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覺得湖州和嘉興發展如何?
嘉興地處上海西南方是一個地級市,湖州東靠嘉興與蘇州,南鄰杭州,北依太湖與江蘇省無錫與常州市隔江而望,要了解一個區域發展首先最直觀得數據就是GDP,小編是在售上海周邊城市一手房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那首先我們看先2018年上半年全國地級市GDP排行榜:
2018年上半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由經濟和非經濟兩大系列指標綜合得分排名,經濟指標由GDP和居民儲蓄兩部分構成,占比61.8%;非經濟指標由科教、文化、衛生、生態環境四部分構成,占比38.2%。那么不管哪方面湖州還是差距嘉興很多的。
我們先了解嘉興市:
嘉興市地處上海西南方向,最新排名39位,下轄2個區(南湖區、秀洲區)、3個縣級市(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2個縣(嘉善縣、海鹽縣)。那么目前都有怎樣發展首先嘉善縣地處上海G60科技走廊,平湖市目前嘉興與上海金山區建造張江長三角科技產業園區,海寧市杭州的地鐵即將竣工,素以箱包聞名全國。目前長三角城市群2010擠進世界六大城市群排名末尾,未來要建造發展成比肩美國紐約城市群,目前嘉善與平湖積極對接上海,很多科研.制造業等外移外包,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加快城市經濟發展,目前境內一條高鐵。
我們再看看湖州:
湖州市下轄2區3縣: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目前境內以長興縣制造業GDP等居首位,德清安吉二線目前積極對接杭州市,作為杭州衛星城發展,吳興區為市區,南潯區基本就是旅游休閑為多,南潯古鎮很出名,未來蘇湖滬高鐵規劃境內,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與上海互通便利了,在加緊靠目前飛速發展的杭州市,未來也是不可限量。
世界6共有大城市群,美國紐約與芝加哥,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中國上海。(需要上海周邊城市群買房安家的各位,請看上圖歡迎關注,謝謝)而以上海為中心長三角城市2010年才剛剛擠進,世界六大城市群,中國目前正在飛速發展,以上海為中心長三角城市群是戰略目標,未來一定比肩美國紐約城市群,日本東京城市群,所以未來的長三角城市群,高鐵線路會更密集,城與城之間的交流會更多,城與城的幫扶也會更多,未來不僅是這兩個城市,長三角各個城市都值得你期待。
二、浙江湖州未來發展的前景怎么樣?
沒有記錯的話,湖州在90年代曾提出“不再讓太湖傾斜,趕超蘇錫常”的豪言壯語。后來一看差距越來越大,又提出在“杭寧經濟帶中間崛起”。轉身發現杭寧都在向上海靠攏,于是就提出,“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
湖州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后花園一說,這個思路才是真實有效的,接軌上海,借力發展。上海是中國經濟的龍頭老大,跟著老大有肉吃,何況老大就在身邊。
希望湖州經濟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裕,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
環顧長三角區域,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等一線及強二線城市,都已出臺了各種不同版本的限購、限貸、限售政策,房價高,首付成數高,購房壓力已然不小,更為重要的是多數人都無購房資格,置業無門。
然而在環上海也有一些正在崛起的城市,例如位于滬寧杭“金三角”幾何“胡浙北區域”城市—湖州,這里既不限購,,也不限售,同時又有政府大力扶持,新房價格上漲空間十分可期。
再對比環滬其他城市房價,嘉興已經漲到16000元/平米,江蘇省鄰滬的昆山、太倉等市,房價也基本在2萬元/平米上下,只有湖州價格是價格洼地。
今年二月環滬區域共計出讓各類經營性用地38幅,環比增長85.71%;總出讓面積166.39萬方,環比增長174.73%;出讓總建面350.06萬方,環比增長206.88%;成交總金額158.23億,環比增長179.12%。
嘉興和湖州兩市在二月份土地市場成交火爆,分別成交16幅和13幅經營性用地,其中嘉興出讓總建面達149.71萬方,總成交金額達95.42億,環比增長185.74%和221.72%,湖州出讓總建面96.87萬方,成交總額47.95億,環比分別增長449.89%和614.66%。從目前推地節奏看,未來嘉興和湖州依舊為環滬地區出讓熱點城市。
今年二月初滬蘇湖鐵路南潯交通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主線工程也即將開工,滬蘇湖鐵路與正在建設的商和杭高鐵將在湖州市貫通,共同構筑長三角核心區東西向快速客運通道,即華東第2大通道,可以更好地發揮上海對中西部地區、長三角西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而且湖州將建成德清莫干山機場,以及吳興、安吉2個通用機場。
以下為近1年來,大上海都市圈3大地級市房價走勢圖,可以看出嘉興市因“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利好,房價幾乎翻番,“硬指標”就是滬杭高鐵30分鐘直達虹橋。與其擁有同等優勢的湖州,滬蘇湖高鐵開工在即,今年雖房價上升趨勢明顯,但進一步的“補漲”行情正在加速積蓄中。
嘉興近1年房價走勢圖▼
蘇州近1年房價走勢圖▼
湖州近1年房價走勢圖▼
從數據分析中得出,湖州是環滬城市中未來發展趨勢更好的城市。
三、浙江湖州和嘉興為什么分家變成兩個地級市?
