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塔防、地震...這些自然災害,基本每年都在國內輪班上演,只有火山,它的爆發概率,少之又少。
國人也逐漸忘記還有這一不確定性因素。
還別說,咱國內還真有活火山,還真不少!有的人跡罕至,有的人聲鼎沸,有的還是溫泉圣地!
目前已知的活火山有以下幾座: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長白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不僅是著名的景點,更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群。在公元1199-1201年,它的火山噴發,是全世界2000年來最大的噴發。火山灰甚至跨海到日本等地。
徐霞客,這位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旅行達人,曾記載了1609年,騰沖火山爆發,時至今日,它仍舊是國內地熱顯示最為活躍的火山地區。
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五大連池,由14座火山組成,往前追溯,它曾在300年前爆發過,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有明確時間和地點的一處火山。
在1951年的5月,新疆阿什庫勒火山爆發。
臺灣—大屯山火山在地理上定義,大屯山應屬于“死”火山,但是,與表面不相符的,勘探員們發現:它的地表以及地下活動很強烈,是被科學家重點照顧對象,他們認為它隨時可能重新活躍起來。
全球旅行干貨,懶人出行秘籍,海量貼心分享,這里是為你解憂:沐橙籽!
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氣候多樣,地形復雜。我國山地面積約占領土面積的33%。我國不僅多山,而且多高山。全球超過8000米以上山峰有12座,在我國境內就有7座。我國的山脈眾多,大大小小的山脈主要有116個。我國山脈千萬座,各具千秋,各具特色,有許多山脈又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秦嶺與淮河”一線是我國最特殊性山脈,是我國南方和北方分界線;喜馬拉雅山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大興安嶺山脈——太行山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山脈是我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南嶺是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等等。
1、“三橫”山脈是指東西走向的山脈:
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山脈——秦嶺山脈、
南嶺山脈;
2、“三縱”山脈是指東北——西南走向山脈:
大興安嶺山脈——太行山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山脈、
長白山山脈——武夷山山脈、
臺灣山脈;
3、“一弧形”山脈是指西北向東南的弧形山脈:
喜馬拉雅山山脈。
我國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之間,標準著我國是一個火山地震活動較多且強烈的地區。前者釋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釋能量的76%,后者釋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釋能量的24%。全球六大板塊中,我國主要受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影響。中新世中期和第四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活動的兩個高活動高峰,全新世火山活動減弱,但仍有許多地區的火山活動仍在繼續。
據記載,我國火山多為中心式噴發。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內蒙古及晉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島及海南島、云南騰沖、羌塘(藏北)高原、臺灣、太行山東麓及華北平原等地區。我國新生代火山有1000多座,分布極其廣泛,其中已探明的活火山至少14座,中國這14座活火山包括:黑龍江五大連池、鏡泊湖火山,吉林長白山天池、龍崗火山,內蒙古科洛、諾敏河、阿爾山、阿巴嘎、烏蘭哈達火山,新疆阿什庫勒火山,云南騰沖火山,海南瓊北海口火山,臺灣大屯、龜山島火山等等。
由于,中國60多年來沒有火山噴發,火山引起關注較少,但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說明我們火山災難不多。其中,噴發時間最近的是1951年5月27號噴發的阿什庫勒火山(別稱:卡爾達西火山),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唯一的一次火山噴發。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于新疆于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余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牦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
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于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鐘,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后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一次關于火山噴發的報道。阿什火山誕生形成,當時火山高達145米,全由褐黑色安山巖-玄武巖熔巖組成,火山口呈圓筒狀,深56米。這也是近五十年來中國大陸上最有規模的火山活動。當時要不是因為修建新疆南部通往西藏的公路,恰好有修路工人看見冒煙,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知道,這里曾有過一次火山噴發,因為阿什火山周圍是無人區,由于阿什山的噴發沒有熔巖流等明顯遺跡。
正因為阿什庫勒火山(別稱:卡爾達西火山)沒有熔巖流的溢出,缺乏明顯的地貌標志。許多科學工作者對1951年5月27日噴發的火山提出質疑,這給我國境內最新活動火山打了個大問號?筆者個人認為,對于火山噴發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發生。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原創作品,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