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德國啤酒是渾濁的,不像普通啤酒一樣清澈?
德國在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頒布‘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成為了純正啤酒的代名詞,多年來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德國啤酒被分為20多個種類、1500多個品種。啤酒被稱作”液體面包”,是德國人最愛喝的飲料,德國啤酒的品種極其繁多,主要是因為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生產的當地啤酒。最主要的德國啤酒可以分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這六大類。德國啤酒按顏色來分有白啤、黑啤、棕啤、皮爾森(黃啤)。
至于那渾濁其實是酵母,而且是活的酵母。其它品種就看過不過濾了,酒精色素香精兌的肯定是清徹的。
啤酒簡史 啤酒的由來及歷史演變過程
啤酒是人類飲用的最古老的令人陶醉的飲料之一。即使是對歷史的粗略調查也清楚地表明,在人類滿足了社會對食物、住所和基本法律的基本需求之后,他們的下一個緊迫問題是開發麻醉品。
在現代伊朗的Godin Tepe蘇美爾人定居點的發現證實了早期啤酒釀造的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3100 年之間,但很早以前,醉酒就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學者讓·博特羅寫道: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在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人”中,只要簡單的正餐接近盛宴,酒精飲料就成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盡管主要以大麥為原料釀造的啤酒仍然是“國酒”,但葡萄酒并不少見。(84)
盡管美索不達米亞人消費葡萄酒,但它從未達到啤酒保持數千年的流行程度。蘇美爾人非常喜歡啤酒,他們將啤酒的創造歸功于眾神,啤酒在許多蘇美爾神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包括伊南娜和智慧之神以及吉爾伽美什史詩。寫于公元前 1800 年但被理解為更古老的蘇美爾人贊美 Ninkasi 贊美詩既是對蘇美爾啤酒女神的贊美歌,也是釀造的秘訣。
美索不達米亞啤酒是一種濃稠的粥狀飲料,通過吸管飲用,由 BIPPAR(大麥面包)制成。
釀酒師是女性,很可能是寧卡西的女祭司,早期的啤酒是由女性在家中釀造,作為膳食的補充。啤酒是一種濃稠的粥狀飲料,通過吸管飲用,由 bippar(大麥面包)制成,經過兩次烘烤并在大桶中發酵。到2050年BCE啤酒釀造已經成為商業化由著名Alulu啤酒收到來自證明城市的烏爾約會到那個時候。
啤酒的起源與發展
人們認為,當用于烘焙面包的谷物無人看管并開始發酵時,釀造啤酒的工藝始于家庭廚房。學者杰里米·布萊克 (Jeremy Black) 和安東尼·格林 (Anthony Green) 僅舉出該主題的一位權威人士的名字,他們寫道,“酒精飲料可能是悉輪人類史前早期狩獵采集階段偶然發現的產物”(Gods,28)。雖然這個理論早已被接受,但學者斯蒂芬伯特曼提出了另一個理論,并討論了這種飲料的長期流行:
雖然面包是美索不達米亞飲食的基礎,但植物學家喬納森·D·紹爾表示,面包的制作可能不是種植大麥的最初動機。相反,他認為,真正的誘因是啤酒,最初是在發現大麥粒在儲存中發芽和發酵時發現的。不管紹爾是否正確,啤酒很快成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最喜歡的飲料。正如蘇美爾人的諺語所說:“不知道啤酒的人,不知道好。” 巴比倫人有大約 70 個品種,神和人類都喜歡啤酒,在藝術展中,他們用長吸管喝啤酒,以避免大麥殼容易浮到水面。(292)
學者 Max Nelson 也駁斥了釀造啤酒是意外發現的說法,他寫道:
