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多馬士啤酒》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巴爾干半島至今任然動蕩不安的歷史根源和現實原因。
- 2、請問有誰知道這款啤酒是什么牌的,多少錢一支
- 3、花都巴黎的任何資料~!
- 4、呼倫貝爾市都說好玩!那么好玩的再哪兒啊?
- 5、比利時啤酒的品牌大全有清楚的嗎?
- 6、修道院?精釀啤酒?他們是怎么聯系到一起的?
巴爾干半島至今任然動蕩不安的歷史根源和現實原因。
歷史根源:從19世紀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奧地利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里亞海,英、法則要保護通往印度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因而半島成為俄、奧、英、法激烈爭奪的地區,多次發生戰爭,有“歐洲火藥庫”之稱。
現實原因:民族混雜,民族矛盾激化。
請問有誰知道這款啤酒是什么牌的,多少錢一支
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的代表,馬都斯啤酒,這是6號,6%的酒精度,同系列的還有8號,10號,市場價20-30。
和眾多傳統的比利時啤酒一樣,這種啤酒剛開始很多人喝不習慣,但是一旦多喝幾次,就會上癮的。
花都巴黎的任何資料~!
法國首都巴黎(Paris)是歐洲大陸上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圣路易)。市區人口217萬。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蘭西”這個國家,也未曾有今天我們稱為“法蘭西人”的兩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過,那時的巴黎還只是塞納河中間西岱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島上的主人是古代高盧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開始在此定居并逐漸將其發展成為一座城市,名為“呂岱茲”(法語“沼澤”的意思)。公元4世紀時,為紀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將該城命名為“巴黎”。
公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10世紀末,休?卡佩國王在此建造了皇宮。此后又經過了兩三個世紀,巴黎的主人換成了菲利浦?奧古斯都(1165-1223年)。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當時的國王亨利四世將巴黎大大擴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紀,巴黎仍在逐步擴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蘭西第一帝國后期,巴黎擁有70多萬居民,千余條大街;第二帝國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圍的一些村莊;到拿破侖三世時,始在巴黎開辟了一些寬闊的道路,修建了許多園林和公園,使巴黎開始形成今日的樣子。
戰后,法國政府對巴黎的建設不遺余力。雖然在1970年,曾經為了疏散過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國各政治和經濟機構,暫緩了巴黎的發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購物地下街建立以來,巴黎的建設又有了新的方向。為使巴黎東、西市區的發展更均衡,1981年開始,以密特朗為總統的法國政府開始的包括巴士底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在內的十大工程建設,已于1996年底前全部完工。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北部諸郊區主要為制造業區。最發達的制造業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藥、食品等。奢華品生產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區;產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專事生產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印刷出版業集中在拉丁區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區電影生產量占法國電影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銀行、保險公司的總部(包括法蘭西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均設在“市場”(1183—1969年為當地的中心市場)的西側。
巴黎是法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國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綜合工科學校、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橋路學校以及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均設在巴黎。巴黎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建于1253年。巴黎還有許多學術研究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
巴黎擁有50個劇場,200個電影院,15個音樂廳。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歌劇院,位于市中心的奧斯曼大街,占地11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羅馬式的風格。法國國家音樂學院和舞蹈學校也設在這里。
