只見新人笑,哪聽得舊人哭。
于是她在廢后詔書到達前自殺了。
從地位卑賤的歌女到母儀天下的賢后,她的前半生很傳奇,從太子的母后到失孤的媽媽,她的后半生很凄涼。
兒子死了,老公拋棄她,死亡,可能是她唯一解脫的方法。
但也正因為她先走了一步,宣帝繼位后,才有了平反的理由。
她不是廢后,她已經先走了。
“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謚號,司馬遷說她:嘉夫德若斯。千古一后的稱號,并不為過。
武帝沒有殺她,但她卻是因武帝而死!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衛子夫的確算得上是千古一后,她擁有著“獨立”的謚號,史稱漢思后,在以往,這只是皇帝才可以擁有的待遇,而給予她這個謚號的,正是她的丈夫漢武帝劉徹。
說衛子夫是漢武帝殺的,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衛子夫在歷史上是“自盡”,以“自盡”的方式明志,漢武帝知道此事后也是大為震動,轉而后悔。
可要說衛子夫的死和漢武帝沒有關系,那也是不妥當的,因為衛子夫的死亡,和漢武帝晚年走下坡路有關。
漢武帝在年少時遇到了在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衛子夫,彼時的衛子夫,是一個出身較為卑微的舞女。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正是這個卑微的女子,這個卑微的“衛家”,在短短的數十年后,改變了整個大漢的存在地位,強大了整個漢民族的實力。
在立衛子夫為皇后之前,劉徹的第一任皇后是原配妻子陳阿嬌。
陳阿嬌乃是漢武帝的“表妹”,是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的女兒,所以陳阿嬌和一般的聯姻女子不同,行事比較強勢,惹得漢武帝不喜。
除此之外,陳阿嬌有著一個“大忌”,那就是無法生育,因為長久無法生育,陳阿嬌在漢武帝的心里地位一落千丈。
進宮伊始,衛子夫也是不受寵的。
漢武帝在寵幸了一次衛子夫后,便將衛子夫忘了,后來還是衛子夫自己的大膽爭取,又再次獲得了漢武帝的喜愛。
不久之后,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了衛長公主,這件事對于漢武帝而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衛長公主的到來,證明了漢武帝是不存在生育問題的。
長公主的出世,讓衛子夫更加受寵,在漢朝的地位不斷抬高,甚至高到了已經讓陳阿嬌、館陶公主為之謹慎的地步。
漢武帝寵愛衛子夫,不僅是對她個人的偏愛,還扶持了衛家的崛起,安排了衛青擺脫馬奴之身,任官職,安排了公孫賀與衛君孺聯姻,短時間內提高了衛家的地位。
這其實本來就是漢武帝的“無心之舉”,但誰知道,就是扶持衛家,給了漢武帝意想不到的驚喜。
整個衛家,給予漢武帝最大驚喜的,首先是衛青。
當年館陶公主因為衛子夫受寵,而陳阿嬌對此百般不滿,于是便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下狠手,所幸有人出面保護,讓衛青逃過了一劫。
漢武帝面對此事,沒有追究陳阿嬌母女的責任,而是把衛青帶到身邊培養,衛青在這個時期,得以積累了大量的文化和軍事底蘊。
公元前130年,陳阿嬌“巫蠱之術”事件曝光,漢武帝憤怒廢除陳阿嬌的皇后之位,過了一年之后,漢武帝的長子劉據降世,漢武帝大喜,立衛子夫為新皇后。
但實際上在這兩個事件的中間節點,發生了一場影響千古的漢匈之戰,這場戰爭便是衛青的首戰,并且大敗匈奴。
公元前129年,衛青領命北伐匈奴,這次北伐攏共四路大軍,衛青獨自率領一路,結果卻是他這個從未參加過軍團大戰的將軍一路連勝,深入挫敗匈奴,讓多年以來的漢匈對峙,大漢劣勢的地位有所扭轉。
漢武帝大喜,而衛子夫能夠成為皇后,和這件事息息相關。
自此之后,衛青便成為了大漢的“常勝將軍”,衛家的地位便是如此真正地抬高了上來。
按道理來說,衛子夫的弟弟在大漢創造了如此高的成就,她的地位必然是不可動搖的,所以衛子夫也有著可以“跋扈”的資格。
但是衛子夫卻沒有這樣做,或許是衛子夫的性格,也可能是衛子夫的出身給予了她理智,在往后的數年的時間里,衛青不斷挫敗匈奴,而衛子夫始終如一。
在長安城里,衛子夫相夫教子,一方面對漢武帝十分言聽計從,但也有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則是教導皇太子劉據,劉據受到母親衛子夫影響很重,以至于后來的劉據,都被人認為是“衛家派別”的,但不管怎么說,漢武帝對于自己的妻兒都特別滿意。
