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青稞和小麥的區別】熱度:157
一、請問麥子和青稞有什么區別?
青稞是大麥的一種,又稱裸大麥、元麥,青稞面是由青稞磨成的面粉。可食用,為藏區主食。地球上只有青藏高原適合于青稞生長。
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高寒、無污染、晝夜溫差大等)使青稞比任何一種麥類有效營養成分更多、醫用的功效更好。它不但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天然葉綠素、抗氧化酶、黃酮等活性物質,尤其引起全世界關注的是,它還富含功能奇特的營養素——β-葡聚糖。生物、醫學專家研究認為,β-葡聚糖具有清腸、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阻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青稞面和小麥面的區別是什么?小麥經磨制加工后,即成為小麥面粉,也稱小麥粉或者面粉。
小麥面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分為等級粉和專用粉兩大類:
(1)等級粉: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為特一粉、特二粉、標準粉、普通粉四類;
(2)專用粉:專用粉是利用特殊品種小麥磨制而成的面粉;或根據使用目的的需要,在等級粉的基礎上加入食品添加劑,混合均勻而制成的面粉。專用粉的種類多樣,配方精確,質量穩定。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青稞屬于大麥的一種,大麥和小麥區別:從麥芒來區分,大麥的芒很長,和麥穗的長度差不多,小麥的芒相對來說要短,大麥的外殼很難剝下來,小麥的外殼在脫粒時已經掉了,大麥一般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飼料,小麥主要加工面粉。大麥的收獲期比小麥早。 大麥:兩頭較尖、較細長。多用於清除飼料中占30-50比例。小麥:兩頭較園、較短、較園潤。
我們通常所說的麥子中包括小麥,燕麥,攸麥和大麥等品種。所謂的青棵,其實就是大麥的一種。它是一種高寒作物,主產于西藏青海,屬于低產作物,麥芒較長并扎手。麥粒有粘性。而麥子就是人們所說的小麥,麥芒短產量高。陜西,甘肅,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都是小麥的主產區。
二、小麥赤霉病有哪些危害?怎么防治?
(一)小麥赤霉病有哪些危害
小麥赤霉病危害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造成小麥減產,小麥赤霉病一旦發病沒有治愈可能,輕者減產10%-20%,嚴重時80%-90%,甚至顆粒無收。另一方面是被赤霉病感染的麥粒中含有毒素,誤食后可導致發熱、嘔吐和腹瀉等癥狀,嚴重威脅著食品安全。
(二)為什么小麥赤霉病年年防,防治效果不太好的原因有哪些
1、打藥時機不對。小麥赤霉病必須提前噴藥預防,是能防不能治的病害,一旦發病即使打再多的農藥也沒有效果。
2、打藥時間過遲。很多種植戶看見小麥赤霉病癥狀時在施藥,這個時候已經錯過了最佳預防時間防效肯定不好。
3、雖然很多小麥種植戶大多數都知道小麥赤霉病在揚花期噴藥預防,但是小麥是邊抽穗邊揚花,揚花初期很難把握,種植戶基本上靠經驗判斷,在防治時間可能存在誤差,也是防治效果不好之一。
4、小麥赤霉病對部分農藥產生抗性,導致防效降低。多菌靈自1972開始廣泛防治小麥赤霉病,在安徽、湖北、河南等省,以發現病菌對多菌靈產生抗性,且抗性菌株在病菌群體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在防治小麥赤霉病防治上建議用多菌靈與其他復配藥劑來防治小麥赤霉病,如多菌靈和咪鮮胺復配劑等。
5、現在種田大戶承包田很多,少則幾百畝,多則幾千畝,可能在管理上比較粗放,導致小麥生育期不一致,雖然同一時間施藥,但小麥生育期不一致,也有部分田塊錯過了最佳預防時間,防治效果也大打折扣。
6、小麥揚花期遇連續陰雨天氣,不具施藥條件,錯過了最佳噴藥預防的時間。
7、小麥赤霉病是氣候型病害,抽穗揚花期晴天少雨天氣一般很少發病或發病很輕,部分農戶存在僥幸心理,只要天氣好防不防沒有關系,一旦遇到穗期多雨天氣,赤霉病發生就很嚴重。
8、在防治過程中施藥技術不合理規范,如兌水量不足,噴霧不均勻,無人機防治沒有加沉降劑等都會導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三)到底該如何預防和防治小麥赤霉病
必須要摒棄僥幸心理,在小麥揚花初期不管天氣怎么樣都要噴藥預防,最好是噴藥2次。第一次施藥時間是揚花初期(見花打藥),第二次在藥后5-7天在噴施一次。藥劑可選擇如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氰烯•戊唑醇、唑醚•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鮮胺、咪銅•氟環唑等藥劑。由于多菌靈抗藥性較高,慎用多菌靈單劑。注意輪換用藥,延緩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
三、為什么做麥芽糖必須加入麥芽汁?
