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五星啤酒廠》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請教所有的啤酒的名稱和產地!
嘉士伯:丹麥啤酒。世界銷量前列,知名度較高,在各地有工廠。但口味較大眾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喜歡贊助足球賽,在廣東有工廠。香港電影里的勞動人民比較愛喝。
喜力:荷蘭啤酒,其老板是荷蘭首富。口味較苦,廣泛被知識分子所選擇,從其廣告風格及據所贊助的網球賽便可品出其口味。強調孤身奮斗,是獨身奮斗人士的首選。不知還記不記得衛星電視中文臺所播的一個喜力的廣告:黑白片,一名歐洲移民踏上美洲新大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的兄弟,然后一起去啤酒館喝喜力啤酒。
貝克:德國啤酒,口味實在,就象德國人,成功人士的首選。
百威:美國啤酒。美國拳擊賽不折不扣的贊助商。酒味清香,因其橡木酒桶所至。美國鄉村文化愛好者的首選。
虎牌:新加坡啤酒。東南亞知名度較高。搞垮巴林銀行的利森首選。味道一般,名氣大于味道。感覺上是搖滾歌廳喝得較多。喜歡贊助足球賽等需要激情的比賽。
朝日:日本啤酒。味道清淡,跟日本人一樣沒有內涵,愛國者別喝。
麒麟:日本啤酒,同上,就跟日本清酒一樣,沒有味道。
健力士黑啤:愛爾蘭出產。啤酒中的精品,我的至愛。味道獨特,出差人士的首選。
科羅娜:墨西哥釀酒集團。世界第一品牌。美國人的首選,酒吧愛好者的最愛。味道就象她的名字一樣動人。喝了科羅娜,你才知道什么是啤酒。
泰國獅牌:這是一種我見過的最獨特的啤酒,味苦夠勁,又比普通啤酒有味,絕對是酒友們的最佳選擇。
老撾的老牌啤酒:在印度支那名氣很大。和東南亞國家的啤酒一樣,是東南亞愛好者及享樂人士的首選之一。
啤酒源于那國?多少年?
1、啤酒源于德國,公元786年,德國的一個修道士嘗試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產,使啤酒的質量得到了改善。但直到15世紀,才正式將酒花確定為啤酒的香料。1850-1880年間,法國的巴斯德確立了微生物的生理學觀點,并創造了著名的巴氏滅菌法:1878年,羅倫茨·恩茨格爾研制出一種過濾裝置,這種裝置可除掉啤酒中的混濁物質;1881年,丹麥人艾米爾.克里斯蒂安·漢森發現了大量的發酵菌種,不久后他又成功地培養了這些菌種:隨后,冷凍機也開始應用于啤酒工業。這些新的技術使啤酒釀造轉入了工業化規模的新階段,現代啤酒基本定型。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
2、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稱為“液體面包”,是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傷人、少量飲用反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現在國際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輔助原料。
3、有的國家規定輔助原料的用量總計不超過麥芽用量的50%。在德國,除出口啤酒外,德國國內銷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輔助原料。在2009年,亞洲的啤酒產量約5867萬千升,首次超越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地。
北京五星啤酒酒廠
十多年前,燕京啤酒還沒出來的時候,京城百姓喝啤酒基本上就認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當時,五星啤酒地處城西、北京啤酒位于城東。于是,就以天安門國旗桿為界,五星啤酒主要在城西銷售,北京啤酒側重在城東經營。可是,就是這么響當當的老字號,在十幾年間一下子幾乎銷聲匿跡了。事實上,北京五星啤酒廠從1980年才開始使用,最早的字號叫雙合盛啤酒汽水廠,廠址就位于廣安門外東半壁街的舊觀音寺。“雙合盛”的創始人是張廷閣、郝升堂兩位義結金蘭的好友。光緒年間,山東大旱,這二位背井離鄉,被俄國人騙到西伯利亞的金礦上做苦力。后來,哥倆一起逃到海參崴車站謀生,先是當搬運工,后來稍有積蓄便開了一家雜貨店,兩人為圖財源茂盛,店名定為“雙合盛”。意思是兩人合到一起,加個“盛”字是預祝生意“興盛”。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雙合盛”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下已具相當的規模和實力。