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酒指的是烈酒,因為蒸餾技術的問題,這種能麻醉神經的東西在中國很晚才出現。無論是三國還是水滸里,他們喝的酒度數都很低,類似今天的啤酒,所以他們才能成壇地喝。而烈酒,在公元8世紀左右就已經在歐洲誕生了,也就是我們的唐朝時期。烈酒這種東西在東方僅僅只是一種飲品,在西方卻掀起了一個個驚天巨浪。
不僅美國建國之后第一次國內大規模“農民起義”是因為酒釀成的,就連美國的發家史和后來美國的政局也和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何酒對西方世界會產生那么大的影響呢?這還要從很久很久之前開始說起。
?因酒而產生的一系列罪惡
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4000多年前的兩河流域就已經有了蒸餾技術。
而搞笑的是,盡管阿拉伯人不喝酒,卻是阿拉伯人改良的蒸餾技術,并將這項技術傳到了歐洲。
這項阿拉伯人用來生產香水和藥物的技術,到了氣溫寒冷的歐洲,就成了哪里男人用來生產高度白酒的寶貝。
隨著酒精的廣泛流行,歐洲出現了大量的酒鬼。
這些酒鬼不但喜歡打老婆,還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不安因素,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毒品。
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各大海洋帝國彼此起伏地開始了崛起。
為了創造更多的財富,歐洲人開始從非洲大量販賣奴隸。
而英國等國用來支付非洲酋長的“貨幣”不是別的,而是酒。
看到這里,聰明的讀者會驚呼,這就是非洲版的“鴉片戰爭”嗎?
只是此時的鴉片就是烈酒。
而說到奴隸販賣,作者曾經想過一個問題。
整個世界亞洲人最多,而即便到了民國后期,官方還允許買賣人口,這算不算奴隸貿易呢?
而且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在發生,特別是戰爭期間。
所不同的是,英國的奴隸貿易是在一個時期集中爆發,而封建帝制時代買賣人口的跨度達2000年之久。
即便是現在,在一些地區還存在這種現象,這算不算奴隸販賣呢?只是這種說法太難聽了,不是嗎?
?因酒而爆發的戰爭
很多人只知道美國獨立戰爭是因為茶葉稅,但不是我們常識里理解的英國收稅太高了。
相反,是因為英國收稅太低了,從而搶了走私團伙的生意,于是就爆發了“波士頓傾茶事件”,這和明朝的“倭寇”一樣,都有著深層次的含義。
有時為什么一種商品降低了價格反而會誘發矛盾沖突呢?就是因為這背后有各方利益摻雜在里面。
而引發獨立戰爭的另一個導火索就是英國的《糖法案》,這個法律的目的是向后來的美國地區增加糖和甜酒的購置稅,這就誘發了美國獨立戰爭。
而當美國剛剛建國后,由于財務問題,
財務部長漢密爾頓就下令對烈酒征收高額稅收,這就誘發了1794年的威士忌暴亂。
雖然此次暴亂最終被鎮壓了下去,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漢密爾頓剛剛收上來的那點稅卻因一場暴亂而花得一干二凈了。
為了緩解矛盾,烈酒稅被即刻叫停并取消,這被稱為美國史上的一場鬧劇。
和當年加拿大攻入美國本土燒了白宮一樣,成為了美國短暫歷史上的一個笑柄。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酒,簡直像噩夢一樣纏繞了美國。
而接下來因酒而發生的事簡直成了美國歷史上的恥辱,那就是著名的禁酒令。
?禁酒令滋養下形成的美國黑幫
一部分政客為了收買人心,爭取女性選民的支持,便在1920年頒發了史上最嚴禁酒令。
這一法案的本意是為了防止男人酒后毆打女人,但卻由此而助長了美國的黑幫。
美國往事、教父等電影都是反應禁酒令下美國黑幫現實狀態的影片。
意大利黑手黨在墨索里尼的封殺下逃到了美國求生,本來他們在美國人生地不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但禁酒令出臺之后,這些黑幫分子趁機利用自己手里的黑道資源進行販賣私酒,從而為今后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到了教父第二代,黑手黨家族不但靠著走私酒水賺取了大量的財富,還趁機拉攏了各界政要,企圖徹底洗白自己并進軍政界。
本來一塊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禁酒令出臺之后,非要十塊錢才能買到。
這不但沒有改善婦女的生活,而且還增添了大多數美國家庭的負擔。
啥叫壟斷?啥叫黑幫?采用流氓手段霸占社會資源,不顧百姓生死,一心并從中謀取暴利,這就是黑幫。
也正是因為禁酒令,讓黑手黨在美國扎根成長,并從此和美國連為了一體,成為了美國社會的一部分。
在電影《我不是藥神》里,這樣的場面大家都見過。
一瓶藥,在一個地方賣200元,在另一個地方就賣4萬,你吃就能活,不吃就得死。有人說酒不是藥,但酒是生活必須品,又是暴利行業。
從漢武帝時期,朝廷就開始了鹽、鐵、酒的官方專賣,目的就是為了稅收。
而漢密爾頓能在酒的稅收上打注意,并非是沒有道理的。
縱觀人類發展史,處處都伴隨著酒。英雄、流氓、政黨,黑道、白道都和酒有著密切的關系。
英國在美洲頒布《糖法案》,向后來的美國地區增加糖和甜酒的購置稅,這就誘發了美國獨立戰爭。而當美國剛剛建國后,由于財務問題,財務部長漢密爾頓就下令對烈酒征收高額稅收,這就誘發了1794年的威士忌暴亂,使這個法規很快就取消,成為笑話1920年,美國發布史上最嚴的禁酒令,卻成了黑幫縱橫的原因,黑幫私下販酒,很快實力膨脹,徹底融入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