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啤酒產量和銷量都再創新高,但這是包含進口品牌在國內開廠的產量和銷量,近幾年國人的酒桌、飯局里也越來越多的出現進口啤酒的身影,國產啤酒多數頂著“啤水”的稱號,口碑日漸下滑,漸漸只有價格能產生一定的競爭力。
國產啤酒到底比進口啤酒“差”在哪?現在你還會購買國產啤酒嗎?
國產vs進口,我們常喝的啤酒幾乎不是正宗啤酒?
讓我們回想一下市面上常見的國產啤酒,酒精度多在2.5-5%vol之間,倒出來液體清黃,有的泡沫多些,有的泡沫少些,喝起來也差不多就那味,比較清淡,酒精味要多過麥香味,價格也普遍不算貴,一聽幾乎就在5-6元左右。
這形成了其以量取勝的銷售戰略,對啤酒口味要求不高的人,會覺得它們喝起來都差不多,不妨選擇價格更低的;對啤酒口味有些講究的人,則會覺得國產啤酒十分寡淡,完全就是注水的酒精飲料,不如外國啤酒正宗,因此不會去購買這些平價產品。
那么國產啤酒和國外啤酒到底差在哪呢?
啤酒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根據其制作工藝、殺菌情況、顏色、原麥濃度等就能分出至少20多個種類,我們以國際公認的,也是大家熟悉的發酵方式來區分的話,可以將其分為“拉格”和“艾爾”兩類。拉格啤酒就是我們常說的工業啤酒,而艾爾則是精釀啤酒,市面上多數國產啤酒就是工業啤酒。
那國產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的區別又在哪呢?話不多說,我們來分別開一瓶“鑒賞”一下就知道了。
我們先打開一罐普通國產啤酒倒到杯子里,你會看到酒的顏色偏淡黃,液體是接近清澈透明的,粘附杯壁的一個個小氣泡都清晰可見。酒杯和酒接觸時會產生白色的泡沫,不過多數酒的泡沫不算綿密,只消靜置一會兒就會消失大半了。
把這杯國產啤酒放到一邊,我們再來開一罐德國精釀啤酒。拉開拉環,首先就是一股麥香撲鼻而來,同樣找個玻璃杯倒出,我們會看到這種酒的顏色就深很多,更偏向不透明的棕色和黃色,酒中還會飄著疑似“臟東西”的沉淀物,頂頭的泡沫又多又綿密,有的精釀啤酒產生的泡沫能占據酒杯的大半,靜置也不容易消失。
光看外觀已經有不小的區別了,接下來再來嘗一嘗味道。還是先喝國產啤酒,因為泡沫消散,現在已經可以直接喝到酒的部分了。入口先是充滿豐富的氣泡的澄澈酒體帶來的刺激與清爽感,之后能嘗到一絲絲微苦,以及若有似無的麥香味,總體味道偏淡。加之酒精度數不高,因此不容易讓人產生醉意,這也是很多聚會上,一些大兄弟拼酒,兩個人一人喝一件也還能站立不倒,繼續叫囂的原因。
再來嘗幾口精釀。喲,這杯的泡沫依然堅挺呢,伴隨綿密的泡沫入口,我們會發現比起國產啤酒,這款精釀的口味要豐富很多,一來就能嘗到濃濃的麥香味,隨之而來的是一股明顯的的苦味,如果是一些果味的精釀,還會帶有一股比較刺激的酸味。回味比較悠長。且精釀的酒精度數普遍比工業啤酒要高出不少,要是喝這種酒,就不能那么肆無忌憚的和朋友血拼了,極有可能連之前的一半都沒喝了,你們就雙雙躺倒。
到這也算是“品嘗”完了,這么看下來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確實差的挺多的,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就是制作它們的原料以及制作步驟有不小的區別。
純正的德式啤酒,自古就堅持只使用啤酒花、麥芽、酵母、純凈水這幾種原料,需要的釀造時間可長達2個月,并且在釀好之后幾乎不會進行過濾、稀釋等操作,因此釀出來的酒就能保留濃重的麥香,并且酒體會相對渾濁,酒味醇厚,酒精度數也會偏高。“缺點”是不易保存。這類啤酒在釀造過程中出現一些小的變化,都可能使其具有不同的風味。
有的特殊風味精釀,還會采用香草夾等較為昂貴的香料來豐富口味,原本啤酒花、麥芽等的成本就不算便宜,加上別的香料,精釀從原料起就會偏貴了。再加上較長的制作時間等成本,最終使得精釀啤酒被列入中高端啤酒的消費行列。
普通的國產啤酒,多是承襲了“美式工業啤”的制作流程,也就是說從制作工藝來講,國產啤酒就和所謂的“正宗”有一定區別。這種啤酒本身就主打柔和、清爽的口感和口味,所謂“工業”其實一定程度上就是追求釀造速度快、產量大、口感一致等目標。
