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
城市概況
伊春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小興安嶺縱貫全境,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1948年開發建設,1958年建市,現在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業管理局合一,轄1市(縣級)、1縣、15個區、17個林業局,總人口132萬。現市長:許兆君
伊春是座美麗的林業城市,是國家的重要木材生產基地。這里因盛產珍貴珍樹“紅松”,被譽為“紅松故鄉”、“祖國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蔭縣,曾挖掘出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被稱為“神洲第一龍”的黑龍江滿洲龍,在其附近又新發現了隱藏量巨大的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和甲龍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稱為“恐龍故鄉”。這里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委風光如畫。初春,冰雪動融、杜鵑盛開;盛夏,千山盎然、百水爭秀;仲秋,層林盡染、姹紫嫣紅;深冬,銀裝素裹、雪玉冰清。獨具特色的森林生態旅游以其原始、自然、粗獷、神奇而聞名遐邇。2000年,伊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自然資源
伊春是一座綠色寶庫,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伊春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有大小河流702條,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河流分屬黑龍江、松花江水系。湯旺河為伊春的主要河流,境內流長443公里,注入松花江下游。市內大部分城鎮沿河分布,河水環繞山行,兩岸山秀樹奇,最適宜進行休閑及探險漂流。伊春有林城面積300多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2.2%,活立木總蓄積量2.2億立方米。伊春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森林類型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蓄積量較多的樹種有紅松、云杉、冷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黃菠蘿等,藤條灌木遍布整個施業區,各種珍惜名貴的針闊葉樹種達110余種。
伊春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小興安嶺的森林中,棲息著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6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260多種鳥類。小興安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分布相對集中、療效顯著、質量好、經濟價值高和獨具特色的300多種野生藥材。總蓄積量200多萬噸,年允收量20萬噸,年有收量約為5000噸。伊春市藥材資源在黑龍江省所占比重為35%左右,其中鹿茸、熊膽、麝香、獾油、林蛙油、人參、刺五加等十分名貴。森林中有1390多種植物,是山野果、山野菜的豐產區。有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20多種,蘑菇、木耳、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菜20多種。山野菜年允采量84萬噸,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伊春礦產資源豐富,地貌景觀奇特。據初步勘探,有金、銀、鐵、鉛、鋅、鋁、銅等金屬礦藏20多種,已探明的金屬礦床、礦點達100多處,黃金儲備量居全省首位。非金屬礦產資源分布更為廣泛。有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瑪瑙石、花崗巖、珍珠巖、紫砂陶土、褐煤等25種,礦點140多處。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巖怪石。湯旺河興安奇石、紅星火山地質公園、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立罕見的地質奇觀。
行政區劃
伊春市轄15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伊春市 面積39017平方千米,人口132萬(2003年)。
伊春區 面積 100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編153000。
南岔區 面積3088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郵編153100。
友好區 面積2366平方千米,人口 7萬人。郵編153031。
西林區 面積 457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編153025。
翠巒區 面積1560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編153013。
新青區 面積1181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編153036。