水果通常通過野生酵母的作用自然發酵,由此產生的酒精混合物經常被動物尋找和享用。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各個地區的前農業人類肯定也同樣尋找這種發酵果實,甚至可能還收集了野果,希望將它們放在露天時會產生有趣的物理效果(即令人陶醉)。(9)
啤酒變得流行,不僅是因為它的味道和效果,還因為它比該地區的水更健康。學者Paul Kriwaczek 詳細介紹搜鉛了美索不達米亞城市的垃圾處理系統是如何精心設計的,以便將人類和動物的垃圾存放在城墻外,而這正是供水通常所在的地方。Kriwaczek 指出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成就,但對公共健康來說卻是一場潛在的災難”(83)。最好的水遠離城市,但可以從附近的溪流中汲取水來釀造啤酒,由于涉及將水煮沸的發酵過程,因此飲用更安全。Kriwaczek 繼續說:
如果水道不安全,那么鉆孔和水井就不再是飲用水的供應商,因為咸睜漏信水位太靠近地表。因此,由于酒精含量低而消毒的啤酒是最安全的飲料,就像在西方世界一樣,直到維多利亞時代,每頓飯都供應啤酒,甚至在醫院和孤兒院也是如此。在古代蘇美爾,啤酒也是支付給那些不得不為他人服務的人的工資的一部分。(83)
啤酒成為整個地區的首選飲品,尤其是在它發展成為商業企業之后。在這一點上,這家企業似乎被意識到它可能有多么有利可圖的男人接管了,而女性——傳統的釀酒商——在他們的監督下繼續前進。當然,這種啤酒都是手工制作的,但隨著它越來越受歡迎,產量越來越大,這導致了更大規模的啤酒廠的發展。學者格溫多琳·萊克評論:
啤酒主要由大麥制成。從搗碎的谷物中,蛋糕被成型并烘烤了很短的時間。再將它們搗碎,與水混合,然后進行發酵。然后將果肉過濾并將啤酒儲存在大罐中。美索不達米亞啤酒只能保存很短的時間,必須新鮮飲用。該楔形文字文本提不同種類的啤酒,如“強大的啤酒”,“精品啤酒”和“黑啤酒”。其他種類是用二粒小麥或芝麻以及新巴比倫時期及以后的日期生產的。(33)
人們認為眾神將啤酒送給了人類,因此在美索不達米亞各地的寺廟中,人們將啤酒作為祭品回饋給他們。如前所述,它也用于支付工資,并在宗教節日、慶典和葬禮上很容易消費。啤酒與美好時光聯系在一起,因為它是一種讓人心情輕松的飲料,可以讓人忘記自己的問題。
例如,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中,主人公因朋友的死而心煩意亂,開始尋求不朽和生命的意義。在旅途中,他遇到了酒保西杜里,她建議他放棄如此遠大的抱負,在活著的時候享受生活;簡而言之,她告訴他放松,喝杯啤酒。由于各種原因,幾乎在各種情況下,人們都喜歡啤酒。黑色和綠色寫道:
至少在公元前 2000 年初,商業化的社交飲酒,而不是出于宗教或醫療目的,這種情況很普遍,巴比倫的漢謨拉比 (Hammurabi )規范公共場所的法律證明了這一點。(眾神,28)
盡管蘇美爾人最先開發了釀造工藝,但巴比倫人更進一步,并規范了釀造方式、供應方式,甚至誰可以出售。例如,一位被奉獻給神靈的女祭司可以私下喝她喜歡喝的啤酒,但禁止像普通女性一樣開小酒館、供應啤酒或進入小酒館在公眾場合喝酒。
漢謨拉比的守則威脅到任何為顧客倒“少量”啤酒的女性照管酒吧的人會溺水而死。
與釀造過程本身一樣,漢謨拉比法典明確規定,第一批調酒師是女性。在其他規定中,漢謨拉比的守則威脅要溺水致死,任何照料酒吧的女性為顧客倒“少量”啤酒;指未按照支付的價格填充客戶容器的任何人。
啤酒走遍世界
通過貿易,啤酒傳到了埃及,那里的人們熱切地接受了這種啤酒。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一樣熱愛啤酒,啤酒廠在埃及各地成長。與美索不達米亞一樣,女性是最早的釀酒師,啤酒在早期與丹德拉的哈索爾女神密切相關。學者理查德·H·威爾金森寫道:
哈索爾與似乎在她的節日中廣泛使用的酒精飲料有關,女神的形象經常出現在盛裝葡萄酒和啤酒的容器上。哈索爾因此被稱為醉酒、歌唱和沒藥的情婦,這些品質很可能從古王國時代提高了女神的知名度,并確保了她在埃及其余歷史中的堅持。(143)
雖然哈索爾鼓勵人們通過飲酒自由表達生活中的快樂,但應該注意的是,過量飲酒僅在某些情況下才是合適的。哈索爾和任何其他埃及神祇都不會向醉酒的工人或那些濫用酒精以致損害他人的人微笑。ma'at (和諧與平衡)的普遍原則允許過量飲酒,但始終與其他日常職責、家庭和更大的社區保持平衡。