于是漢武帝再次提拔了衛家另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衛子夫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的出身也是非常卑微,沾著親人的福,他自幼被漢武帝帶著身邊培養,被漢武帝視為半個兒子。
霍去病非常聰慧,文能書,武能馬,而且他的為人也是十分沉穩,在十八九歲開始跟著舅舅打匈奴時,就已經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能力。
讓漢武帝更為驚喜的是,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一樣,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天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霍去病雖然喜歡“擅作主張”,可是野戰能力古今罕有,將匈奴一次次挫敗,霍去病少年封神,讓人為之驚嘆,而霍去病,嚴格來說也是衛子夫的“勢力”。
可即便如此,衛子夫都不曾動搖過初心。
隨著漢武帝和衛子夫年齡都在增長,衛子夫開始變得“年老色衰”,漢武帝有了新的寵妃。
可即便有了寵妃,衛子夫對于漢武帝來說,卻是一個不一樣的女子,漢武帝十分尊重衛子夫,有事也經常和衛子夫商討,而衛子夫從不僭越,行事得當,二人相敬如賓。
在古代中國,皇后和皇帝相敬如賓還是很難的,更何況是漢武帝這種集權思想頗重的大一統皇帝,可見衛子夫本身的能力也不差,后世僅有隋文帝的獨孤皇后、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可以與之比擬。
可惜的是,好光景總是不長,衛家到達了讓人望之興嘆的巔峰,遲早也要走向衰落。
霍去病,在漠北之戰后繼續趁勝追擊,卻不幸在半道中染病而死,年輕的霍去病如此死去,讓漢武帝和衛家都無法接受,也是霍去病早逝,給了匈奴喘息的機會。
在霍去病死后不久,衛青也離開了人世,大漢的兩位戰神,衛家的兩位守護神隕落,衛家出現了動搖。
于是朝廷有人起了“心思”,釀造了一場令人驚駭的陰謀,發動者、推動者,即便到了如今,都仍舊不得而知,這場陰謀便是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
漢武帝很厭惡巫蠱之術,當年陳阿嬌因此被廢。
于是有一個道士,趁著漢武帝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漸漸不好的時候,挑撥漢武帝和太子關系。
有人舉報太子劉據利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導致漢武帝身體衰弱,這看似愚蠢的構陷,卻讓漢武帝認真了。
太子劉據因此被冤枉,隨后陷入了一系列的關系危機中,漢武帝誤以為太子叛亂,派出軍隊鎮壓太子。
而劉據沒有辦法,為了避免誤會越來越大,只好向皇后衛子夫借兵,衛子夫知道自己和兒子經歷著一場大劫,于是將自己的親衛和兵器都借給了劉據。
誰知道劉據還是兵敗了,帶著殘兵逃出長安城。此事之后,漢武帝知道了衛子夫“借兵”給劉據一事,憤怒無比,但他沒有拿衛子夫怎么樣,只是讓人去收回衛子夫的皇后“玉璽”,這便是意味著廢掉衛子夫的皇后之位。
可漢武帝沒想到的是,衛子夫會以“自盡”明志。
衛子夫在人生的最后時光,沒有和漢武帝解釋,而是用最有骨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和兒子劉據沒有錯。
或許衛子夫已經看出來,有著陰謀推手想要致她和衛家、劉據于死地。為了保護衛家和兒子,衛子夫能做的便是這樣“打醒”漢武帝。
在皇后自盡后,漢武帝果真醒悟,冷靜之后大為后悔,連連讓人赦免太子。可此時已經晚了,太子也已經被逼死在外,就這樣,漢武帝失去了自己最親近的兒子和妻子,漢武帝大怒,雖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自己,可他仍舊屠殺了大量的人,才平息了自己的怒火。
后來,漢武帝舉行了一系列紀念衛子夫的活動,還給衛子夫定了“謚號”,便是“漢思后”,衛子夫的逝去,是漢武帝晚年的痛,這個失誤的起點在于他自己,也在于衛子夫的勢力太強,讓他人所忌憚。
所以衛子夫之死,是一場有預謀的埋伏,利用的正是漢武帝的弱點,讓漢武帝用自己的手,將最愛的人送上了末路。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