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對動物的重要性
對于許多事物是可以這樣做或那樣做的,辦法總會有的。比如照明,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可以點松明火把;連火把也沒有,我們只好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白天的到來。而對于水就不同了。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了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艦全部報廢,混凝土攔不成,高樓無法建,連小娃娃哭也沒有了眼淚……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于水的。人體內的水分,大約占到體重的65%。其中,腦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連堅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沒有水,食物中的養料不能被吸收,廢物不能排出體外,藥物不能到達起作用的部位。人體一旦缺水,后果是很嚴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甚于饑餓。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有人估計為兩個月),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周左右。 用手抓一把植物,你會感到濕漉漉的,涼絲絲的,這是水的緣故。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水替植物輸送養分;水使植物枝葉保持婀娜多姿的形態;水參加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水的蒸發,使植物保持穩定的溫度不致被太陽灼傷。植物不僅滿身是水,作物一生都在消耗水。1公斤玉米,是用368公斤水澆灌出來的;同樣的,小麥是513公斤水,棉花是648公斤水,水稻竟高達1000公斤水。一籽下地,萬粒歸倉,農業的大豐收,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哩! 水,參加了工礦企業生產的一系列重要環節,在制造、加工、冷卻、凈化、空調、洗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工業的血液。例如,在鋼鐵廠,靠水降溫保證生產;鋼錠軋制成鋼材,要用水冷卻;高爐轉爐的部分煙塵要靠水來收集;鍋爐里更是離不了水,制造1噸鋼,大約需用25噸水。水在造紙廠是紙漿原料的疏解劑、解釋劑、洗滌運輸介質和藥物的溶劑,制造1噸紙需用450噸水。火力發電廠冷卻用水量十分巨大,同時,也消耗部分水。食品廠的和面、蒸餾、煮沸、腌制、發酵都離不了水,醬油、醋、汽水、啤酒等,干脆就是水的化身。 歷來的風景名勝之地,多半是以水為主角進行安排的。你看,錢塘江大潮、珠穆朗瑪雪峰、廬山的迷霧、黃山的云海、哈爾濱的冰燈,都是水的換景變形。用地質的眼光來看,拔地而起的桂林山峰,鬼斧神工的云南石林,黃土高坡的千溝萬壑,雨花石的玲瓏剔透,處處都有水的杰出表現。威尼斯、蘇州、濟南、岳陽也因水聞名,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北京昆明湖、武漢三鎮、上海黃浦江、廣州珠江,是水促成了環境美。太湖美,美就美在水。如今,水庫、渠道成了人們重要的休憩場所;人造噴泉、報時的水鐘,成了最吸引人的景點;游泳、跳水、沖浪、劃船是人們最樂意的水上活動。
二、動物蛋白是必須的嗎???
1,蛋白質攝入:選用優質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質為主,如鮮奶、蛋、魚、瘦肉等,補充各種必須氨基酸。植物黃豆、花生中雖然含蛋白質高,但含必須氨基酸少,不宜多吃。
2,熱量攝入:一般情況下30~45kcal/kg/d,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3,鈣及其他物質的補充:補鈣、補鋅和鐵,及足量B族維生素
4,限水:一般每日控制體重增加0.5kg為宜,透析間期過多水攝入可導致水中毒和心血管并發癥。
5,限鈉:每天鈉應限制在2~3g以內,防止高血壓及心力衰竭。
6,限鉀:限制鉀的攝入,防止高血鉀癥。
7,限磷:高磷低鈣可引起代謝性骨病,避免食含磷高的食物如動物心、腦、腎、肝、植物黃豆、花生等食物
其實,無論動物性的還是植物性的蛋白,都要在于合理的補充!
全素食對于身體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動物性的更易于人體的吸收罷了!
三、青魚是沙丁魚嗎
青魚不是沙丁魚。
青魚是一種顏色青的魚,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此外,在安徽俗稱“烏混”、“黑混”或“螺螄混”,因其體黑、喜食螺螄而得名;東北地區常見的“青魚”不是青魚,應該寫作“鯖魚”,是一種深海魚類。在中國境內,最大的青魚標本重218斤,是2005年在南京六合區金牛湖捕獲的,長1.86米、重218市斤,經鱗片鑒定約四十歲。
沙丁魚(Sardine)是是硬骨魚綱鯡形目鯡科沙丁魚屬、小沙丁魚屬和擬沙丁魚屬及鯡科某些食用魚類的統稱。也指制成油浸魚罐頭的普通鯡(Clupea harengus)以及其它小型的鯡或鯡狀魚。
沙丁魚在香港被人們稱沙甸魚,又稱薩丁魚、鳁和鰯。小者長二寸,大者尺許,下顎較上顎略長,齒不顯,背蒼腹白,肉美,多用來制為罐頭食品。最初在意大利薩丁尼亞捕獲而得名,古希臘文稱其“sardonios”意即“來自薩丁尼亞島”。分布于南北緯度6~20度的等溫帶海洋區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