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天堂與地獄”的有名的哲理故事
那日,坐在公車上,車上的人很少,兩個女孩子在相互的說著故事。
有個孩子說到了天使,另一個很神往的說:“天使真好,可以住在天堂里。”“天堂是什么樣子的呢?”那一個問。“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大概是比地獄好吧,不然為什么人人都希望死了后去天堂呢?”她們在那里輕聲的議論著天堂與地獄的差別,我聽著她們說著,忽然覺得天堂和地獄應(yīng)該不是那么遙遠(yuǎn)的,也許它就在我們的生活里。
這讓我想起了禪書里的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武士,技藝超群,他覺得一切只有身體力行,才會明白和得到真理。他很看不慣說禪布道的人,覺得一位禪師就那樣坐著,卻還在教人所謂的道理,實在有些荒謬,有些不可思議。
于是,他決定去拜訪一位當(dāng)時很有名的白隱禪師,向他詢問人們常常說的天堂和地獄是否存在。
他雄赳赳的來到了白隱禪師的面前,沒有行禮,就直直的問:“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樣子很是傲慢。
白隱輕輕的笑著問:“你是做什么的。”武士把自己的胸挺的很高,說:“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哈哈的大笑起來,很輕蔑的說:“你是一名武士?”樣子很是懷疑,“什么樣的人家會請你這樣的人給他們作保鏢呀?看看你的樣子,裝的很像那么回事,可你的面孔卻猶如一名乞討的人,沒有一點(diǎn)武士的精神,你還是放下你的劍,先學(xué)學(xué)做人吧。”
武士也是個很受人尊重的人,幾曾聽過這樣的話呀!有些憤怒,把手放在劍柄上,決定如果禪師再說讓自己很沒有尊嚴(yán)的話,自己可以教訓(xùn)他一下。
白隱看著他,沒有一點(diǎn)的退卻,樣子還是很輕蔑,繼續(xù)說到:“哦,還要拔劍嗎?你的劍怕是生銹了吧?或是太鈍了,連我這樣的老人都?xì)⒉涣耍螞r是一名兇惡的歹徒呢?誰請了你,真是瞎了他的眼。”說完,無限惋惜的搖著頭,仿佛替人家擔(dān)了很大的心。
武士實在是忍無可忍,拔出了劍,準(zhǔn)備好好的教訓(xùn)一下這狂妄無知的人。
白隱呵呵的笑了:“地獄之門由此打開了!”沒有絲毫畏懼的看著武士。
武士聽禪師這么一說,不由得一驚,覺得自己真的違背了武士的精神,覺得禪師的道力很深厚,于是慚愧的看著禪師。
白隱又輕輕的笑著說:“你還是你嗎?”
武士越發(fā)的羞愧了。是呀!作為一名武士,是要永遠(yuǎn)明白自己是誰的,永遠(yuǎn)站在一個了然的境地才會不敗的。這是武士必須有的精神,可現(xiàn)在自己什么也沒有了。
武士感到了自己的無知,很慚愧的收起了劍,向禪師深深的鞠了一躬。
“天堂之門就是這樣打開的。”白隱笑呵呵的看著武士。
武士再鞠躬。
“明白了嗎?”禪師問。
武士已經(jīng)佩服的無話可說了,點(diǎn)著頭,又再次向禪師行禮。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禪師說的好,說的透徹,而那武士也是個有些悟性的人,可以在禪師的話里醒悟。試想,如果禪師碰到的是個混人,再也聽不進(jìn)他的話,舉劍殺了他,生命不是白白的浪費(fèi)了嗎?當(dāng)然著是不會的,因為真的殺了,就沒有這么好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明白很多的道理了。
這只是個書里的故事,存在著一定的說教性,擴(kuò)大了禪的影響力,但還是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它沒有背離生活,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生活里體現(xiàn)出來,哪怕是天堂和地獄那么遙遠(yuǎn)的名字。
那么,什么是生活里的天堂呢?也許禪師要說的就是人要有一顆開悟的,善良的,智慧的心,懂得在什么樣的時候可以給人帶來歡樂,帶來美好吧。
那么。什么又是生活里的地獄呢?我想也許就是一個人在某刻把一個真我給忘了,為了某個不平而做了讓別人與自己都痛苦和沒有意義的事,更把自己置入了一個難以自拔的境地吧。
再想想故事里,禪師說的天堂與地獄,它們之間的距離是那么的近,近到我們都分不清楚的地步。它竟然近到一念之間,真的讓人感到想生活的美好實在需要一種時時了悟的智慧。
再想想自己,有時候往往邁出了步才明白錯了,可沒有后悔的藥可以來服,真的希望有個禪師能和自己說說,但到了那個時候,我真的能想那武士一樣立刻就開悟嗎?我不敢說,更加不敢保證。
生命的可貴也許就是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它太容易逝去,太容易錯過美好吧!所以我們很渴望能生活在天堂里,可以無憂無慮的過活,可以不遭受冷遇,遭受黑暗,遭受折磨,可以盡情的和相愛的人私守,沒有遺憾,沒有痛苦。
其實天堂與地獄也就是人心里的陽光與黑暗,心里的陽光多了,就可以把一切都照的亮了,就可以做出很多有意義的事,就可以把生命的精彩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反之,則會錯過和失去很多。
其實想想,生命就是在生活的天堂和地獄之間慢慢的分辨著,警惕著時綻放出美好的。
讓我們都心里充滿陽光,在生活的天堂里,快樂的,健康的活著吧!
