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國產啤酒的騙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關于中國啤酒行業的問題
- 2、娃哈哈推出的格瓦斯,為什么現在國內都不賣了?
- 3、中國的地方啤酒公司為何倒閉或被收購
- 4、曾經非常暢銷的勁酒,為什么突然賣不動了?
- 5、為什么哈爾濱啤酒在哈爾濱賣不動,而到了中原就大賣特賣?
- 6、無醇啤酒在中國發展緩慢原因
關于中國啤酒行業的問題
首先中國三大集團依次是:華潤(年產800萬噸左右,有南非SAB公司部分股份)、青島(年600萬噸左右,有日本朝日股份)、北京燕京(年產500萬噸左右,國有全資),但中國年產已有4300萬噸了,這三家也就占45%左右份額啊。還有在中國最大的啤酒外資企業是英博百威公司(哈爾濱、武漢及佛山百威、雪津、湖北金龍泉、南京金陵等),差不多都1000萬噸以上了,英博百威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了,另珠江、重慶山城、上海力波、蘭州黃河等好多都有外資背景的了,他們也都是一些著名啤酒:嘉士伯、喜力、朝日、三得利、虎牌、生力等等
娃哈哈推出的格瓦斯,為什么現在國內都不賣了?
娃哈哈推出的格瓦斯這個產品,新品選擇上非常成功,但是營銷上做的十分失敗。
首先, 無論是從對渠道的掌控、網點的密集程度、操盤管理思路還是資金實力等各方面,東北軍團的企業都不具備操盤全國的能力。2014年9月,娃哈哈的銷售人員對媒體披露,娃哈哈格瓦斯已經“死了”:“格瓦斯火了一段時間,說賣不動就沒人買了,然后就開始各種處理?!蓖薰耐顺?,讓市場少了強勁的推動力。娃哈哈能夠大手筆投廣告一次砸下5個億,但大部分東北格瓦斯企業年產值都沒超過2個億。資金的匱乏,讓東北軍團很難做高空拉動,市場鋪貨之外,也再難有余力去做促銷。市場缺乏維護,很難將顧客對新品的好奇心轉換為購買習慣。
其次,在市場盲目擴張同時,企業未考慮到地域差異。格瓦斯飲料之所以在東三省賣得好,是因為東三省在地域上接近俄羅斯,能夠適應俄羅斯的風味和習俗,除了格瓦斯,還有俄羅斯傳統的紅腸和大列巴面包在東三省都賣得比較好。但這不代表其他區域的人都能接受,從事實來看,南方城市的人們大多喝不慣格瓦斯。而且,黑龍江的水源全國來看都是比較好的,糧食也好,這些都是生產優質格瓦斯飲品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就是為什么天津產的秋林格瓦斯,口感不如哈爾濱生產的,甚至其他廠區生產的格瓦斯可以比東北原產地的產品便宜五毛錢。在向全國推廣的過程中,企業沒有做好足夠的市場調研,很難預防“水土不服”。
第三,為提升產能而改良工藝,也改掉了最初的吸引力。東北格瓦斯企業曾經炮轟娃哈哈格瓦斯沒有用面包發酵而是用麥芽糖勾兌,所以價格便宜,而娃哈哈也沒有否認,以“傳統工藝導致產品口感略糊,且容易爆瓶”的理由來為自己改配方正名,宗慶后回應說:“格瓦斯誰都可以做,關鍵看消費者認可誰?!彼]有給“正宗”下定義,卻用了“市場為王”這一最終評價企業成功的根本標準。
更嚴重的是,秋林在招商之初沒有對經銷商深入的考核,甚至招了大量毫無經驗的新經銷商,一旦市場形勢不再順風順水,他們應對變化的抗風險能力就很差
中國的地方啤酒公司為何倒閉或被收購
圖:百威英博投25億,建100萬噸產能工廠 據一些新聞報道,中國啤酒市場已經被雪花,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占據了50%以上的銷量份額。 小型地方啤酒企業很多倒閉或被收購。 據個人了解,這些小企業倒閉或被并購的原因是 1.經營虧損,無力為繼; 2.前景黯淡,繼續下去也不會有好日子,高價賣掉了事。 這是從結果上來看的原因。 個人認為是產品的同質化,即無特色。因為產品跟龍頭企業的產品嚴重同質化,所以一旦龍頭進入這些企業的市場,那么龍頭公司通過不同手段,如價格戰,經營能力等優勢,輕松擊潰當地的對手。 在日本的酒館有很多很多種品牌和不同功能不同口味的啤酒。