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人讀后要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應該是我們寫作練習的追求之一,當然也是考場作文取勝的訣竅之一。
眼前“發亮”的篇章總是有創新的地方。“有創新”是作文評分標準中“發展等級分”的最高層面,《考試說明》對其解釋為:“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蔽覀儗W生在作文的實際操作中,倘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也就能大體讓自己的文章“有些亮色”了。
1、細節生輝。敘事要曲折有致,不能過于平淡,要在曲折中顯生動感人;描寫要具體、逼真,只有逼真,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逼真的關鍵,就在于細節描寫是否真實、具體、生動。另外,細節的逼真和生動,也可看出作者對生活的觀察的深刻程度。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魯迅《祝福》)這是“我”“昨天遇見祥林嫂”的情景,采用了細節描寫。你從這一席細節描寫,僅感覺到“哦,此時的祥林嫂已是個乞丐了”,那是十分膚淺的認識。
“內中一個破碗”,碗是“破”的,作為“乞丐”的祥林嫂,也屬于落魄的乞丐了,真是可憐;“空的”,落魄的乞丐祥林嫂,已經落魄到連飯也難以要到了,已沒有同情她的人啦,悲慘啊?!爸糁恢П人L的竹竿”,這支竹竿看來是隨手撿來的,她已虛弱到沒有能耐去挑揀一根趁手的拐棍,沒有能耐去截削處理了,更不可能有人去幫助她;“下端開了裂”,怎么會“開裂”?哦,此時的祥林嫂羸弱之極啦,行走時身體已站不穩,不得不傾力于拄著的竹竿,竹竿受力太沉,致使竹竿“下端開了裂”。――對各個細微的環節一一推敲,便能嘗到其中濃濃的“味兒”;同時,一個窮困潦倒風燭殘年已步入末路的祥林嫂,也栩栩如生地站立到你的眼前。這樣的細節,意味深長,令人難忘,文章因此而生輝。
2、情感動人?!皠尤诵恼吣^于情”,高考作文要求“感情真摯”,正是基于這種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人類豐富感情的人的考慮。考生就是要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體驗、把自己對人間真情的深切感動注入筆端,付諸文字。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一地梨花》,作者從真摯的情感出發,抒真情,寫實境,極力渲染父親的優秀品格:誠與信。文章正是通過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敘述描寫中流露出的對父親的敬愛深情,打動了讀者,使之產生了共鳴。同時,筆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涌。
3、思想火花。一篇文章,不時在迸濺出思想火花,必然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創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藝術上有所建樹的人都是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而這種風格正是藝術家們對自身藝術生命的一種創新。明明是“月下獨酌”,李白偏偏“對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無生機,魯迅先生卻把它比作“光澤照人的”“銅絲”……創新使舊東西有了新生命,創新是一種心靈火花的飛濺。
思想厚重的文章,內涵豐富,蘊含哲思,啟發人們深入思考,讓人得到人生的教益。例如,魯迅先生在《故鄉》中寫道:“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這段文字不僅具有詩情畫意,而且極具哲理性,意蘊豐富,耐人尋味,激勵人們沖破舊世界黑暗的牢籠,去開辟新的生活道路。閃爍著燦爛的思想火花,顯得精警深邃。這樣的文章,不是讓人“眼前一亮”了,而是讓讀者“眼前通明”啦!
4、機智靈光。什么是“機智”?王蒙說:就是虧他想得出來。“機智”為文,是臨場作文的取勝又一道?!皺C智”,顯示了作者對事物本質、人生真諦的穿透力,它來源于人們慣常的生活,來源于對生活的機智的把握。
5、文采光耀。講求文采,盡顯文章亮麗光澤?!拔牟伞笔鞘裁??文采多指內涵的一種韻味,一種光澤,一種氣派,它以自然流露為上,返璞歸真為上??紙鲎魑臅r,我們的頭腦中一定要有十分清晰的作文要求――“有文采”。一是要合理靈活地選用句式,或對偶,或排比,或反問,或長短,或整散。對偶句式整齊劃一,富有音樂美。尤其是對聯,上下字數相等,詞性、結構相同,平仄相對,即使只用于文章的題目,也會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要靈巧地使用修辭方法,或比喻,或擬人,或夸張,或對比。在作文中靈巧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分數一定會高出一個等級。
下面結合一篇例文來說一說“機智為文”燃旺亮點的問題。
習慣
口頭語也是一種習慣,在許多場合,人們往往脫口而出。
高三開始,班主任對我們說:“這學期由吳老師教你們數學,上課好好聽,別開小差?!?/p>
第一堂數學課,剛打上課鈴,從門口橫進一個“巴依”,帶著眼鏡,鏡片跟啤酒瓶底差不多,腆著大肚皮,褲帶陷進去寸把,西裝敞著,沒扣上,大概也扣不上。他自我介紹說:“我叫吳吉昌?!薄昂澹 贝蠹叶夹ζ饋?。誰都知道語文課本里那個吳吉昌,那個農民科學家。笑得他莫名其妙。吳老師上課真奇怪,很少講概念,全跟我們講例題。那次上課,一開始,就在黑板上抄一條例題。喲!還挺難的。同學們都苦思冥想起來,過了五分鐘,只聽見吳老實說:“簡單!”于是左手叉腰,右手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劃了起來,嘴里不住地介紹解題的思路,片刻,整個解題過程就出現在黑板上。同學們豁然開朗,都慨嘆道:“簡單!”