巴黎的“街頭藝術”十分活躍,城市西北部的泰爾特爾藝術廣場是世界聞名的露天畫廊,每天都有不少畫家在這里即席作畫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萊廣場和圣?日耳曼德伯廣場等地,青年學生和市民經常自帶樂器舉行音樂會,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歷史名城,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盧浮宮、協和廣場、巴黎圣母院、喬治?蓬皮杜全國文化藝術中心等,是國內外游客流連忘返的地方。美麗的塞納河兩岸,公園、綠地星羅棋布,32座大橋橫跨河上,使河上風光更加嫵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島是巴黎的搖籃和發源地。塞納河畔圣米歇爾林蔭大道有綿延數公里的舊書市場,每天都有不少國內外學者、游客來這里選購心愛的古籍,形成塞納河畔古老的文化區——拉丁區的一大特色。
巴黎還是一座“世界會議城”。它以明媚的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跡、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迎來了眾多的國際會議,據統計,1987年在巴黎共舉行了365次國際性會議,超過了紐約、倫敦、布魯塞爾、日內瓦,居世界首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總部均設在巴黎。
法國有句家喻戶曉的諺語:“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細分起來,巴黎市共有20個大區,大小街道、馬路、林蔭大道5000余條。市內東、西、南、北建筑分明,便于路人正確地判斷出自己在城中所處的位置。
巴黎以其圓頂教堂、凱旋門、偉大的宮殿、雄偉的廣場、皇家公園以及每晚數以百萬的閃爍燈火而成為法國的中心。300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在100多年前被人斥責為“可惜的與無用的”,后來它才被友好地接受下來,并成為巴黎的象征。
巴黎擁有每個游客都不能錯過的十大名勝:埃菲爾鐵塔、La Coupole(酒吧)、圣心教堂、畢加索博物館、蒙馬特小丘、孚日廣場和瑪萊區、拉普街、勝利廣場的時尚、凡爾賽宮。
到巴黎,一定要盡情俯瞰美麗的巴黎城。從圣母院、凱旋門、風景如畫的LaSamaritsine商店的露天平臺和蒙馬特高地,巴黎美景真是盡收眼底。當然最愜意的莫過于從埃菲爾鐵塔上看巴黎了,它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
巴黎市有70座博物館,讓藝術氣息侵襲您的心靈,每一座都是精彩又獨特的,世界最大的盧浮宮,位于塞納河右岸,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還有收藏18世紀末至19世經初期藝術品的奧塞美術館,也使人駐足良久,雖然它原是由火車站改建而來的;而橘園美術館(Musee de l'Orangerie)收藏的是19世紀末期印象畫派的作品,當然還有畢加索美術館、克呂尼博物館、羅丹美術館……等等,來到巴黎真讓人有進入藝術國度的感覺!
位于塞納河中心城島上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法國哥特式建筑,它不僅因雨果的著名小說《巴黎圣母院》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最大和建筑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此外,凱旋門和凡爾賽宮等,都是人們參觀游覽的勝地。
就像河岸與服裝設計師,小咖啡館與咖啡廳,流浪者與看門人一樣,巴黎是集所有于一身的城市,帝國的偉大與神圣、財富與權力、傳統與熱烈、機智與隨便處世之道與世界主義,它自豪而又任性,充滿矛盾與反差。
出生于南法的德岱在《風車小屋來信》一書的開頭曾說:“我對喧囂陰沉的巴黎毫無向往之心。”然而德岱最終還是來到巴黎,并在此終其一生。
從古至今,從世界各地匯集到巴黎的年輕人都擁有各種夢想和野心,在這里他們曾實現夢想,也曾有過失望,然而正如利爾克曾說過的,“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
呼倫貝爾市都說好玩!那么好玩的再哪兒啊?
呼倫貝爾市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浩瀚的大興安嶺林區,有美麗的大草原,有碧波蕩漾的呼倫湖和貝爾湖,還有著名的旅游度假勝地扎蘭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中國最北的市額爾古納市,冬天最冷的城市根河市,著名的雅克薩城,現在的牙克石市,中國的最大黃豆產地莫里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中國北方最大的水利發電尼爾基,還有首府美麗的海拉爾市。 好吃的有蒙古族特色食品,達斡爾族食品、鄂溫克族食品、額倫春族食品,還有朝鮮族、回族、俄羅斯族等少數民族特色食品,當然還有北方漢族的特色食品。好吃的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好喝的,馬奶酒、都斯果酒、紅豆酒、糧食白、海拉爾啤酒,雪花啤酒,呼倫貝爾酒,礦泉水 好看的,自古就有呼盟的美女,包頭的漢之說,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就是呼倫貝爾部的,蒙古人以娶呼部美女為容。還有美麗的俄羅斯姑娘,大方親切的漢族姑娘。她們穿著美麗的民族服飾,跳起特有的布里亞特舞…… 實在太多了,歡迎你來我們美麗的呼倫貝爾!
比利時啤酒的品牌大全有清楚的嗎?
比利時啤酒品牌,希望對你有幫助!(排名不分先后)
1、比利時智美啤酒
2、比利時羅斯福啤酒
3、比利時林德曼啤酒
4、比利時督威啤酒
5、比利時粉象啤酒
6、比利時馬都斯啤酒
7、比利時福斯特啤酒
8、比利時白熊牌啤酒
9、比利時萊福啤酒
10、比利時福佳啤酒
11、比利時普拉拿啤酒
12、比利時德拉克啤酒
13、比利時威蘭西斯卡娜啤酒
14、比利時時代啤酒
15、比利時茱莉啤酒
修道院?精釀啤酒?他們是怎么聯系到一起的?