因此這類啤酒在使用麥芽和啤酒花之余,還會增加一些大米、玉米、淀粉、糖漿等原料,目的就是加快啤酒的發酵過程中的糖化,以此減短發酵時間。且因為大米、玉米的成本要比麥芽低很多,因此使用它們也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釀造出的啤酒部分還會使用加水、填充二氧化碳的方式進行稀釋,可以進一步增加產量,同時麥芽香氣和酒精度數也會隨之下降。
還有的啤酒在釀造時會再加一些添加劑,可以起到延長保存時間等作用。以上操作也是工業啤酒可以把價格拉到很低的部分原因。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基本都能明白國產工業啤酒和精釀啤酒到底有什么差別,以及它們為什么會分別被劃為“低端”和“高端”了吧。但其實說到底,二者的根本區別還是制作工藝的不同,其所對應的主要也只是口味的區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如果以價格高低來決定其高低的話,也不免有些武斷。
國產啤酒為什么會變成“啤水”?
從上面我們就能知道,國產啤酒會被稱為“啤水”,似乎也就是因為制作工藝不同,更換了些原料、多兌了些水嘛。但其實啤酒早期進入中國時,走的還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北歐“正統”風格,它會變成今天的“啤水”受到眾人嫌棄,也不單純是改變了原料和工藝這么簡單。
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中國第一家啤酒釀造廠是“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是在1900年,由一名俄國商人在哈爾濱創辦的,它就是后來哈爾濱啤酒廠的前身。最開始從這個酒廠生產出的酒就被命名為“哈爾濱啤酒”,這是沿用了西方用產地給啤酒命名的方式。
起初面對被生產出的啤酒,國人多是看都不看一眼的態度,這是因為喝慣了白酒的他們覺得這種黃色帶氣的酒味道很怪,酒味還淡,并不符合傳統“好酒”的標準。
包括三年后,由德國人在青島開設的酒廠,這也是后來青島啤酒的前身。該酒廠引用了當地嶗山的優質礦泉水,配以優質小麥,用純正德式工藝釀造出了第一瓶青島啤酒。但這種“正宗”啤酒依然沒有獲得當時國人的青睞,甚至就廠里的工人渴了都不愿意去喝免費供應的啤酒。
那時國內的啤酒和國外的待遇一樣,基本都是作為“低端飲料”供給底層勞動人民喝的。因為是小麥釀造,所以啤酒還能起到一定的飽腹作用,當時就成為了租借建筑工人們的“液體面包”,反正由洋老板免費提供,不喝白不喝。但即使如此,國人對其味道的評價也沒有上升,最經典的一個評價就是“色似馬尿、味同湯藥”。
在隨后的發展中,啤酒在高度酒里又比不過白酒,酒廠生產也會產生較高的成本,因此為了增加受眾,也為了降低成本,部分酒廠開始向工業啤酒轉變,學習了上述提到的“美式工業啤”的釀制方法。并且個別酒廠開始為這種口味“淡爽”啤酒塑造新的定位,將其與國民飲食習慣結合,主打一個“清爽、解膩”的賣點。
這種清淡些的酒確實更符合國民的口味了,加之商家為其附上的“佐食”的定位,工業啤酒更多的出現在餐桌上,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成為了主流啤酒,成為了我們今天的“宵夜伴侶”。
早期的工業啤酒的確是為了壓縮成本誕生的,但是也算歪打正著、運氣很好的迎合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口味,所以銷量和口碑都還不錯。
再到后來,隨著國內啤酒需求的上漲,國外眾多啤酒品牌也瞅準了這個商機,準備入駐中國,分一杯羹。最初他們采用的是收購銷量低的小廠來生產自己的酒,但發現國人不愛精釀那種醇厚的味道,買點啤酒就是為了下下菜,口味濃重的精釀反而奪了味道,因此銷量很不好。
百威啤酒公司
