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哈爾濱西大直街與教化橋立交橋改造?會緩解交通嗎?
挺好的,這才是哈爾濱特色。為了一個大學,校外街可以封閉,安發橋可以斷頭,現在橋又拆了。[流淚][流淚]
如果拆除立交橋能緩解交通,說明當時就不應該建,說明當時的論證和建設都是錯誤的。
立交橋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沒有立交橋的城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城市。[捂臉][捂臉][捂臉]隨著城市的發展,車輛越來越多,立交橋也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是相反。
工大立交橋是哈爾濱的第一座立交橋,是當年哈爾濱城市建設的八路五橋之一,是哈爾濱城市建設大躍進的開始。從那以后,哈爾濱的城市建設突飛猛進。
想當年,立交橋建成之時,各種贊揚紛至沓來。不想,30年后,當年緩解哈市交通的功臣,居然淪為了阻礙交通的罪魁禍首,不得不讓人驚詫。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小到一個城市,不能總這么顛來倒去,反復折騰。我們不想聽,當時建設是對的,現在拆除也是對的。30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所謂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如果總這么建了拆,拆了建。那么,質量越好,拆起來豈不越費事?
工大立交橋也不是第一座拆除的立交橋,樂松廣場立交橋在這之前已經拆除了,都已經重建好了。和工大立交橋相比,時間還不到30年。據說當年設計的不合理,不適應現在的需要了。
想說,立交橋建設投資動輒多少億,當時設計的時候難道沒有一點前瞻性,沒有預留一點余地嗎?像霽虹橋,建橋都100年了,仍然在使用,不知道為什么不阻礙交通?
全國的各個城市,都在拼命地建立交橋,哈爾濱本來也沒有幾座立交橋,居然還拆掉一座,哈爾濱這次又爆冷門了![笑哭][笑哭][笑哭]生活在哈爾濱其實也挺幸福的,因為這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市。[贊][贊][贊]
二、哈東發展會怎么樣?
哈東即哈爾濱市主城區東部。主要包括道外區(團結鎮,巨源鎮,永源鎮,民主鄉)。香坊區(成高子鎮,向陽鄉,幸福鎮)。阿城區(新利街道辦,舍利街道辦,料甸鎮,大嶺鎮,蜚克圖鎮,金龍山鎮)。和賓縣(賓西鎮)。都是大哈東規劃范圍。
賓縣隸屬于哈爾濱市,境內著名景點有二龍山旅游風景區,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英杰風景區等。哈佳快速鐵路過境。
2002年在賓西鎮建立了哈爾濱賓西經開區,有多家企業入駐工業區,雖然賓西是一個鎮,但鎮內卻有多所高校,如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哈東校區)等,讓賓西充滿文化氣息和活力。
哈東新區以團結鎮為起步區,團結鎮2008年3月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全國第二批發展改革試點城鎮,規劃劃分為國際商務區,商貿物流區,新型工業區,現代農業區,風景旅游區和生態居住區六大板塊。
白漁泡濕地公園,濱江濕地公園,阿什河風景旅游區,薰衣草莊園,伏爾加莊園等項目爭相閃耀,而作為黑龍江省一號招商引資項目的哈爾濱華南城更是將建設成為東北經營規模最大,經營商品種類最多,服務功能最全的商貿物流城市綜合體。
在這片背靠天恒山,毗鄰阿什河的肥沃土地上,發展中的哈東將是一片即將崛起的新的城市中心。
看到大家都說了很多,我在說幾句吧。我是哈爾濱人,哈爾濱真正的市區是二環內,自哈爾濱政府提出“南擴北進“,”一江兩岸”之后,哈爾濱開始了大躍進,全城躁動。“群力”這一概念好像05年前后就有了,那時候房價極其便宜,樓也不多,多是開發商囤地,從16年開始不知什么風起開始炒作,房價蹭蹭的漲,鬼城開始不鬼,但真是嚇人。哈西借著高鐵和客運站,開始了興風作浪,哈爾濱的房價最開始就是從這里漲起來的。哈東最開始應該是個地理位置,以三棵樹哈東站為核心,包括道外區大部分范圍,哈東物流區物流園的概念好像也有十年左右了吧,整體印象是破敗,市容市貌和經濟活力比其他區域遜色。從經濟發展和政府定位來看,哈東未來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沒有支柱,沒有核心賣點。如果不是考慮上班遠近,不建議在哈東,空間不大。但是哈爾濱短期內房價不會下降,因為黑龍江省內的人口除了出省的,大部分人會選擇在省會生活,周邊縣市人口會不斷進入哈爾濱,所以人口凈流入導致房價仍會上漲。
三、哈爾濱房產未來五年的上漲空間,最大的區域在哪一片呢?
