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行業里,兩家相互競爭的企業突然之間宣布合并,從而實現“1+1>2”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這兩家企業曾經就展開過燒錢大戰,不過在2015的時候,兩家企業宣布實現戰略合并。還有馬云的阿里巴巴收購新浪網、高德地圖等等。
合并帶來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兩家企業不需要繼續使用大量燒錢的手段從對方手中爭搶用戶了,相反,還在市場上形成了壟斷的地位,企業的發展在這之后也變得更加順利。
其實,這種事情不光在互聯網行業比較常見,其他行業也是有的,比如當年的啤酒行業。
曾是啤酒巨頭,與青島啤酒齊名被稱“西南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啤酒行業十分的火爆,也因此,全國各地有上千家的啤酒廠,就連國外的很多啤酒品牌也盯上了中國這個大市場。
因為如此,啤酒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而一些比較大一點的啤酒廠,為了更好的擴大市場,選擇用收購的方式買下其他地區的啤酒廠,所以導致國內啤酒的品牌大量減少。
而當時的藍劍啤酒在啤酒界是很有名的,有著“西南王”的稱號。它能夠得此稱號也是情有可原的。
藍劍啤酒創辦于1985年,它是屬于員工集資創辦的民營企業,而且才花了幾年的時間,就位居了四川省啤酒市場銷量第一,可以說是當時的啤酒巨頭了。
藍劍啤酒在四川地區就有著大約85%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在貴州、云南等地也有著很高的銷量,曾一度差點壟斷了西南部的啤酒市場,甚至火過青島啤酒。不過到如今再提起,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了。
巔峰時候遇華潤雪花,兩家競爭藍劍虧損達到6000萬
藍劍啤酒是四川本土的啤酒品牌,在當時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可就在藍劍發展勢頭很好的時候,四川地區的市場被華潤給盯上了。華潤并沒有選擇直接和藍劍展開燒錢大戰,而是選擇了并購。
在進入四川市場之前,華潤先收購了雪花啤酒,擁有了自己的啤酒品牌。之后,華潤開始向藍劍發出想要收購的提議,不過這遭到了藍劍的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華潤沒有執著于收購藍劍,而是先以9000萬買下了綿陽亞太啤酒廠,之后又以5000萬的價格買下了樂山藍帶啤酒廠。同時把這兩個啤酒廠生產出來的啤酒也冠名雪花啤酒,這樣下來,華潤的雪花啤酒在四川市場上也占據了很大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藍劍啤酒作為本地的地頭蛇,感覺受到了威脅。所以一口氣買下了本地的10家啤酒廠,并和華潤的雪花啤酒開始針鋒相對。
而兩家啤酒廠為了搶占四川的市場份額,紛紛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優惠的方式,就是客戶可以先提貨后付款,也因此,兩家的產品大量出現在了市場上。與此同時藍劍啤酒還和華潤雪花打起了價格戰。
不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沒有給兩家帶來任何的好處,最后的結果是藍劍啤酒每年虧損達到6000萬,華潤雪花每年虧損達2000萬。
合資辦廠后25億賣身華潤,如今已被人遺忘
在3年之后,藍劍啤酒虧損了不少錢,它的的創始人也終于沉不住氣。所以藍劍啤酒和華潤雪花兩家為了雙方的利益,坐上了談判桌。
通過談判,兩家集團決定進行合作,所以在2001年的時候,一起成立了華潤藍劍啤酒合資公司,而華潤占合資公司大約6成的股權。之后由合資公司在市面上同時銷售雪花啤酒和藍劍啤酒。僅一年時間,合資公司的收益就達到了8000萬。
雖然藍劍和華潤兩家在合資后形成了雙贏的局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藍劍發現,雪花啤酒的銷量在逐年上升,而藍劍啤酒的銷量卻在不斷下降。
所以在2007年1月份,藍劍集團開價25億元,把自己持有的合資公司約4成的股權,以及藍劍啤酒廠的所有資產賣給華潤集團。
因為這個決定,藍劍集團的很多高管股東都成為了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也因為這個決定,讓藍劍啤酒的品牌逐漸走向沒落,直至被雪花啤酒取代,在市場上消失。到如今,藍劍啤酒已經是鮮為人知了。
雖然藍劍集團至今仍然存在,不過它已經轉型成為了飲用水企業,和啤酒品牌沒有任何關系了。
很多人這樣認為,華潤雪花能夠取得成功,依靠的是大量的并購以及大量的市場宣傳。
在互聯網行業里,兩家相互競爭的企業突然之間宣布合并,從而實現“1+1>2”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這兩家企業曾經就展開過燒錢大戰,不過在2015的時候,兩家企業宣布實現戰略合并。
可能是技術沒有突破,逐漸被淘汰了,現在只知道青島啤酒沒聽說過藍劍啤酒。
可能是因為藍劍啤酒沒有良好的營銷手段,斗不過其他的啤酒品牌。
可能是因為競爭太過于激烈了,然后又沒有跟住時代的腳步,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