做麥芽糖加入麥芽汁,是利用麥芽汁中的a-淀酶和β-淀粉酶把淀粉變成麥芽糖。
導讀麥芽糖是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兩個葡萄糖組成的一種雙糖,淀粉是沒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多個葡萄糖聚合成的長鏈狀的多糖,長鏈有直鏈和支鏈兩種,因此,淀粉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
糧谷類、薯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因此,做麥芽糖可以用糧谷類和薯類食物為原料。
想使淀粉變成麥芽糖,即由多糖變成雙糖,就要想辦法把直鏈淀粉或支鏈淀粉中的長鏈“切斷”,讓它們變短即可。
通常情況下,麥芽汁是用大麥為原料,大麥中含有兩種活性物質,這兩種活性物質就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在沒有發芽的大麥中,這兩種淀粉酶含量較少,當大麥發芽后,這兩種淀粉酶含量迅速增加,那么,這兩種淀粉酶能起什么作用呢?
淀粉酶的作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可以把淀粉的長鏈“切斷”,但它們“切斷”長鏈做位置是不同的。
1、α-淀粉酶
α-淀粉酶是“切斷”(水解)淀粉內部的長鏈(α-1.4-糖苷鍵),使淀粉變成短鏈的糊精,同時產生少量的麥芽糖和葡萄糖,這時淀粉的粘度降低,發生液化,因此,常常把α-淀粉酶叫做液化酶。
2、β-淀粉酶
β-淀粉酶是依順序切斷淀粉直鏈上的兩個葡萄糖,即為麥芽糖,因此,β-淀粉酶又叫做糖化酶。
由此可見,麥芽汁中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可使淀粉變成麥芽糖、少量的糊精和葡萄糖,因此,麥芽汁又叫做糖化劑,用糖化劑把淀粉變成麥芽糖、少量的糊精和葡萄糖的過程叫做淀粉糖化。
淀粉糖化與淀粉發酵的區別:
1、使用的活性原料不同
淀粉糖化是用糖化劑為活性原料,如麥芽汁、麩皮、酶制劑(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
淀粉發酵是用發酵劑為活性原料,如酒精酵母、黃酒酵母、啤酒酵母、面包酵母等。
2、產生的物質不同
淀粉糖化是由糖化劑把淀粉變成麥芽糖、少量的糊精和葡萄糖的過程,淀粉發酵是由發酵劑使淀粉變成二氧化碳、酒精(乙醇)、乳酸和醋酸等的過程。
由此可見,麥芽汁的作用和酵母的作用完全不同,做麥芽糖不可以用酵母代替麥芽汁。
小結做麥芽糖加入麥芽汁,是利用麥芽汁中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把淀粉變成麥芽糖、少量的糊精和葡萄糖,是淀粉糖化,不是淀粉發酵。
淀粉糖化與淀粉發酵使用的活性原料和產生的物質都不同,做麥芽糖不能用酵母代替麥芽汁,但可以用麩皮或酶制劑代替麥芽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