先說一個有趣的事,哈爾濱是一個挺奇怪的地方,至少和一些城市相比,在房價上很獨特:
假設各個城市都有環線的話,比如北京的三環四環五環六環。。。。哈爾濱呢,是二環,現在還有一個三環。
這個環線不僅是一個交通干線,還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正常來說,城區的擴張是從里到外的,那么環線以外,肯定是后發展的。在一般的城市里,房價都是環內的普遍遠高于環外的,以北京為例,三環二環的房子,和五環六環的,差的不是一個量級。當然也有例外的小區,比較少,一般都是豪宅。但在哈爾濱,二環以內的房價,至少目前來看,是普遍低于二環以外的(學區房除外),尤其是哈西和群力,最為明顯。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個人分析,主要是二環以內舊房居多,新小區很少,舊小區的居住環境不行。為什么是這樣的局面,這離不開政府這么多年的強力推動,舊城區改造成本特別高,為了多賣地同時少給補償款,在群力哈西這種地方,從農民手里征來的地和補償,代價相對二環內要低得多。
政府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窮。工業企業發展落后,稅收不足,財政收入壓力巨大。而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即使想改,一半會也無法解決。那么賣地改善或緩解赤字,將是本地政府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不得不為的事。為了配合賣地,會將醫療和教育、基礎設施等資源逐漸外移。
外移到哪里?自然是政府想賣地的地區。當然,口號當然是老城區內生動力不足。
按這個思路,二環以內可以作為投資或者有增值潛力的房產,不太多。
那么就要看一下影響哈爾濱房價最大的變量——政府這個指揮棒——指向哪里!
它指向哪里,哪里就是下一個房地產的熱點。
怎么找熱點?
很簡單,搜集本地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報紙、電視、廣播中的一些時政類新聞,看領導往哪兒跑的多?哪個地方的建設規劃多?關于哪個地區的指示和強調多?。。。。。
自然而然,就是那里。
最后強調一點,不管是哪里,哈爾濱的房地產投資價值都越來越小,換句話說,風險其實是越來越高。
現在已經過了那個靠房子積累財富的時期。
尤其是黑龍江。
一定要謹慎。
哈爾濱的房價可是一直以來哈爾濱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啊!很多人也都在預測哈爾濱的房價,有人說還得漲,一直再漲,有的人說不會漲了過幾年就要降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哈爾濱房價還是漲了,雖然我不是房產的專家,但是憑我的感覺和在哈爾濱的生活經驗來說,我個人覺得哈爾濱的房價未來5年來講的話,應該還是會小幅度上漲吧!畢竟這年頭不漲價就算降價了!
但是要說漲價的話,哈爾濱的很多區域還是有區別的,比如最近幾年哈爾濱雖然大家都知道房價猛漲,但是每個區之間的漲幅還是不一樣的,而且就我觀察,哈爾濱本地人還是趨向于在新區購買新房的!但哈爾濱都有哪些新區呢?道里區的群力新區,南崗區的哈西新區,還有哈爾濱的江北區,最近也更名為哈爾濱新區,要說房價漲的最猛的三個地方就是這幾個了!但漲了這么久,而且我最近也持續在關注哈爾濱房產,我個人覺得未來5年哈爾濱的房價猛漲的幾個地方也會有這三個,而這里面哈爾濱新區也是哈爾濱的江北區我覺得會是未來5年漲的最猛的地方,要比其他地方都要猛,為啥?因為不光是哈爾濱還是全國哪個城市,房價漲肯定是要和相關政策相掛鉤的!也和哈爾濱人的一些居住習慣和愛好相掛鉤!哈爾濱的江北區居住環境好,人少,而且最近幾年的交通也逐漸發達了起來,而且哈爾濱政府也發布了江北區改名為哈爾濱新區,那是不是就證明了要大力發展這個區域呢!所以我個人覺得江北還是比較有發展的!而且房價未來會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