美國Ratebeer的TOP50名單里,比利時的修道院(Trappist)啤酒就占了3席。其中流通很少的Westvleteren 12 更是高居榜眼,更常見些的Rochefort 10(羅斯福10號)也差一點就擠進了前10,真是厲害的有點過分呢。那究竟修道院啤酒有什么特色讓它受到如此好評呢?Trappist和Abbey又有什么區別?快和瓶子們一起探索修道士啤酒吧,get更好喝(zhuang)酒(bi)姿勢!
追本溯源的話,Trappist和Abbey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詞。
Trappist 是特指熙篤((xīdǔ)會(Cistercians)的嚴格遵守派的修道士。熙篤會又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分支教派,向往寧靜,簡樸,清貧的生活,信奉著"Ora et labora" (prayer and work/祈禱并工作)這樣的信條。Trappist修士在祈禱修行之外,每天都會進行體力勞動。他們既要種植糧食,養殖家禽,維修建筑,也會生產各式各樣的物品,奶酪,巧克力,餅干等等,甚至還有清潔劑,當然也包含我們的主角啤酒了。除了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之外,修士們也會把一部分物品擺上貨架,銷售所得在用于生活之外,主要用于慈善事業。是不是感覺又給喝啤酒找到了崇高的理由?
Abbey ,就真的是修道院的意思了,而且并不局限于某一個教派。所以有Trappist Abbey這種用法就完全不稀奇了(我是不會承認我第一次見到這兩個詞放到一起就是懵懵的)。
好了,強行插入的宗教英語小講堂就到這里了。既然Trappist和Abbey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又為什么會被放在一起比較啤酒呢?
修道士們釀造啤酒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得益于獨特的風味以及對釀造過程的嚴格把關,Trappist啤酒也變得越來越被大眾喜愛。于是乎有一些非修道院酒廠也給自己的啤酒打上Trappist的標簽,意圖搭上順風車大賣。為了保護Trappist商標不被濫用,8家歐洲Trappist修道院在1997年聯合起來成立了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 (ITA)。從那開始只有經過ITA認證以及符合一系列條件的商品,才可以使用Trappist的logo。
對于啤酒來說,也要滿足下面三個條件才可以叫做Trappist 啤酒并使用這個logo:
1. 啤酒是在Trappist修道院的院墻以內釀造的,由修道士親自釀造或者在他們監督下完成釀造;
2. 釀酒對于修道士們來說應該處于次要的位置。而且要保證相關的商業行為都要符合教會的規定;
3. 釀酒應該是出于非盈利的目的。銷售所得除了用于修道士的生活必須,全部要用于慈善捐助。
有了這"三座大山"擋路,可想而知Trappist啤酒的種類不會太多。可是對于那些不滿足條件的類似風格的啤酒來說,比如說其他教派修道院釀造的啤酒又或者是Trappist修道院委托給專門的酒廠生產的啤酒,他們就被歸到了Abbey (Abdijbier) Beer,修道院風格啤酒。之后在1999年的時候,對于Abbey Beer這個關鍵字的使用也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只有當酒廠和真實的修道院有切實的聯系,比如拿到了修道院授權且修道院要對商業運營有一定的把控,收入的一部分要供給修道院及慈善事業使用等等。也從一定程度上確保了Abbey啤酒的整體質量和聲譽。
不過,這種劃分并不代表Abbey啤酒就比Trappist啤酒要差,只不過是不符合ITA的標準罷了。Abbey啤酒里面比較出名的像馬都斯(Maredous), 萊福 (Leffe),圣佛洋(St-Feuillien)等等,也都是口味非常出色的酒款。有機會瓶子再和大家一起探索Abbey啤酒的精彩之處。
說到這,Trappist和Abbey啤酒的區別也就很清晰了。
Trappist Beer: 符合ITA“三座大山”并且能在瓶子上使用Trappist logo的啤酒;
Abbey Beer: 風格和Trappist Beer很類似,雖然不符合ITA“三座大山”但也和修道院有密切關系的啤酒。
很難說哪種就一定更好,畢竟喝酒這個事情,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好。
前面說過,97年 ITA剛剛成立的時候,一共有8家Trappist修道院參與創立了這個組織。20年過去了,現在ITA組織下一共有20家Trappist修道院。只不過,可以把自己的啤酒叫做Trappist Beer的也只有11家而已。
其中:
Rochefort 羅斯福
羅斯福,6號,8號,10號
Westmalle 西麥爾
Westmalle Dubbel/Tripel
Westvleteren西福萊特倫
狂拽炫酷吊炸天的Westvleteren,瓶子上就真的沒有標簽,最右就是開篇提到的Ratebeer排名No.2的Westvleteren 12,只能到修道院現場購買!