其中很多都是地方小企業的產品。 這些小企業之所以能長期生存下去,原因就在于他們擁有不同于大企業的特色產品,研發能力還有傳統。 在啤酒傳統深厚的歐洲也有很多百年的小品牌啤酒企業,也是因為特色的產品和傳統成為了他們的護身符。 中國是沒有啤酒傳統的,所以這些地方小企業很難生存下去。 最近經常聽到嚇人的消息,說百威英博一下子,在一個地方建100萬噸產能的工廠。英博并購百威后突然發力,還是蓄謀已久?建這么大規模的工廠,真是令其對手毛骨悚然??! 青島啤酒是有傳統的,產品還是有些特色的,但是不明顯,而且市場上一個概念出來的話,馬上都會模仿,如純生概念。 雪花啤酒依然在瘋狂的收購,搞得青島啤酒無法完全集中精力搞內實,不得不搞擴張。 青島啤酒管營銷的400萬年薪副總嚴旭也換了,為的是銷量占有率提升吧,就是營銷。 沒有特色的小公司會死掉,沒有特色的大公司不會有好的盈利,除非你能一統天下,把所有的競爭者都干掉,讓消費者沒有別的選擇,讓他們覺得啤酒就是雪花或者青島或者百威或者燕京。 這么看來以后啤酒市場肯定不會是某一家一統天下的,所以瘋狂擴張終究有結束的那一刻。 最終會發現“很重要”的渠道,也不是最重要的,最終選擇權在消費者思維里, 而這個是需要傳統和特色來定勝負的。青島啤酒的“市場決定工廠”的理念是正確的。 現在青島啤酒即使投入最高的銷售費用,利潤率也是行業內最高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所以不怕雪花瘋狂擴張,而是怕百威英博的大規模擴張。因為百威有傳統、有特色。 而且百威是青島的師傅。
曾經非常暢銷的勁酒,為什么突然賣不動了?
“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相信很多人對于勁酒這句廣告詞都耳熟能詳。勁酒可以說是酒類行業中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跟我們喝的白酒、啤酒和黃酒都有所不同,它是采用中草藥泡制的露酒。為什么當年很火的勁酒突然賣不動了?
勁酒好不好喝
勁酒的營銷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很多的超市和商店都有勁酒的陳列,而且勁酒本身的定位也很精準,也就是小包裝的不到10元一瓶,因此買這種酒喝的人也不心疼。勁酒因為宣傳做得好,我和我身邊的朋友也經常喝,勁酒的總體感覺還可以,它比較適合離不開酒的老人和酒量一般的人喝。
勁酒的酒精度只有35°,里面的主要配方就是:清香型白酒、水、木糖醇、茯苓、人參(種植)、瑪卡粉、甘草、砂仁、葛根、山藥、枸杞子、大棗所構成。這么多的原料泡在一起,自然會按照君臣佐使的方式來搭配,因此勁酒入口略甜,喝起來不像白酒那么刺激,入口比較綿,藥味也不是太重,但是因為度數太低的原因,勁酒真不宜多喝,喝多了這酒上頭的厲害。
勁酒不論是銷售概念,還是營銷理念,以及其線下的鋪貨率上來看,在中國的露酒行業里應該都屬于領軍的品牌之一。
廣告效應減弱
不僅是勁酒,就是其他酒類,仍然也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上世紀90年代,秦池靠著廣告和央視標王一炮而紅,短短兩年時間就從籍籍無名到銷售額成為全國前三。這也就說明了曾經央視廣告效應有多么強大。但是今天還有多少人會天天看電視,短視頻、自媒體、手機app的迅速發展也大大降低了電視的作用。
例如古井貢酒 ,即便是連續六年冠名央視春晚,銷售額卻仍沒有實現大規模增長。更何況現在勁酒的廣告比原來少了很多,不僅在樣式上,就是各種手機平臺上也很少看見了。
隨著勁牌公司不斷的發展壯大,已經不再滿足于只有勁酒這一單品的局面。2013年勁牌公司推出“毛鋪苦蕎酒”,仍然是一款保健酒,是勁牌公司經過十余年的沉淀,打造出的又一款超級單品。此后,近排公司開始大力推廣毛鋪苦蕎酒,在廣告方面也更側重于推廣毛鋪苦蕎酒。上市三年多突破20億元銷售額,不一樣的毛鋪苦蕎酒發展成為健康白酒的領導品牌。盡管毛鋪苦蕎酒的銷售額還不足以追上勁酒,但是發展速度卻很快。
其他保健酒品牌的發展
