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會不會成立江灣新區?“江灣新區”第一次被提出是在6月 汕頭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它與臨港自由貿易區、華僑試驗區、國家高新區并稱為汕頭的“四大平臺”,主要規劃范圍為牛田洋片區和潮陽榕江片區4個鎮(河溪鎮、西臚鎮、關埠鎮、金灶鎮)。相比其他三個平臺,“江灣新區 ”特別是潮陽榕江片區的75公里海岸線,可以說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也正是因為如此,它的未來與發展是前途無量的。那么隨著省道S234線揭海公路和在建的汕湛高速公路、潮汕環線高速公路均貫穿河溪鎮全境,其中,在建的潮汕環線高速桑田樞紐立交就在河溪鎮鎮北。不久的將來,隨著潮汕環線和汕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河溪鎮的交通將更加便利。可以預見,隨著建設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打造榕江新經濟走廊的戰略部署一步步化為現實,河溪鎮將步入新時代發展的快速軌道,主動融入榕江新經濟走廊,融入粵東一小時經濟圈。江灣新區的規劃有利于揭陽與汕頭,汕頭與潮州之間的聯系,起到了既能治理榕江,又拉近了三市經濟合作的關系。
個人認為:江灣新區的布局與規劃很有必要。它不僅提升了汕頭的濱海景觀帶的建設,還對汕頭市區南濱新城起到一個整體規劃的效果。并且連接潮陽區與潮南區的協同效應,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味。江灣新區距揭陽潮汕機場、汕大、廣以十分之近,交通便利,區域優勢明顯。那么與揭陽、潮州也能連成一個大整體,有助于汕揭潮的經濟互動與整合。如果該區域連成一個整體,那么一個大潮汕的藍圖便呈現在大家面前。不過,布局與規劃江灣新區要有前瞻性與高瞻遠矚,需要大氣與大魂力。把揭陽與潮州帶動起來,與此為基礎將榕江與韓江一同治理,并謀劃有利于三市發展的一個大藍圖。這樣不僅僅汕頭發展了,還輻射揭潮兩市,并三市協同發展經濟。此舉一舉多得,相信有了大的前瞻性,江灣新區就會得到更多的人攜手共建的。例如江灣新區范圍可擴大至揭陽與潮州境內,那么三市形成合力,這里將來會是個亮點。潮汕人民也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汕揭潮形成合力,未來汕頭乃至整個潮汕的輻射力更強、更廣泛(汕頭、揭陽、潮州三市別自個把自己發展經濟的路給堵死了!把各個的城市定位都定在三四線城市來發展是沒有什么大出息的。要知道?汕揭潮三市合一就是一座特大城市,堪比一線或新一線城市。如果三市聯手以一線城市的布局與規劃,那么其效果更顯而易見的。那么三市聯合組成一個江灣行政區也是可行的,這樣的格局更大,氣勢更磅礴)!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展開潮汕地圖,此處是潮汕三市的區域中心。江灣新區連接榕、韓兩江岸前途能不好么?一但形成江灣新城和其產業鏈,那么汕頭更能張顯潮汕中心與粵東中心的雙重功能的。因此三市集中規劃和建設起點更高,效應更佳,產業與配套更合理些。(下表:汕揭潮合一,絕對是進入前二十,甚至有可能是前十的特大城市。東莞都進入前十了,汕揭潮合一不會輸于東莞是不?因此規劃與布局要從大局出發,高起點出發,才能后發先至。看看星空圖,廣東除了珠三角外,還有哪比潮汕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