美溪區 面積2259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編153021。
金山屯區 面積1850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郵編152026。
五營區 面積1040平方千米,人口 4萬人。郵編153033。
烏馬河區 面積1254平方千米,人口 4萬人。郵編153011。
湯旺河區 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 4萬人。郵編153037。
帶嶺區 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 4萬人。郵編153106。
烏伊嶺區 面積3162平方千米,人口 3萬人。郵編153038。
紅星區 面積3042平方千米,人口 3萬人。郵編153035。
上甘嶺區 面積1461平方千米,人口 2萬人。郵編153032。
鐵力市 面積6620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郵編152500。市人民政府駐鐵力鎮。
嘉蔭縣 面積7273平方千米,人口 8萬人。郵編153200。縣人民政府駐朝陽鎮。
歷史沿革
伊春市,以湯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伊春,蒙古語“依遜”,意為“九數”。清代,先后隸屬齊齊哈爾副都統和呼蘭副都統管轄。清末民初,劃歸湯原縣管轄,為原始森林地區。東北淪陷后,1941年11月建成綏佳線鐵路后,于1942年7月修建湯林線鐵路南岔至伊春段,日本殖民主義者開始進行掠奪式地亂砍濫伐。1945年春,偽湯原縣公署于伊春設立伊春街。“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隸屬湯原縣南岔區管轄,1949年10月設置伊春鎮。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業管理局,下設南岔等5個森工分局。為了適應森林工業生產發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報請設置伊春縣。同年9月29日,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函告:“經中央內務部批示,同意將湯原縣伊春林區劃出,成立伊春縣,縣府設在伊春街”。全縣共7.5萬人,為丁等縣。12月1日,伊春縣政府正式成立,由松江省直轄。1954年7月,將小白、朗鄉兩鎮劃歸鐵驪縣管轄。同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后,由黑龍江省直轄。由于森林工業的迅速發展,1955年底,全縣人口劇增到23萬人,且政權組織與黨的組織、經濟組織不相適應,1957年7月2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伊春縣,設置伊春市(地級),以原伊春縣的行政區域為伊春市的行政區域,市人民委員會駐伊春鎮。伊春市由省直轄。同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員會通知,撤銷原伊春縣的伊春、南岔等13個鎮和佳林鄉的建制,分別設置伊新、南岔、雙子河、五營、帶嶺、翠巒、美溪、浩良河8個市轄區。1958年2月13日,召開伊春市人民代表大會,正式設置伊春市,撤銷伊春縣。同年8月,改隸松花江專區。1960年增設新青、五星、大豐、東風、紅星、上甘嶺、烏馬河、大西林8個市轄區,全市共轄16個區。1962年12月,將16個區調整為11個區,撤銷了東風、紅星、上甘嶺、烏馬河、大西林5個區。翌年4月,撤銷五星區,并入五營區。
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撤銷伊春市,設置伊春特區,試行“政企合一”的體制,“實行雙層領導制度”,有關企業工作以林業部為主,有關地方工作以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領導為主。同年12月,設置烏敏河、上甘嶺、友好、東風、紅星5個區,全市共為15個區,基本上是1個林業局1個區,“政企合一”。1965年4月,撤銷伊新區設置伊春鎮和伊東區。1966年4月,撤銷伊東區并入烏敏河區。1967年5月5日,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伊春市革命委員會,伊春特區隨之撤銷。同年設立烏伊嶺區,將伊春鎮改為伊春區。1969年10月,設置西林區;撤銷浩良河區,并入南岔區;撤銷雙子河區,并入友好區。1970年4月1日,設置伊春地區,實行地市合一。同時,將黑河地區的嘉蔭縣和綏化地區的鐵力縣劃歸伊春地區管轄。伊春地區由省直轄。是時,伊春地區共轄15區、2縣。1979年12月1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伊春地區,恢復伊春市(地級),由省直轄。原伊春地區的嘉蔭、鐵力兩縣仍歸伊春市領導。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準,烏敏河區更名為烏馬河區,東風區更名為湯旺河區,大豐區更名為金山屯區。1988年9月1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鐵力縣,設立鐵力市(縣級),由伊春市代管。至此,伊春市共轄15個區,領導1個縣,代管1個市。
1992年,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北部,縱貫小興安嶺山脈。東鄰鶴崗市和湯原縣,南接依蘭縣,西南與鐵力市毗連,西與慶安、綏棱縣接壤,西北與遜克縣分界,東北與嘉蔭縣相連。全市總面積19655平方公里。全市共轄伊春、南岔、帶嶺、西林、金山屯、美溪、翠巒、烏馬河、友好、上甘嶺、五營、紅星、新青、湯旺河、烏伊嶺15個市轄區。1992年末全市(不含所轄縣市)總人口86.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9萬人,占92.7%。市政府駐地伊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