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東漢,唐,北宋,南宋,明幾個朝代中,論在當時世界影響力的地位上來看,唐朝綜合實力無疑是最強的。
①在政治方面:作為沿襲隋朝的封建中央集權制,三部六省制和科舉制,無疑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引來西方國家學習。特別是引起東亞日本和朝鮮新羅等國的借鑒和效仿。
②在經濟方面: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便利條件,促進相互之間的商貿往來,把我國的絲綢,瓷器早貨物遠銷至海外各國。許多國家的商人常居首都長安,開啟了商貿的繁榮。
③在文化方面:唐朝的文化空前繁榮,尤其于詩歌為最。當時交往國家達七十多個。外國貴族把子弟送到長安學習中國文化。日本曾派遣使團到中國學習文化,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的茶道和和服都和文字都能看到唐文化的影子。
④在軍事方面:唐朝的軍隊數量雖然只有50萬之多,但戰斗力十分強悍。他們先后北滅突厥,西平三十六國,東侵高麗,南定百越,令四方臣服。全盛時領土東起東海,西至里海,北達北海,南至南詔,萬國朝拜。
長安作為當時唐朝的首都,不僅是當時東亞經濟和文化的中的,也是當時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許多國家都尊封唐朝皇帝為領袖,太宗李世民就被稱為天可汗,八方跪拜。
所以說唐朝是幾個朝代當中,在當時世界影響力是最大的王朝。
中國歷朝歷代,屬唐朝在世界影響力最大。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后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裝,唐人街是遺留就顯示了唐朝當時對世界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李世民一手打下的唐朝是一個典型的混合開放的王朝,唐朝不僅接納各國交流學習,同時也將自己的文化傳向世界。開放的特點放大了唐朝的影響力。
萬國來朝,大唐帝國就是世界當時的領袖。唐朝時朝貢之國多達三百余。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先打服唐朝對外交流的第一步起于唐朝本身強大的硬實力。唐朝對外交流的第一步是先打服,遭殃的是突厥。
大唐與東突厥仇恨極深。唐朝開國初,侵擾大唐最狠,把唐朝軍隊吊打到最慘的,正是東突厥軍隊。李世民上臺之后,大唐這臺戰爭機器開始運轉,李世民在等一個機會報這個奇恥大辱。
貞觀三年,東突厥遭受雪災內亂雙重打擊,實力劇烈衰退,時機成熟的大唐發起猛然一擊,六路大軍揮師橫掃草原,以李靖夜襲陰山的閃電一擊,將昔日笑傲草原的頑敵一箭穿心送上絕路。李世民也一步一步成為“天可汗”。
而這只是大唐對外戰爭的第一步,隨后打服西突厥,當賊心不下的日本干涉朝鮮半島,大唐軍隊在白江瘋虐日本。最后日本只能服服帖帖派遣遣唐使向大唐學習。
大唐就是一個血性的國家,“弱國無外交”,世界影響力的大小需要強大硬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的支持。
繁榮的經濟文化硬實力是世界影響力的基礎,而繁榮的經濟文化是大唐擴大影響力的有利武器。
唐代中國的農業,科技,商業都有了巨大發展,百姓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除此之外,詩書畫樂涌現出大量名家,政治制度先進,政府的執行快且負責。為屬國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提供文化與制度的學習模板。歷史上,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來華,額外鑒真東渡日本宣揚佛法,他向日本帶去了佛經,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
走上唐朝的大街,西域美女風情獨特,與漢人迥異的人種在長安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大唐那開放的氣息撲面而來。
當時各國人士,都爭相來長安觀光、旅游。都想來目睹當時最強盛國家的首都的模樣,而事實上唐朝政府也極其禮遇外國人,甚至有不少外國人留下定局從商為官。
盛唐的開放不僅僅在接納,還有對外學習交流。李世民派玄奘西行,玄奘加強了大唐與印度的交流,他的經歷和帶回來的典籍也促進中國佛教的發展。很多外國的文化,物品傳到中國,比如西域美女獨特的舞姿,據說是李世民的愛好。
綜上所述:唐朝是當時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相當于二戰之后美國的地位。如今中國的世界影響力不斷上升,千年前的盛唐氣息仿佛在回到中國。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再次登上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