從此后,數學課上就經常聽到“簡單,簡單”。隨著一條條難題的“簡單”,同學們學到了大量的解題技巧,我們班的數學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次,我拿著一條較難的題目去問吳老師,他想了片刻,“簡單!”脫口而出。于是就在草稿紙上寫了給我看,我卻看了半天也沒有看懂,結果他急得滿頭大汗,我也急得滿頭大汗。胖子是怕暖的,天氣又熱?!澳憧?!”他又細細地給我講了一遍,我終于開了點竅。他看我還是不大懂,于是又講解思路??粗麧M頭大汗,我真恨自己笨,然而最后我終于懂了?!斑@條題目還不簡單”,他得意洋洋。我也笑著說:“懂了就簡單?!彼舐暎骸皩?、對、對!懂了就簡單――簡單!”他又拿起一條題目。
有一次,上語文課,語文老師問:“吳吉昌有一句代表性的話是什么?”同學們大聲說:“簡單――!”
這篇作文涉筆成趣,瀟灑自如,情趣盎然;足見這位考生非常善于瞄準和捕捉生活的機趣。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一路會被作者逗得合不攏嘴;待到掩卷,不由自主地會擊節贊賞道:“虧他想得出來!”
首先是這位數學老師的名字叫“吳吉昌”。這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還可能是音同字不同或大同而小異――但在這篇作文中用定“吳吉昌”這個名字,就別有趣味了。因為中學語文教材中有篇《為了周總理的囑托》的作品,報道的主人公就叫“吳吉昌”,他是位植棉模范。這樣的兩個人物“攪和”在一起,能不叫人忍俊不禁嗎?能不讓人拍案叫絕嗎?這一“攪和”似乎還有一個妙處,就是巧妙地向讀者暗示:這位數學“吳吉昌”也是位“耕耘好手”,也可能是位“勞動模范”,可能也在完成著“周總理的囑托”。
其次是這位數學先生的“巴依”樣形體。長就這么一副熊相,真是太具“特色”,難怪他的首次班級“亮相”,就惹來哄堂大笑,就是我們讀者讀到此處,也要噴飯了。注意,文章的真正妙處,不在于搞笑一下,而有其深層的用意:此處突出他的“胖”,為下文他為“我”解題時的“熱”埋下伏筆;另外,他的笨拙的“外相”同他敏捷思維的“內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相映成趣。――如此構思,又是“虧他想得出來”。
第三,最為突出的是,這位數學老師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簡單!”文章將其作文構思的焦點,思路由此展開,將這位老師的音容笑貌思想境界,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在“簡單!”的口號聲中,吳老師引領著全體同學沖破一個個數學“難關”,攀登著一座座數學“險峰”。吳老師的口頭禪“簡單”,起到了莫大的鼓舞作用,這是一種戰略上的藐視;而在戰術上,他是從來沒有半點馬虎的。你看,他為我解題,他要先“想”;我不懂時他“急得滿頭是汗”;在他“細細的講解”后我“開了點竅”,他又是“滿頭大汗”地再給我講解;直講解得“我終于懂了”之后,他才“得意洋洋”同意我的觀點道“懂了就簡單――簡單!”
在“簡單”聲中,“我們班”的數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簡單”聲中,一個教學有方詼諧幽默,一個其貌不揚不修邊幅,一個戰略上藐視困難而戰術上重視困難的老師形象,栩栩如生地矗立在讀者的眼前了。――如此構思,又是“虧他想得出來”??!
第四,文章的尾段設計,也是巧妙絕倫:
有一次,上語文課,語文老師問:“吳吉昌有一句代表性的話是什么?”同學們大聲說:“簡單――!”
你看,原先是將語文課本中的“吳吉昌”,同生活中的數學老師“吳吉昌”搞混了;現在是同學們將生活中的數學老師“吳吉昌”,同語文課本中的“吳吉昌”搞顛倒了。是故意開個玩笑,還是長期熏陶下的下意識回答?亂啦,亂啦!至于是真亂還是假亂,這一切都是無所謂,反正一種喜劇效果,一種幽默風趣的效果出來了。――如此結尾,又是“虧他想得出來”??!
多加點好詞好句,想不出來是加洋文,還可以使用列數字;舉例子;分類別等寫作方法。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