保健酒的歷史悠久,但是確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至今還未形成統一的行業規則,整體還是比較雜亂。盡管勁酒是保健酒行業老大,但是與其他保健酒品牌的交流并不強,沒有那種領軍意識。
早在幾年前或者十幾年前勁酒很少有對手,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保健酒品牌開始涌現出來。除了專門生產保健酒的公司外,還有其他白酒,啤酒,葡萄酒公司等也會設立專門的部門去生產保健酒。
比現在比較著名的保健酒除了勁酒外,汾酒的竹葉青、海南椰島、張裕三鞭酒、古嶺神酒、寧夏紅、致中和、茅臺集團的白金酒、五糧液集團的黃金酒都在快速發展。這樣一來也給勁酒造成了沖擊,慢慢地人們的關注度就會轉移。況且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也不會再隨便亂買一些保健產品。
為什么哈爾濱啤酒在哈爾濱賣不動,而到了中原就大賣特賣?
哈爾濱人不喜歡哈爾濱啤酒的味道。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產的哈爾濱啤酒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風行于中國各地。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油坊街20號,是中國大陸第五大啤酒釀造企業,共擁有13家啤酒釀造廠。
哈啤集團的市場份額在哈爾濱約為66% ,在全國為5%左右。目前,哈爾濱啤酒銷往除西藏以外的全國其他省區,并遠銷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哈爾濱扎啤源自純正德國啤酒釀造技術,最初階段的哈爾濱啤酒,口味濃厚,后味較苦、殺口感強烈,深受消費者喜歡。隨著消費趨勢向清淡化發展,哈爾濱的口味也適應啤酒行業發展潮流,在保留醇厚型口味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國研發出低麥芽度扎啤為代表的具有醇而爽口味特點的新一代啤酒,在全國啤酒行業引領了清爽扎啤潮流。
哈爾濱啤酒怎么樣?哈爾濱啤酒經過100多年的衍變和發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現在已是枝繁葉茂、名揚天下。哈爾濱啤酒的特點是產品原料優質、生產流程先進。啤酒口感特別清爽,較適合冰飲。入口后淸爽,高麗醒神,沁人心脾。哈爾濱啤酒是喜歡豪飲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者的較佳選擇。
無醇啤酒在中國發展緩慢原因
國產無醇啤酒產品較少、市場也還沒有真正打開,與國外成熟的無醇啤酒市場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無醇啤酒在發展時存在一些挑戰,有可能來自飲料市場和酒飲市場。
在我國,無醇啤酒的起步較早,但發展卻很緩慢,1985年廣東江門市飲料廠從德國懷納公司引進我國條無醇啤酒生產線,1987年廣州惠州又從瑞士ASS公司引進無醇啤酒生產設備;97年青島啤酒公司濰坊分公司、98年山東華中琥珀啤酒公司、2000年山東廣寒宮啤酒公司分別從德國史密特公司和GEA公司引進無醇啤酒生產設備,從此無醇啤酒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無醇啤酒在密閉蒸餾柱中,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和溫度,加熱啤酒,利用酒精的揮發系數大于水,酒精蒸發到氣相中,液相中的酒精含量逐步降低;其流程時間越長,脫醇越徹底。汽液分離后,液相冷卻為無醇啤酒,蒸汽冷凝后,為較高濃度的酒精。為減少風味物質的損失,蒸汽冷凝部分回流。
關于《國產啤酒的騙局》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