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廣西”的名稱由來,就必須首先了解廣西的歷史沿革,從中找到答案。廣西歷史沿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先秦時期
廣西歷史悠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廣西位于嶺南地區,當時即屬百越之地,分屬西甌、駱越。
二、秦漢時期
據《史記·主父偃傳》記載,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因南征百越之君”于公元前218年“使尉佗、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開始進軍嶺南地區。公元前214年,秦朝最終統一了嶺南地區,并在嶺南地區設立了“桂林郡”“象郡”與“南海郡”三郡,廣西則分屬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的全部和小部。自始,廣西開始納入中央王朝版圖。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平定南越,在南越地劃分設立了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個郡。廣西分屬蒼梧、郁林和合浦。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朝在蒼梧郡廣信縣(今梧州)設立了交趾部(203年改為交州),作為嶺南九郡的行政中心,廣西的三郡也隸屬交趾部。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被拆分為廣州和交州,廣西分屬湘州和廣州。
三、唐宋以后
唐承隋制,地方設州、縣。唐太宗于貞觀元年(627年)將全國分為10道,廣西分屬桂州、容州、邕州,隸屬于嶺南道。唐咸通三年(862年),唐懿宗將嶺南道分為東西兩道,廣西大部屬于嶺南西道,這是廣西最早成為省一級獨立政區的記錄。
宋朝仿唐代的道制將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朝置嶺南轉運使,又稱廣南路,轄境廣東、廣西及海南三省區。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將廣南路析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今廣西大部屬廣南西路,廣南西路簡稱為“廣西”,廣西之名源于此。
元朝中統、至元年間,在各地實現行省制,共設10個行省,廣西先屬湖廣行中書省。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元順帝將湖廣行中書省南部劃出,采用“廣西”之名設置廣西等處行中書省,為廣西設省之始。
明朝改元朝之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將全國劃分為13個布政使司。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繼續沿用“廣西”的名稱設立“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從此,“廣西”這一名稱就固定下來了。
1662年,清朝統一中國后,劃前朝的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為十八個行省,繼續沿用“廣西”之名復設廣西省。
民國期間,沿襲清朝“省”行政區劃,廣西繼續稱“廣西省”。
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軍,設廣西省。1958年3月5日,以“廣西”命名新設立的“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改為現名——“廣西壯族自治區”。
中國的地名一般以山川、河流、胡泊自然地理事物為參照,如山西與山東、河北與河南等,而區分廣西廣東的“廣”如何得來呢?
梳理廣西的歷史沿革可知,廣西、廣東之間的的東和西劃分始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唐懿宗將嶺南道分為東西兩道,而廣西、廣東之名出現于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將廣南路析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而兩省區之間的東西劃分依據則要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
據《漢書?兩粵傳》載:“元鼎五年秋,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故歸義粵侯二人為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離水, 或抵蒼梧;使馳義侯因巴、蜀罪人,發夜郎兵, 下胖柯江;咸會番禺。”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南越國覆滅,漢武帝在南越地劃分設立了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個郡。
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于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在全國設十三個刺史部。而地處嶺南的交趾刺史部初設時并無固定治所。據顏師古于《漢書》中注曰:“胡廣記云,漢既定南越之地,置交阻刺史, 別于諸州,令持節治蒼梧。”因地交通便利、戰略位置重要,漢武帝在蒼梧郡附近(今梧州市)設立交趾刺史部治所,因“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而將該地取名為“廣信縣”。
至此,廣信縣就成為了廣西廣東的分界線,廣信縣以東成為廣東,以西成為廣西。因此,廣西廣東的“廣”來源于“廣信縣”的“廣”,也是取至漢武帝詔書“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中的“廣”。
廣西14市在中國200多座城市里競爭力多強?
1、中國共擁有289個地級以上城市。加之少數民族中的地級州、盟、地區在內,共計擁有338個地市州盟地區。其中北上廣深4個超級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129個五線城市。 2、廣西是中國唯一具有民族自治區、西部省區、沿海地區三重身份的地區。其GDP產值18245億元,居全國第18位,人均產值37712元,居全國26位。首府南寧的GDP產值3703億元,居全國55位,為全國的二線城市。 3、柳州是廣西最主要的工業城市,其GDP產值2477億元,居全國百強城市86位。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 ,產值2076億元,居全國105位,柳州與桂林為國家三線城市。 4、 玉林產值居全國140位、梧州(191)、百色(204)、欽州(211)、北海(218)。玉林、北海、梧州三市為廣西的四線城市。百色、欽州與貴港(222)、崇左(240)、防城港(248)、河池(251)、來賓(254)、賀州(267)等8市為五線城市。 5、隨著北部灣城市群的建立,廣西的經濟無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廣西的知名度,還沒有桂林的知名度高吧!很多人都一度以為,桂林是自治區,廣西是桂林的首府呢!
