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后期,共有三支國民黨起義部隊被改編為“兵團”建制,分別是湖南起義的陳明仁第21兵團、新疆起義陶峙岳的第22兵團、綏遠起義的董其武第23兵團。其中陳明仁兵團的兵力最慘,他指揮的原國民黨第一兵團在長沙起義后,叛逃的部隊多達兩個軍(第71、第100)40000多人,幾乎是該兵團的半數人馬,最后縮編為人民解放軍第55軍。
(第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
白崇禧為了報復,以同是黃埔一期生的黃杰收容叛逃部隊重建第一兵團,結果在衡寶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四野部隊全殲。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兵團,是在“縱隊”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7年以后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縱隊級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戰役任務,于是各野戰軍開始組建“兵團”,但當時并沒有全國統一的序列編號,五大野戰軍自行編組和排序,基本的規模是三個野戰縱隊組建一個兵團。
(第22兵團司令員陶峙岳)
最先有“兵團”稱謂的是華東野戰軍,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華野以六個主力縱隊和特縱組成“外線兵團”,由陳毅粟裕率領執行外線進攻任務;而以四個縱隊組成“內線兵團”,由許世友譚震林率領,執行保衛山東根據地的任務,不過此時的“兵團”是臨時性劃分,還不太正規。
稍后晉冀魯豫軍區留守部隊成立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兵團,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縱隊和起義的第38軍組成的陳賡兵團,所部80000余人強渡黃河殺入豫西,配合陳粟和劉鄧大軍作戰。
(第23兵團司令員董其武)
東北野戰軍在1948年初,將兩個負責作戰的“前方指揮所”改組成兩個兵團部,第一兵團由蕭勁光任司令員,第二兵團由程子華任司令員,其中程子華兵團是最早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下轄兩個縱隊和三個獨立師,是比較標準的兵團級規模。
華北野戰軍從1947年底開始,組建了第一兵團(徐向前)、第二兵團(楊成武)和第三兵團(楊得志),每個兵團均轄三個縱隊約10萬人馬的兵力,這也是比較標準的兵團級規模,全軍統一序列后改稱第18、第19和第20兵團,其中第18兵團和19兵團在太原解放后轉隸第一野戰軍指揮。
(陳謝兵團、第4兵團司令員陳賡)
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行全國整編:
第一野戰軍轄兩個兵團(第1、第2),總兵力只有15萬余人,也就是說,每個兵團雖然有三個軍的編制,但兵力都在7萬人左右,是幾大野戰軍中兵力最薄弱的。
第二野戰軍轄三個兵團(第3、第4、第5),總兵力28萬余人,平均下來每兵團三個軍大約9萬人;
第三野戰軍轄四個兵團(第7、第8、第9、第10),總兵力58萬余人,平均下來每兵團三個軍約14萬余人。
(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
第四野戰軍兵力最為雄厚,平津戰役結束后進行整編時,下轄四個兵團(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萬余人,去掉野司直屬部隊,每個兵團也達到了20萬人。因此,由于發展環境和成軍歷史的不同,各野戰軍的“兵團”兵力規模是有很大差別的,但軍中級別則是相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全軍整編時并沒有設立第6、第11兵團、第16兵團、第17兵團的番號,應該是預留所用。
說到這個“兵團”這個概念,很多熟悉戰史的朋友都知道,這是解放戰爭后期曾普遍編制的單位 ,一般相當于集團軍,下轄軍和師。五大野戰軍(西北野、中野、華野、東野、華北野)一共成立了17個兵團。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逐漸取消了兵團的建制,改由軍區直轄軍,除了保留準軍事化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其他兵團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鮮為人知的是,在大規模兵團建制以前,解放軍曾出現過兩個兵團的稱號:一個是中野陳賡、謝富治指揮的太岳兵團,也稱陳謝兵團或陳謝大軍;另一個則是華野參謀長陳士榘、華野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揮的陳唐兵團。前一個陳謝兵團,很多朋友都知道,畢竟主角是大名鼎鼎的陳賡將軍;后一個知道就少了很多。
今天,我們就主要來談談這個陳唐兵團。
孟良崮戰役之后,黨中央認為應該繼續集中主力部隊,在內線多打幾個類似于孟良崮之類的殲滅戰,這樣既打擊了國軍主力,又能很好改善我軍武器裝備問題,一舉兩得。于是,1947年5月22日,中央軍委致電華野總部,提出要華野集中全部主力于濟南,臨沂和海州(今連云港)之線以北,準備用6到7月的時間,用6到7萬人的傷亡,徹底殲滅該線之敵,改變山東戰場的面貌。
不過,上述戰略部署有些過于樂觀了。
很簡單,正是因為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全軍覆滅,國民黨軍吸取了教訓,不再輕敵冒進,而是改變戰略,采用步步緊逼、層層推進的方式。日本顧問崗村寧次多次在軍事會議上提醒說:“并進不如重疊,分進不如合進。”于是,國軍采用3-4個整編師重疊交互前進,擺成一個個方陣,使得我軍無法再像以前那樣,輕易取得圍殲國軍的機會。
鑒于這樣的局面,中央不得不改變戰略部署和戰法。6月底,中央再次致電華野提出:既然當面之敵已經集中了絕對優勢的兵力,我軍再以集中對集中的策略就沒有了意義。中央建議華野分路出擊敵軍后方,主力在內線對敵,分出兩路奇兵,一支以兩個縱隊出擊魯南;另一支以三個縱隊出擊魯西。
根據中央的建議,華野總部改變了原來的戰略部署:主力部隊第2、6、7、9四個縱隊配合特種兵縱隊坐鎮內線,伺機與敵主力交鋒;兩路出擊部隊則分別為葉飛、陶勇分別指揮第1、4縱隊越過臨蒙公路,挺進魯南;陳士榘,唐亮指揮華野第3、8、10三個縱隊挺進魯西的泰安和大汶口。這次分兵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七月分兵”,而挺進魯西的就是本文的主角陳士榘、唐亮指揮的陳唐兵團。
可惜,“七月分兵”過于倉促,從中央電報到華野分兵一共才兩天時間,所以陳唐兵團先勝后敗,略顯尷尬。而且,三路大軍都傷亡不小,葉飛和陶勇的部隊損失了1萬多人;內線作戰的粟裕經過南麻、臨朐兩次失敗,也損失了2萬多人;相對來說,陳唐兵團反而損失最小,但也有5到6千人左右。
后來,中野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后,陳唐兵團一度劃歸劉鄧指揮。在劉鄧指揮下,陳唐兵團與陳謝兵團聯手,拿下了開封這樣的大城市,也算一雪前恥。
1948年1月到3月,華野開始新式大整軍,陳唐兵團正式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還是陳士、政委還是唐亮(還稱陳唐兵團)。至此,陳唐兵團成為我軍17個主力兵團之一。但要指出的是,陳唐兵團其實比其他兵團早成立半年多時間,是一支比較特殊的兵團。
參考資料: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戰史》
2.《回憶我敬愛的爺爺陳士榘》
歷史學者、“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