一道關(guān)于天堂與地獄的邏輯推理題
樓上的答案都是錯誤的。你們答得太含糊,根本搞不清楚你們的“那”還是“哪”。
第一:你們從根本上不知道誰是魔鬼或天使,就算是往里代好了,別急,我們一起來假設(shè)一下吧!
按樓上的思想:假設(shè)你問的是天使:“如果我問魔鬼,那條路是去地獄的,他會指那條”,天使答道:“不是”,那么那一條不是你指的路就是去天堂的。這算你對了。
假設(shè)2:假設(shè)你問的是魔鬼:“如果我問天使,那條路是去地獄的,他會指那條”,那么,魔鬼就會以假話答復(fù)你:不是。如此以來,就有2種情況是“不是”這種答案,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誰是魔鬼,誰是天使,按伽利略的分配法這屬于50%幾率效應(yīng),可原題是一定要問后分析出哪條是去天堂的路,顯然你的答案不對,且沒有道理證明(因為魔鬼和天使一個樣)。
以上屬于對錯誤答案的分析,暫時還沒有答案,但我可以幫助你一下
給一條路起名叫“是”,另一條起名叫“不是”,然后思考。
本人還在思考中。
別急,這是愛因斯坦級別的題目,我們都是小伙子,沒那個深度的,慢慢來。這十有八九涉及到大學(xué)研究生里需要學(xué)習(xí)的深層次概率問題,不單是簡單的思考就能解決的。
修改:嗨!我知道了朋友!也許對你有幫助,zzxx456zhe的答案有個小小的漏洞,那就是:
1.假設(shè)你問的是天使:
如果我問對面那個魔鬼,(隨便指一條)這條路是不是去地獄的?
假設(shè)確實是去地獄的,那么魔鬼會答假話不是,而你此時問的天使會說真話:不是(這里的真話指天使重復(fù)魔鬼的話,因為天使說真話,所以天使完全把魔鬼的話搬來告訴你);那么此時的回答不是說明你指的路是去地獄的.
假設(shè)是去天堂的,那么魔鬼會答假話:是,那么天使照樣搬魔鬼的話告訴你:是!那么此時是則說明你指的路是去天堂的,與上剛好相反.
2.假設(shè)你問的是魔鬼:
如果我問你對面的天使,那條路(依舊隨便指一條)是不是去地獄的?
假設(shè)確實是去地獄的,那么天使會答是,然而魔鬼說假話,告訴你不是,說明回答不是時你指的路是去地獄的.
假設(shè)你指的路不是去地獄而是去天堂的,那么對面的天使會說真話不是,可魔鬼依然說假話告訴你是,即你指的路是去天堂的,說明回答是時你所指的路是去天堂的.
哎!!打了那么多,真挺累的!呵呵,休息一下,我去泡杯咖啡!~~
來了 ,以上事實說明:
1.凡是你問得的答案是是,則你指的路是去天堂的.
2.凡是你問得的答案是不是,則你指的路是去地獄的.
可仍然不知道究竟答是或不是的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因為答天使可能答是也可能答不是,魔鬼也一樣,還記得嗎?開頭我說過,zzxx456zhe有個漏洞,以上就是這個漏洞,他只能告訴你去天堂的是哪條路,而從根本上就不知道誰是誰?而那些旁邊的那些人都只簡單的說明了怎樣分辨到底誰是天使或誰是魔鬼,最后哪條路是去天堂的還是一頭霧水.我決定幫你解決這個問題,現(xiàn)在要想的是如何把2者聯(lián)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