桂林的知名度那么高,是因為以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現在桂林只靠旅游行,似乎行不通了,而且也沒有最大發揮桂林旅游業的特色,除了公園就是游江,沒有完善、成熟的旅游休閑區。
2020年廣西前三個季度GDP前十的城市第一、南寧3468億元
第二、柳州2275億元
第三、桂林1509億元
第四、玉林1300億元
第五、貴港1006億元
第六、欽州987億元
第七、百色978億元
第八、北海911億元
第九、梧州797億元
第十、河池664億元
南寧增速2.8,柳州增速沒有改變,所以增速為零,而桂林下降,玉林增速不錯,總量已經達到1300,和桂林差距只有200億。
2019年,廣西總GDP是21237.14億元,前四都是比較穩定,幾乎沒有改變,后面的欽州、北海、貴港有點波動,而南寧的GDP和柳州一般有1500多億的差距,而柳州和桂林一千億元左右,所以第一跟第三有2500億元的差距。
前三個季度的GDP中,南寧排名全國50名,柳州排在78名,桂林從06年百強之后,再也沒有進入百強了。
桂林因為是定位旅游城市,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情況,倒是上半年幾乎沒有什么旅客來到桂林玩,那么旅游收入就大大縮水,而桂林也正是因為定位旅游城市,所以樓不高,也沒有什么工廠,發展緩慢,特別是城建,導致游客的旅游體驗感比較差。
而柳州前三個季度的增速為零,柳州的工業是華南地區最強的,但是現在工業也正在改革,從傳統工業到自動化轉變,但是工業不像第三產業,可以更新換代那么快,轉型比較慢,發展也遇到一定的瓶頸期。
南寧GDP雖然是最高,但是人口差不多800萬,所以人均GDP比較低,而柳州的人均是最高的。
南寧沒有工業基礎,也不是旅游城市,GDP為何那么高,還是因為首府戰略,南寧變成交通樞紐中心,大部分的高鐵、動車都要經過南寧轉車,開會、培訓也在南寧,接待人數提高了。
也正是因為南寧是廣西的首府,在推行首府戰略之后,很多外地企業在南寧紛紛建高樓。
現在南寧有38棟摩天大樓,在全國排名第十,超過了北京、杭州,而南寧的五象新區正在全力打造,南寧要把五象新區變成小深圳,成為一個繁華的地段,也是南寧的未來。
而欽州、北海都是沿海城市,但是吞吐量卻不高,北部灣的吞吐量在全國六大海灣中,也是倒數,為什么發展不起來呢!
第一、首先這兩個沿海城市都沒有很強的工業,對外輸送能力不夠強,而外面進來的也消化不了。
整個廣西的經濟總量,也決定了沿海城市港口的吞吐量,所以再多的港口,要是沒有產業,也是徒勞的。
第二、沿海城市和內陸城市沒有江河溝通,和沿海城市的溝通不夠強,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第三、廣西對沿海城市不夠重視,之前都是發展桂林,南寧、柳州,欽北防這三個城市都是自己靠自己發展的,所以發展緩慢。
最近幾年貴港和玉林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勢頭比欽州和北海還要強,在過幾年玉林的 GDP,很有可能會超過桂林。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梧州,老城市梧州曾經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而且廣西國立大學就建立在這里,后面才搬去桂林,而曾經的國力廣西大學的實力,可以和清華、北大相提并論,抗日中廣西教育達到巔峰,但是調整之后,國立廣西大學被分解,廣西教育就一直沒有緩過來,教育跟不上,那么技術、人才就跟不上了。
總體來說不管是廣西,還是首府南寧,放在全國比較,差距都是非常大,以前都是一起發展,但是沒有多大的效果好在嘗試首府戰略,先強首府,再輻射其他城市,所以資源整合過程中,爭議也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