Chimay 智美
智美金帽/紅帽/白帽/藍帽
Orval 奧威
奧威只有一款啤酒出售的
Achel 阿詩
(Achel 8 Blond 阿詩金啤酒 / Achel 8 Bruin阿詩黑啤酒)
La Trappe
La Trappe數目眾多的trappist啤酒,其中Dubber, Witte, Tripel, Quadrupel國內比較容易買到些
Zundert
只有一款Zundert Trappist,國內目前還不太容易買得到
Tre Fontane
位于羅馬,名字來源于圣保羅遇難后形成的三股泉水,難道應該翻成三泉修道院??
(2015年剛剛被ITA認證為Trappist Beer,產量較少,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修道院周邊地區銷售)
Stift Engelszell
(2012年開始起步釀酒,目前有三款酒,Gregorius /Benno /Nivard同樣產量較少)
Spencer ( St. Joseph's Abbey)
位于美國麻省Spencer市,同屬新晉Trappist酒廠,Spencer酒廠的酒款風格明顯更多樣化,也從一個側面透露了美國和歐洲精釀啤酒發展的不同;目前只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銷售。
一口氣看了11家酒廠和這么多款酒,難免有些瓶子們心里會犯起嘀咕,究竟Trappist啤酒是什么風格的酒呢?
其實準確來說Trappist并不代表一種特點的風格,君不見僅僅是Spencer一家就搞出了Ale/Larger/Stout/IPA這么多風格各異的酒款。 但是話又說回來,除了Spencer這個美國的后起之秀玩出了這么多花樣,其余的歐洲Trappist啤酒還是遵循著幾個大致的風格和分類的。細心的瓶子們可能已經從前面的酒款介紹里面發現了些許端倪。
除了Spencer的個別酒之外,所有的Trappist啤酒都是頭部發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Ale /艾爾。除此之外,Trappist啤酒都是瓶裝,同時建議在飲用時盡量把酵母留在瓶中,不要倒入杯中讓啤酒渾濁。
幾乎每家Trappist酒廠都會釀造一系列不同烈度的啤酒,雖然命名方法比較混亂,但是基本上可以歸結進單料/雙料/三料這種劃分系統中來。簡單來說,"料“越多說明使用的麥芽越多,相對應酒的Abv就越高。
單料/Enkel/Single :
事實上沒有一家Trappist酒廠把自己的酒起名叫做single,取而代之的是像"Blonde" (Westvleteren, La Trappe), "5°"(阿詩),"6號"(羅斯福)。這些酒的酒精度最低,一般在4%-6%之間。也有一些是專門釀給修道士自己喝并不對外銷售的酒,比較淡的啤酒不大會影響修道士日常的祈禱和工作。智美金帽起初就是這樣只"對內提供“的啤酒,后來才放開銷售給大眾。
雙料/Dubbel/Double:
第一款Dubbel最早就是由Westmalle釀造的,其他的酒廠也隨之模仿,最終讓Dubbel成為了一種獨立的風格。在Trappist啤酒里,Dubbel和Tripel算得上是主流的類型了。Dubbel的Abv一般在6%-8%之間。由于使用了深色麥芽,酒體大多呈琥珀色或深棕色。比較典型的有西麥爾雙料,智美紅帽,阿詩8 Bruin,Westvleteren 8號,La Trappe Dubbel等。
三料/Tripel/Triple:
同樣也是由Westmalle首創并確立的風格,由此也可見Westmalle的偉大之處。Tripel的酒精度進一步高到了8%-10%,基本是Trappist啤酒里最烈的一批了。很多Trappist啤都能被劃到Tripel的分類里, 像La Trappe Tripel,智美的白帽(Chimay Tripel),阿詩8 Blonde等。
四料/Quadrupel:
La Trappe也厲害了一次,釀出了世界第一款的Quadrupel。不過跟風模仿的并不多,目前還沒有能成為主流。
一口氣介紹了這么多款修道院啤酒,瓶子真是又饞了呢!小伙伴們趕緊走起喝起來啦!今天介紹的很多款啤酒都可以在來瓶兒的精釀商城買得到哦,需要的瓶子們趕快掃碼關注買起來吧!下一期開始我們會挑選幾款修道院啤酒,繼續深入的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口感和味道,就從 智美 開始吧,快點關注來瓶兒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關于《多馬士啤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