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射到了各家大廠身上,紛紛出巨資入股或是收購這些大廠,一時之間國內眾多喊得上名字的啤酒品牌都變成了完完全全的外國品牌,比如哈爾濱啤酒就被百威啤酒的公司收購了。其中也不乏依然堅挺的國產品牌,如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
收購戰結束后,國內啤酒又迎來的新的戰爭,大家開始搶占市場份額。這一時期就出現了眾多的競爭手段,如早期的找人收購競爭對手的酒,到后來捆綁冰柜將酒出售給一線零售門店,以及開瓶得獎“再來一瓶”“再來一箱”等等的方式。伴隨這些明面上的競爭,各家在背地里也使了不少力,如謠傳對手品牌使用利尿劑等添加劑,以及為了贏得價格戰,不斷更換原料,降低成本等。
這波操作下來,國產啤酒愈發被拉向了低端的市場,很多品牌受丑聞影響銷量曾一度下降,口碑也不好了。
但即使經歷了這些,國產啤酒的需求依然存在,它仍然是年輕人聚會聚餐的首選之一。這些工業啤酒真正開始遭到“嫌棄”,是隨著社會發展,部分國人收入水平上升,大家對啤酒的需求更加多樣化,開始追求啤酒的味道口感了。于是精釀啤酒在一波先行者的帶領下重回消費者視野,并且開始形成自己的受眾群體。
如果把精釀啤酒作為“好喝”的標準,那味道清淡、不夠香醇的普通國啤自然就屬于“次品”了,加之某些品牌越來越偷工減料,國啤也由此背上了“啤水”的稱號。
工業與精釀到底孰高孰低?以后該喝什么啤酒呢?
說到這里,筆者仍然更偏向于工業和精釀的選擇,主要還是一個主觀消費意愿以及口味喜好的選擇。
關于所謂“喝精釀啤酒對身體更好,喝國產工業啤酒會得病”之類的說法,筆者也不甚認同。首先,精釀啤酒相較于替換了材料、經過過濾的工業啤酒,的確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但是二者可能對身體產生的負擔卻也是差不多的。
有人說工業啤酒添加了利尿劑,這一說法仍需查證,因為啤酒中含有的酒精本身就會促進飲用者的代謝,加之其水分很多,因此喝了如廁頻率增加也是正常的。
喝了啤酒變胖、患上脂肪肝、痛風等情況,也是因為喝啤酒所間接導致的。如“啤酒肚”等肥胖情況,并不是因為啤酒脂肪含量高導致的,相反啤酒所含的脂肪很容易被代謝掉,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家喝啤酒時通常會佐以重口味、油膩的食物,啤酒有促進消化的功能,邊喝邊吃就會使得這些食物的脂肪更多的被吸收掉。
至于啤酒肝和痛風等疾病,則是直接由酒精引發的。攝入過多的酒精給肝臟代謝產生壓力,以及酒精會促進體內乳酸增多,這些乳酸與尿酸競爭性排泄,導致尿酸代謝變慢,積攢誘發痛風。也就是說這些疾病是喝任何酒都可能患上的。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工業啤酒其實沒有背那么多的“鍋”,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最根本的還是需要我們適量飲酒,病患不要飲酒,未成年人禁止飲酒!
所以歸根結底,對精釀和工業最大的爭議點就在它們的口味上了,筆者還是建議大家愛喝什么喝什么、能喝什么喝什么就好。
日常想要區分精釀與工業啤酒,最直觀的就是看配料表,原料只有麥芽、啤酒花、酵母、純凈水的就是精釀啤酒,但凡多一樣別的原料或添加劑都不夠正宗。此外,還可以看一項指標:原麥汁濃度,精釀啤酒的底線是原麥汁濃度在10°P以上,10-12°P的較為常見和適中,14°P以上的味道就十分醇厚了,售價也相應會更高。
比起早年想喝精釀必須買進口酒的情況,近幾年品質不錯的小眾國產精釀也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因此想要嘗試精釀的小伙伴也可以選擇國產品牌,這類產品還多運用了很有“中國味”的原料和概念,很有我們自己特有的特色。
大廠之中也有正視問題的品牌,摒棄了許多低端、低質產品的生產,也轉向研究起了自家的精釀啤酒,現有多個品牌的多款產品均已上市,感興趣的人不妨一試。
相信有了老牌的改進以及新牌的加入,國產啤酒摘掉“啤水”的帽子,做出可以出口的優質產品,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