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覺得進口啤酒才好喝?
論起啤酒,你有沒有“德國啤酒最好喝”這樣的印象?
論起國產啤酒,你是不是覺得雪花、青島、哈啤等等都是一個味兒?
又或者,若你喝過精釀啤酒,你是否認為國產精釀遠遠比不上進口精釀?
今天就來打破你們的刻板印象!要知道,啤酒界里不止有工業水啤,精釀啤酒也不一定非要喝進口!這些國產精釀啤酒,論口感、論情懷都完全不輸進口!
1.高大師·南京
這是一個斬獲數枚國際獎牌,圈粉無數的老牌精釀品牌。
2008年,從海外回國照顧父母的高巖創立了南京高大師啤酒,這是業內公認的中國第一家精釀啤酒的專業工廠。2013年,高大師生產出了國內第一款瓶裝IPA(印度淡色艾爾)啤酒——嬰兒肥IPA。可能在一些精釀圈老酒鬼的眼中這款酒不算完美,但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打響了中國瓶裝精釀的第一炮。
高大師的嬰兒肥IPA、月蝕帝國世濤、鳥島IPA都在近幾年獲得了多枚國際獎牌,其中嬰兒肥IPA清淡的風格非常適合新手飲用,酒精度高達10.0%的月蝕帝國世濤則更適合進階者,而渾濁的鳥島IPA則果香四溢、回味無窮,真正釀出了中國的味道。
2.牛啤堂·北京
和高大師一樣,牛啤堂也是國內早期幾個精釀先驅品牌之一。從2013年成立到現在,牛啤堂已經靠著自己的味道和對啤酒的創新圈粉無數。
從2017年起,牛啤堂開始走出國門,作為中國精釀代表之一參加各式國際頂級啤酒大賽,開始不斷地斬金奪銀,證明中國精釀的超一流能力!
牛啤堂的帝都海鹽古斯是小編的近期最愛,曾在2017年布魯塞爾啤酒挑戰賽斬獲金獎的它有著酸酸咸咸的清爽口感,酒精度也只有4.5%,非常適合夏日冰鎮飲用!
前幾年推出的東邪西毒系列也是小編心目中的經典!兩款酒的名字和包裝都中國味十足,東邪是一款香草咖啡世濤,甜蜜的酒液搭配若隱若現的咖啡味,和甘之如飴的香草味交融其中,喝之前本以為是一款很重口的酒,誰知道喝起來這么溫柔!
西毒則是一款極香極苦的IPA,怕苦的朋友建議不要李舉旁嘗試,我怕你一口下去會懷疑人生。但重口味的酒鬼們一定得嘗嘗它,入口后葡萄柚、百香果、柑橘等汁果氣息呼之欲出,香氣和苦味綻放于味蕾之上滿是驚艷!
3. 京A·北京
2013年,兩名家釀啤酒愛好者創立了京A,他們狂放不羈的個性也體現在了酒中——特色鮮明、口味飽滿。
如果想喝京A的啤酒,那么我一定會建議你買一箱他們的IPA。不像大部分為了迎合國人口感而故意把味道做淡的酒廠,京A的IPA簡直不要太硬核!爆炸的香味和苦味,絕對能挑戰你對國產啤酒的認知!
喝到這款飛拳IPA,真的像舌頭被苦味猛打了一拳!干投酒花帶出的熱帶水果柑橘香氣撲鼻,苦味在口腔中漸漸蔓延,喝下后很快有甜蜜的回甘。
如果害怕上一款太過硬核,也可以嘗嘗這款工人淡色艾爾,這是一款為致敬北京工人而釀造的啤酒,入口是綿柔的葡萄柚和哪橡松香味,苦度很低的它能讓人在繁忙的一天中感到一絲舒緩。
4. 拾捌精釀·武漢
拾捌精釀成立于2013年,是中國最早一批精釀廠牌,初衷是為了讓更多中國人體驗到精釀的魅力。作為一個武答拿漢的精釀品牌,拾捌精釀的許多酒款中都帶有武漢的特殊味道。從寫著武漢名字的“武麥”小麥啤酒到代表武漢經典活動的“跳東湖IPA”,拾捌精釀真正將對這座城的情懷釀進了酒里。
5. 香格里拉精釀·云南
在云南海拔3300米的凈土上,香格里拉精釀生產著全中國最神秘的精釀啤酒。
釀酒的水是來自雪山的饋贈,作為配料的青稞在高原上沐浴陽光長大,這讓香格里拉精釀的啤酒要多純潔有多純潔!
