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好辦法
生活習性
空調最好調至27-28℃ 高越醫(yī)生說,房間通風,室內外溫差4-5℃較好,最好不要超過8℃。空調溫度27-28℃最適宜,否則室內外溫差大,很容易中暑。
別等口渴才喝水 戶外作業(yè)者盡量避免長時間高溫作業(yè),多吃西瓜、菠蘿等水果,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
多喝水,特別是含鉀、鎂、鈣鹽的防暑飲料,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要根據氣溫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
充足睡眠 高溫天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都得到放松,預防中暑的保險系數(shù)大大增加。最好能在晚上10-11點睡覺,睡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空調病和熱傷風。
躲開10-16點的烈日 這一時間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出門時,備好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涂上防曬霜及帶上充足的水和飲料等。身邊備點防暑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等。據《都市快報》
防暑藥箱
清涼油 清涼油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的藥效。由傷暑引起的頭痛、蚊叮蟲咬、皮膚瘙癢,或者是暈船、暈車、因燙傷引起的局部皮膚紅痛都可以使用。由于清涼油刺激性較大,因此,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少用或不用。
風油精 風油精清涼止痛,能驅風止癢。蚊蟲叮咬、暈車不適或是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牙痛都可以使用風油精。兒童用時,可以涂擦于患處或穴位,口服每次1-2滴,用量為成人量的1/2-1/3。半歲以內的兒童盡量不要外用。
金銀花露 金銀花清熱解毒,主要治療暑熱口渴、瘡癤、小兒胎毒,也適用于小兒熱癤、痱子、暑疹及熱毒疹等,還可以輔助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
十滴水 十滴水可以祛暑辟穢,健胃驅風。可用于因傷暑而發(fā)生的頭暈、惡心、嘔吐、煩躁、腹痛和胃腸不適等癥狀。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服用,新生兒禁用。
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對兒童中暑、頭暈、腹脹、嘔吐、腹瀉等有療效。據《家庭導報》
防暑食品
夏季炎熱的刺激,使神經中樞處于緊張狀態(tài),人體的消化能力減弱、胃口不開、食欲不佳,飲食調養(yǎng)應著眼于清熱消暑、健脾益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
赤豆湯制作方法:可用赤小豆、白菊花、金銀花、山楂片加水配制成消暑食物。特點:既可散發(fā)人體內的熱量,又能補充水分。
綠豆酸梅茶制作方法:綠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待涼后代茶飲。特點: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暑熱、煩躁、燥熱等癥。
苦瓜茶制作方法:鮮苦瓜切斷去瓤,納入茶葉混合,懸掛通風處陰干。將外部洗干凈,連同茶葉切碎、混勻。每天取10克放入保溫瓶內,沸水沖泡,代茶飲。特點:能夠明目、解毒、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