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法 1.尋找鯉魚的蹤跡:釣友們都知道鯉魚很狡猾,尤其是野鯉就更狡猾了。它膽小、機敏、警惕性高,行動與吃食都非常謹(jǐn)慎,不輕易咬鉤。釣鯉魚,首先要找到鯉魚的蹤跡。鯉魚愛拱泥尋食,從而產(chǎn)生大小均勻而密集的氣泡,一連有數(shù)十個同時上冒,并經(jīng)常移動,此起彼伏,球形并常伴有污水上升,找到了鯉魚星星,就找到了鯉魚所在之處了。 2.掌握覓食規(guī)律 鯉魚屬群游覓食魚類。鯉魚覓食與其他魚類不同,它很少在一個地方長時間逗留,而是一邊覓食一邊前進,有時又轉(zhuǎn)回來再吃,如此不斷地循環(huán)往復(fù),待吃飽之后,便游到附近的深水區(qū)或其他適合的水域停留、棲息,而不會長久停留在食物區(qū)。 3.釣鯉須守根據(jù)鯉魚的覓食習(xí)性,垂釣應(yīng)采用守株待兔釣法(底釣)。在選好釣位之后,要堅持固守,耐心靜候,過一段時間后可提竿換新餌。尤其是在窩子周圍出現(xiàn)魚星時,不能像釣鯽魚那樣經(jīng)常提竿引逗,否則膽小、機敏、狡猾的鯉魚會被嚇跑的。實踐證明換餌太勤,誤提次數(shù)多,必然干擾鯉魚吞食,喪失上鉤時機。 4.提竿直穩(wěn) 鯉魚的吃鉤與其他魚不同,吃餌并不魯莽,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釣餌合到口中,試一試,嘗一嘗,然后又吐掉,再含起來嘗嘗,又放下,有時可重復(fù)多次,不貿(mào)然吞人口中,因此吞食慢而輕,攝食后即游走。浮漂反應(yīng)是大幅度下沉(黑漂)或橫向斜向移動,漂尾由高漸低,慢慢沉入水中,及時提竿,定會中魚。鯉魚上鉤后掙扎力大,逃竄迅猛,耐疲勞能力強。 5.魚上鉤后的處理 首先將手竿上舉,并迅速將魚領(lǐng)離釣點(以免驚走窩里的魚群),提出水面不讓魚在水中掙扎逃竄,若魚較大,則通魚時要使線的移動速度略快于魚的游動速度,使魚跟著線走,變被動跟魚走為主動領(lǐng)魚游,控制魚的游向,待魚邀疲后用抄網(wǎng)將其抄上岸來。若遇到大鯉魚打樁子,握竿需相持一段時間,然后抖動竿子,使魚刺痛上游,通魚時手竿呈弓形,盡量高舉使魚頭朝上,這樣魚只能往上躥,待魚遛疲,肚皮朝天,預(yù)先將抄網(wǎng)埋伏水下,將抄網(wǎng)對準(zhǔn)魚頭向魚身方向抄起上岸。 6.要及時應(yīng)變 鯉魚易受外界的干擾,而游到安靜的水域靜地躲藏起來。靜地大多為平時不愛存魚的僻靜之處,如岸邊的邊角地帶、長灘的灘頭地帶、較大水域的中央地帶,等等。若遇到人多垂釣時,應(yīng)及時分析判斷情況,不失時機地轉(zhuǎn)移到平靜的或離岸較遠的水域垂釣,定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二、幾種有效餌料 1.釣餌: (1)顆粒料。 (2)顆粒料用啤酒泡開加白面揉合而成。 (3)顆粒料用魚池水泡開加白面揉合而成。 (4)顆粒料1/2(用魚池水泡開),東峻鯉魚料1/2加蜂蜜2-3湯匙,加白面揉合而成。 為確保釣餌新鮮味正,應(yīng)在出釣前制作,如在出釣頭天晚上將顆粒料泡開,早上提前起床,將其他餌料(添加劑)混合在一起,探合而成,裝塑料袋密封備用。 以上四種釣餌效果均不錯,尤以第四種為佳。 (5)在野河、水庫垂釣時,除上述釣餌外,還可用新鮮嫩玉米粒(或嫩玉米粒經(jīng)白酒浸泡過,嫩玉米粒白糖鵬制)、蚯蚓以及昆蟲等等。 2.誘餌: (l)顆粒料噴以白酒,密封在塑料袋中(悶一個晚上)。 (2)顆粒料l/3(用水泡開)、玉米面 l/3、白面 1/3,加白糖若干,做成窩窩頭,蒸熟,晾涼后切成小塊,裝在塑料袋中放冰箱冷凍儲存?zhèn)溆茫部蓵窀擅芊獗4妗S们皣娦┌拙聘谩?(3)在野河、水庫垂釣,除上述兩種誘餌外,還可用小塊豆餅、嫩玉米啃下來,略加咀嚼打窩,效果甚好。 使用誘餌時,可單種使用,也可幾種混合使用,靈活掌握。
三料啤酒的三料指什么
說起精釀啤酒的風(fēng)格,可謂有上百種,比如有印度淡色艾爾、世濤、美式IPA等,而大多數(shù)人最早觸的啤酒都是來自比利時的啤酒,較為出名的當(dāng)屬雙料(Dubbel)和三料(Tripel)。
Dubbel就是雙倍,Tripel就是三倍,“料”就是原料的意思。雙料啤酒是指濃度更高的酒,“料”越多,酒的濃度就越高。
當(dāng)然,除了雙料和三料,還有單料和四料,比利時的修道院啤酒是由修道士釀造的,修道士在釀酒的同時也被允許自己飲酒。他們喝的是一種金色的淡味啤酒,酒精度較低(4%-6%),叫做Trappist Single ,也就是單料啤酒。不像Dubbel和Tripel,這種啤酒一般不對外出售。
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單料啤酒這種叫法了。
比利時雙料啤酒――Dubbel
比利時雙料啤酒,一般酒標(biāo)上會顯示“Dubbel”,它是比利時修士們于1856年,在Westmalle修道院開發(fā)的新品種。Dubbel啤酒一般為6-8%的酒精度,它在Single的基礎(chǔ)上添加了比利時棕糖和略深色麥芽,使其酒體呈棕色,口味濃郁甜美,苦味略低,并有果脯或者巧克力的風(fēng)味。
西麥爾雙料啤酒
其實雙料當(dāng)時并不叫Dubbel,一般用XX來代替。我們知道早期修道士們用桶來釀酒,啤酒在桶中經(jīng)過多次發(fā)酵,發(fā)酵成熟后才拿到市場上去售賣。因為雙料糖分/麥芽用量偏高、酒精度略高,需要更多熟成時間。
所以一般在酒桶上用X、XX、XXX分別標(biāo)記Single、double和triple。直到后來有的修道院才習(xí)慣叫做Single、double、triple甚至quadruple了,中文便是單雙三四料。
比利時三料――Tripel
比利時三料啤酒,一般在酒標(biāo)上顯示為“TRIPEL”。1934年,西麥爾推出了一款酒精度9.5%的烈性淡色愛爾是普遍認(rèn)為的第一款三料啤酒。它相比于Dubbel,triple啤酒的顏色要淺一些,多為淡黃色,但比深顏色的Dubbel酒精度要高,一般在7-10%,口感細膩飽滿,口味偏重。
西麥爾三料啤酒
這款啤酒第一次發(fā)售也沒有用“Tripel”命名。直到1956年,西麥爾將這款烈性淡色艾爾加以改良,增加了酒花的使用量,這才定名為“Tri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