小編一開始對這個品牌沒有太多期待,但喝到他們的藏式艾爾后,簡直一秒被圈粉!
酒標上開懷暢飲的四位藏族同胞非常有民族特色,據說這款酒以“羌”酵母釀制而成,味道非常有中國風——香氣輕盈,有著淡淡的花香和果香,入口后青稞和特殊酵母帶來的香味慢慢擴散。喝完一瓶后,小編果斷下單買了這家酒廠的全系列啤酒!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所有啤酒的酒標都做得非常精美!超新星的酒標是深藍神秘的夜空,松噶的酒標是個精壯的藏族漢子,黑牦牛的酒標則是角上冒著火的巨型牦牛......簡直不要太藝術!
近年來,國產精釀啤酒做得越來越好,更多人不再喝味道平淡的工業啤酒,開始認識精釀。精釀愛好者們也放下了手中的進口啤酒,愛上了國產的味道。
其實好的國產精釀品牌有很多,小編無法一一為大家介紹,以上只是小編自己平日里鐘愛的一些品牌。大家如果有什么喜歡的品牌和酒款,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哦~
因為有些人覺得外國貨就是比中國貨好,這就是思想在作怪,其實國酒更好喝。
因為進口啤酒的口感會更好,所以更好喝,再加上他們用的小麥更好。
因為進口啤酒的制造工藝是經過旅瞎了上百年的拆搜空歷史沉淀的,經過了多次的改進,口感也和國內的啤酒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有很多人會覺得進口啤酒更好喝一點漏租。
啤酒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啤酒最早是埃及人發明的。人類使用谷物制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已知最古腔滲老的酒類文獻,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用黏土板雕刻扮培的獻祭用啤酒制作法。
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用大麥、小麥、蜂蜜制作的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開始使用苦味劑。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頒布的法典中,已有關于啤酒的詳細記載。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為國家管理下的優秀產業得到高度發展。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麥汁稍微發酵,有點酒味的飲料。根據溫度和酵母菌(那時人類還不知道這是啥東東)種類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爾(Ale),它倆的區別在于發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發酵桶的下面低溫發酵,艾爾在上面溫暖環境下發酵。好比男人看見女人的反應,多數都變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爾,拉格要更為普遍。
中國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國啤酒,都屬于這類,簡單無節操。但其實不是如此,拉格其實小批量發酵難度要高于艾爾,因為溫度要求比較低,但后來的工業生產解決了這個問題,拉格發酵溫和、能大批量產、酒體純凈、口味清淡,這是導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
比起拉格,艾爾就文藝的多,荷比盧地區、北歐諸國、英倫都是這種風格,這種酒,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說的啤酒精釀大多數都是指這些。
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北部水質很差,但大家不喜歡喝開水,于是比利時一幫和尚開始用煮開的水釀成啤酒,這樣能當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覺得啤酒是飲料,所以也無所謂喝啤酒禁令。后來越來越火,于是比利時自成一體,修道院風格(Abbey
beer),我們說的blond(金艾)、double(雙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
結果英國和愛爾蘭那邊水質更夸張,超硬(硫酸鈣),他們為了掩蓋味道,只能用很多烤過的麥芽,降低PH值,用麥芽焦香掩飾水質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來大家覺得焦香味都不夠爽,再來點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濤(Stout),后來更升級為帝國世濤(Imperial
stout),這些酒普遍特點是酒精度偏高。
后來英國殖民印度,啤酒海運過去之后老容易壞,他們發現往里面使勁兒放啤酒花可以保質,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印度淡色艾爾酒,傳說伍缺脊中的IPA(Indian
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這個酒跟印度半毛錢關系都木有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