民國初年,受當時“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張廷閣回國發展。1915年,他在京城創建了雙合盛啤酒汽水廠。隨后,張廷閣在民國政府農工商部將自己生產的啤酒和汽水注冊為“五星”標牌。但是,沒過多久,雙合盛因為人力不足,放棄了五星汽水的生產經營,集中全力搞五星啤酒的生產經營。雙合盛酒廠創建初期,只有一所糖化室、一所烤原料設備和三處酒窖。后來,根據生產發展需要,1921年和1930年,進行了兩次擴建,添置了自動式烤原料設備一所、大型糖化室一處,更換兩部大型裝酒機,擴充八處酒窯,同時自造酒瓶,以防假冒。全廠職工也從建廠初期的60多人發展為500多人。最高年產啤酒10萬箱,大約3000多噸。銷售到天津、青島、大連、香港、澳門以及南洋各地。雙合盛啤酒廠之所以能迅速發展,關鍵在于重視啤酒的質量。水質的好壞和啤酒的質量有極大關系。選廠址前,張廷閣請人調查北京四鄰的水質,經化驗認為廣安門外的水清、味甜,適合生產啤酒。生產啤酒的另外兩個主料是大麥和大米。雙合盛選定了徐水和宣化一帶所產的大麥,那里的大麥個大、皮薄、色澤金黃。大米則選用潔白、顆粒整齊的秈米。制酒的酒花由捷克進口,酵母由丹麥進口。同時,雙合盛啤酒廠重金聘請捷克人堯西夫格拉為技師,負責管理全廠的啤酒生產。為了保證質量,雙合盛每個工藝過程都有人檢查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寧可廢棄,也不能影響聲譽。堯西夫格拉總是嚴守最后一道工序———灌裝。經他親口品嘗,合格后才能開機灌瓶。因此,雙合盛的五星啤酒,口感醇厚,“殺口”強,具有濃郁的麥芽香味。1921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五星啤酒獲得了兩項大獎;1929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五星啤酒獲得金獎。
1949年4月,北京解放后,雙合盛啤酒廠進行公私合營,成為北京首批公私合營的企業。啤酒品種由解放前的五星啤酒和慕尼黑啤酒兩種發展為近10種。1959年,周恩來總理指定五星啤酒為國宴用酒。1965年,雙合盛啤酒廠更名為首都啤酒廠。1980年,又更名為北京五星啤酒廠。
五星啤酒最輝煌的時候,應該就是我在成都喝五星啤酒的日子。當時,五星啤酒廠通過聯營和兼并,一下子在全國發展到40多家分廠,成為國內最大的啤酒集團。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管理跟不上去,質量大幅下滑,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由此,五星啤酒廠背上了5億多元的巨額債務。此時,美國亞洲戰略投資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選擇與五星啤酒廠合資,組建中美合資亞洲雙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合資后,外方的資金馬上到位,一下子投入5.4億元,基本還清欠賬,企業前景一片大好。2000年8月,我應邀來到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美國投資方———亞洲戰略投資公司。沒想到,參加的竟然是亞投將向青島啤酒轉讓雙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股份的通氣會。亞洲戰略投資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ackPerkowski對我說,亞投與五星啤酒從一開始合資以來,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很和諧一致的決定,通過內部因素解決外部矛盾,以致造成五星品牌價值有所降低。亞投退出了。
當時,五星啤酒已經停產3個月,在北京市場銷量僅9000噸,占市場份額1.5%。北京亞洲雙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孝軍總結為“錢花光了、酒罐空了、市場丟了,五星處于危機之中。”五星啤酒公司一位負責人認為,五星啤酒的退步,關鍵在于合資時資產評估過高,成本加大,難以迅速形成規模效益。面對同行業的低成本擴張,無法跟上形勢擴大規模。就這樣,青島啤酒利用收購五星啤酒實現了進入北京市場的目標。
現在,北京五星青啤有限公司便是目前青島啤酒在北京的兩個工廠之一,五星啤酒作為青島啤酒的子品牌仍然存在。但是,隨著青島啤酒北京公司的產品結構調整,青島啤酒在北京將以自有品牌為主,其控股的五星啤酒比重將越來越小。據說,眼下能喝到的五星啤酒只有聽裝的了。
關于《五星啤酒廠》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