然而,哈索爾并不是啤酒的主要女神。埃及的啤酒女神是 Tenenit(來自埃及的啤酒詞之一,tenemu),人們認為釀造藝術首先是由偉大的神奧西里斯本人教授給她的。就像蘇美爾的 Ninkasi 一樣,Tenenit 用最好的原料釀造她的啤酒,并監督其創作的方方面面。
她努力的最終結果是一種在整個土地上以多種不同品種享用的啤酒。吉薩高原的工人每天收到 3 次啤酒配給,各種疾病的處方包括使用啤酒(超過 100 種藥物配方包括飲料)。就像在美索不達米亞一樣,啤酒被認為比飲用水更健康,所有年齡段的埃及人,從最年輕到最年長的人都喜歡喝啤酒。
啤酒從埃及傳到了希臘(正如埃及人的另一個詞zytum和古希臘語中的飲料zythos的相似性所證明的那樣)。然而,希臘人作為他們之后的羅馬人,更喜歡烈酒而不是啤酒,并認為這種顆粒狀的啤酒是野蠻人的劣質飲品。在羅馬帝國皇帝朱利安甚至賦詩贊美酒的美德花蜜同時指出,啤酒聞起來像一只山羊。然而,在德國雷根斯堡的羅馬前哨(公元 179 年由馬庫斯·奧勒留 ( Marcus Aurelius)作為 Casta Regina創立)以及特里爾 (Trier) 和其他地點的發現證明了羅馬人確實釀造了啤酒。
啤酒的衰落與崛起
隨著羅馬帝國的傳播,羅馬文化和品味自然也隨之傳播。由于羅馬人偏愛葡萄酒而不是啤酒,與栽培的高檔酒相比,啤酒被認為是一種令人厭惡的“野蠻飲料”。即便如此,似乎主要是凱爾特人首先負責葡萄酒比啤酒的優先地位,因為他們也認為啤酒不適合男性飲用。納爾遜寫道:
啤酒被認為是一種劣質的麻醉劑,因為它(至少經常)受到酵母的腐蝕能力的影響,并且天然是一種“冷”,因此是一種女性化的物質,而葡萄酒則被認為不受酵母的影響,而是一種'熱',因此是男子氣概的物質。(115-116)
高盧人“沉迷于意大利商人進口的葡萄酒,他們不加[加水]飲用,而且量過大,以至于昏迷不醒”,而且他們對葡萄酒如此著迷,以至于“以奴隸換一個奴隸”。一罐意大利葡萄酒”(納爾遜,48-49)。不管主流精英對啤酒的看法如何,他們的態度并沒有阻止人們釀造這種飲料。
正如納爾遜在他的作品《野蠻人的飲料:古代歐洲啤酒的歷史》中所闡明的那樣,這種釀造在現代被認為是在德國發展起來的“啤酒”,其釀造技術隨后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進一步發展。德國人早在公元前 800 年就開始釀造啤酒,他們的早期方法在釀造純度方面反映了古代蘇美爾人的方法,但添加了重要的啤酒花。女性也是德國最早的釀酒師,啤酒只用淡水、加熱和最好的谷物制成。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基督教時代,當時僧侶開始從事釀造工藝并從修道院出售啤酒。
啤酒仍然被認為是一種神圣的禮物,現在是基督教的上帝賜予的,而醉酒可能引起的邪惡被歸咎于魔鬼(納爾遜,87)。圣經中禁止醉酒的誡命(以弗所書 5:18)被認為并不適用于飲酒本身,而是適用于過度放縱,這為更黑暗的力量進入一個人的生活打開了大門,而不是一個人被上帝派來的圣靈充滿。這種對啤酒的看法類似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看法,他們指責個人過度飲酒,以及可能出現的隨之而來的問題,而不是飲料本身。
到公元 770 年,基督教冠軍查理曼大帝在法國任命釀酒商,并像他之前的巴比倫人一樣,監管啤酒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由于釀造過程,啤酒仍然被認為比水更健康,并繼續與神圣的起源聯系在一起;它的受歡迎程度也沒有減弱。芬蘭史詩《卡勒瓦拉》(寫于公元 17 世紀,但基于更古老的故事)對啤酒的描寫多于對世界的創造,并以一種很容易被人認出的方式贊美啤酒的影響從古代蘇美爾到現代飲酒者。
釀酒商在他們的社區中繼續享有特殊地位,直到公元 19 和 20 世紀,當時禁酒團體在美國和歐洲地區獲得了政治權力,并能夠或多或少地實施禁令。即便如此,醉酒在人類中的長期流行也無法被立法壓制,所有管理機構的所有行為也無法阻止釀酒商和葡萄酒商再次崛起。在現代,啤酒與古代世界一樣有利可圖,而且這種飲料在國際范圍內仍然很受歡迎。無論一個人經歷的是好還是壞,啤酒都繼續享有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一樣的崇高地位:一種讓人心情輕松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