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地人,去過酒泉,去過嘉峪關,也去過敦煌、玉門等酒泉管轄的縣市。
我的看法是嘉峪關和酒泉兩座地級市應該合并,合并后應該城區同城化,嘉峪關市就應該叫酒泉市嘉峪關區,而不是嘉峪關仍然作為縣級市由酒泉市代管。
為什么要合并?這個關鍵從行政成本來說。
首先,酒鋼叫做酒泉鋼鐵公司卻不在酒泉市,這個本來就是個笑話。嘉峪關市是因酒泉鋼鐵公司而設的工礦業城市,很長的時間都是政企合一的形態。嘉峪關市的經濟非常單一,高度依賴酒鋼。嘉峪關的市民大部分是酒鋼的干部職工以及家屬,當地產業主要也是為酒鋼服務?,F在嘉峪關雖然旅游開發有點起色,但是相比整個宏觀經濟微不足道。
這種高度依賴某一產業或者企業的城市,只需要設立一個開發區或者城區就足夠了,比如武漢的青山區武鋼主導、蘭州的西固區蘭州石化主要、蘭州的紅古區蘭州鋁業主導。嘉峪關市其實改為一個酒泉市下轄的經濟功能區行政區合一的副廳級開發區就足夠了。
其次,嘉峪關的人口實在少,面積也太小了。人口才二十萬人口,僅僅相當于東部的一個小鎮的人口規模。面積才3000多平方公里,相對二十萬平方公里的酒泉市簡直是只有一個鄉鎮的規模。加上嘉峪關市四周都被酒泉市的版圖包圍,其實確實處于酒泉市內部。
三是,嘉峪關市區離酒泉市區才十幾公里。這十幾公里的路途卻分設兩個地級市,如果是廣州佛山這樣的人口大市還好理解,對于都是人口一百來萬,二十萬的兩個城市,還要分設兩個地級市也十分沒有必要。
最重要的是,無論人口111萬的酒泉,還是人口不到20萬的嘉峪關,以這個經濟發展狀況,各自供養起一套地級市政府的機構配置,其實財政負擔都很重,企業市民的財政負擔很重。兩個市的財政運作,一方面高度依賴中央和省級財政的補貼扶持,另外也高度依賴少數企業和產業。這為兩座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很多的局限約束。
不過酒泉嘉峪關加在一起近二十萬平公里,雖然加在一起人口都不到150萬,不過廣袤的面積,確實需要設立一個地級行政區,確實只需要保留一個地級市就足夠了。
遼寧給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說到遼寧你會想到什么?
遼寧給世人最大的印象是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那塊日歷石碑,“9.18”永遠是令人心疼的日子,日寇的鐵蹄踏上了東北黑土地,東北人開始了奮起抗爭,涌現出很多英雄兒女。遼寧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涌現出眾多救亡圖存的英雄人物,也走出了一批開國將軍,今天就說一說這些功臣們。
周桓,遼寧省東港市人,開國上將。土地革命時期,曾任紅3軍團教導隊政委、軍團政務處處長等職,參加過攻打長沙的作戰,蘇區歷次反“圍剿”。長征到陜北后,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
抗戰時期,曾任第1游擊縱隊政委、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等職。曾率野政巡視團到冀南、冀魯豫根據地,加強地方武裝建設。參加過太行反“掃蕩”戰斗和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軍政學校政委等職,遼沈戰役期間,他參與爭取長春守軍曾澤生部起義,促成鄭洞國率新7軍投誠,為遼沈戰役勝利做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東北軍區副政委,沈陽軍區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呂正操,遼寧省海城市人,開國上將。土地革命時期,曾任東北軍116師647團團長,率部參加熱河抗戰,擔負北平城防任務。
參加西安事變,事變和平解決后,重返東北軍647團任職,繼續開展救亡活動。
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第3縱隊司令員,冀中區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開展冀中平原游擊戰,建設冀中根據地,擴大了晉察冀根據地。
1940年秋,率部參加百團大戰,殲敵1500多人。
運用地雷戰、地道戰、蘑菇戰、頂牛戰等新戰法,在反“蠶食”反“掃蕩”斗爭發揮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東北鐵路管理總局局長兼政委,軍委鐵道部副部長兼護運司令員,鐵道兵團副司令員等職。
領導指揮鐵路保障工作,在遼沈戰役中,組織搶修搶運,把近10萬大軍和物資運如期送到前線,保障戰役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鐵道部副部長、代部長、部長,兼任鐵道兵第一政委等職。參加抗美援朝和三線建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萬毅,遼寧大連人,開國中將。早年在張作霖部隊當兵,逐步升為連長、營長,西安事變時,已是團長。
抗戰時期,任第112師第672團上校團長,在南京保衛戰,全團戰沒,只身幸免。
1938年1月任東北軍第112師第334旅第667團上校團長,3月秘密入黨。1940年初任東北軍第57軍第111師第333旅代旅長。曾與師長常恩多一起,清除漢奸軍長繆澄流,為此被頑固派逮捕,在老蔣密令處決前夕逃出。旋即被黨派回東北軍,任新111師副師長、師長,后任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濱海支隊支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吉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司令員,吉林軍區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政委等職。率部參加“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攻占四平、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等。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炮兵司令部司令員,解放軍炮兵第一副司令員兼東北邊防軍炮兵主任,志愿軍特種兵司令員,志愿軍炮兵司令員,解放軍炮兵學校校長,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總參謀部裝備計劃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解放軍重新恢復軍銜制后,遼寧籍有上將軍銜的有:于永波,遼寧瓦房店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隗福臨,遼寧新賓縣人。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0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谷善慶,遼寧瓦房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1994年5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固輝,遼寧蓋州人。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4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于振武,遼寧寬甸人。1988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1996年1月晉升上將軍銜。
杜鐵環,遼寧鞍山人。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晉升中將軍銜,2000年晉升上將軍銜。
遼寧籍的開國少將還有:于權伸、王振乾、王效明、廷懋、李伯秋、李鐘奇、吳濤、邱先通、沙克、張學思、趙東寰、趙承金、宮乃泉、賈陶、郭維城、高存信、高體乾、王亢、相煒、廖仲符、王希克、李東野、楊有山、邱崗、張英、張志毅、羅文、羅杰、金振鐘、路遐等人。說到遼寧,我就會想到的是遼老大,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省。遼寧是中國重化工基地,軍工強省,是中國唯一的唯一海陸空潛全能生產省,戰機航母潛艇世界上只有五個國家全能生產,如果按國家比較,遼寧能在世界排名前十。遼寧是體育大省,是中國獲得奧運會金牌最多的省,超過人口過億的省,是中國最能拿出手的省,這里文化燦爛,文明發達,是中國科教文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