湖州和嘉興的分家,與當時我國的行政區改革是分不開的。
1983年以前,我國是省縣鄉三級政府,其中還夾雜著機構地區和省轄市,由于它們屬于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所以也就不屬于一級政府,到現在還留有一些機構地區,如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等。
1981年,當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的論述中提出:“以大中城市為依托,形成各類經濟中心,組織合理的經濟網絡”,這是我國行政區改革的大背景。
1982年,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了改革地區體制的指示,我國縣的數目眾多,同時又是改革初期,行政上的管理及其不便,于是比縣大一級的地級市便孕育而生,這是改革開放初期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上的一次嘗試。
198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下發了《關于地市州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積極試行地、市合并”。江蘇在全國率先撤銷了地區,開始了撤地設市的改革。
嘉興地區(駐地湖州市),共2市10縣,1981年吳興、嘉興2縣首先撤消,分別并入湖州、嘉興2市(都是省轄市),1983年撤消嘉興地區、湖州市、嘉興市,設立湖州市(地級)、嘉興市(地級),3縣劃入湖州市,5縣劃入嘉興市。
撤地設市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有立法權,地級市在決策立法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比如說改善民生,地區撤地設市后,在稅收方面擁有更大的空間,由此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也將相應增加。
總結一下,嘉興湖州為什么要分家(推測,僅供參考):
1:分家前,嘉興與湖州,共1個地區,2個省轄市,10個縣,對于浙江省來說,要管理的機構太多,加之改革開放初期,需要上傳下達的東西多,太多的機構導致行政效率低下。
2:當時的湖州市(省轄市)、嘉興市(省轄市)都算得上是區域里的大城市,依托這兩個省轄市,再組建兩個一級政府,形成新的經濟中心,符合當時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方向。
我是嘉興人,當年的拆地建市歷歷在目,其后本人也親身經歷了嘉興的發展。應該是這樣看,湖州、嘉興的拆地建市是當時“市管縣”體制地推行,其前駐地湖州的的嘉興地區一分為兩市,撤消了嘉興地區,設立了省轄的湖州市和嘉興市,兩市的地貌特點也尤為明顯,一個是丘陵起伏的山區特征,而嘉興則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特質,湖州帶了太湖,嘉興帶有海洋的。此次的分割對嘉興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你說本來的一個縣城,建成區只有十幾平方公里的小城,躍升為省轄市,無論是城市規劃,財政,金融都將是革命性的變革。想當年,拆地建市后的嘉興拉開的第一個城建工程,就是嘉興中山路的改造,“路寬40米,樓高七層”“浙江第一路”就是對中山路的贊美,是的原先只有10。寬的中山路拉寬到40米,這對當年的嘉興是怎樣的一個手筆?依托距上海只有百公里遠的優勢,嘉興在經濟發展上開始了全方位的橫向聯營,就是上海的優勢企業和嘉興的同行企業進行技術,供銷,原材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嘉興企業的段位由此得于上升,嘉興也出現了自己的名、特、優產品,民豐的紙,嘉毛的呢絨,嘉絲聯的絲綢產品等。嘉興的外向型經濟也是拉滿風帆。所以,拆地建市對嘉興的發展是
歷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