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特的產業競爭力模型是什么?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又稱波特競爭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于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 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引用:
[1] wiki.mbalib.com
二、用管理學知識回答:所知的如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行業的情形,討論波特五力模型在此行業中的應用
五力模型:供應商 顧客 競爭者 替代者 潛在進入者 供應商:眾多的制造企業,如何就價值進行分配,當前趨勢是渠道為王,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但從長遠來看,更應該建立的是一種長期共贏的關系,提升價值鏈. 顧客:顧客的談判地位在這一行業很低,但他們有很高的選擇權,只有為顧客帶來更多價值才能留住他們 競爭者:行業競爭者眾多,集中化程度不高,應當進一步整和,提高集中度和規模優勢 潛在進入者:超市業的競爭門檻比較高,規模是最大的壁壘,應當強化 替代者:新的業態出現,最有可能的替代者應當是電子商務,零售業應當積極應對這一變革 三、我國零售企業的競爭形勢分析零售行業有其自身特殊的競爭結構,可以從波特提出的五種競爭力量來分析: 1.進入威脅。商業零售企業的經營成本低,政府很少進行限制,導致零售業的進入門檻較低,零售企業總是面臨著新進入者的威脅。 2.替代威脅。零售企業所經營的產品,大部分技術含量不高,被模仿的可能性較大,使其面臨較大的替代性威脅。 3.供應者討價還價的力量。從西方發達國家來看,在零售企業與生產企業的討價還價中,零售企業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我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發展趨勢。 4.購買者討價還價的力量。由于零售企業越來越多,商品供應充足,購買者的力量越來越大,這迫使零售企業越來越多地采用“低價格、低成本、高質量服務”的策略,零售企業暴利的機會越來越少。 5.現有競爭者的競爭。目前,我國零售業中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已經成為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組織類型,跨地區、跨經營范圍的立體化競爭。
三、波特價值鏈模型?
波特價值鏈模型
由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后勤、發貨后勤、售后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
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并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企業要保持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優勢既可以來源于價值活動所涉及的市場范圍的調整,也可來源于企業間協調或合用價值鏈所帶來的最優化效益。
企業價值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買方和售后服務的各種活動。支持性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并通過提供采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支持基本活動。
基本活動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1、進料后勤:與接收、存儲和分配相關聯的各種活動,如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2、生產作業:與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相關的各種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3、發貨后勤:與集中、存儲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4、銷售:與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引導它們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促銷、銷售隊伍、渠道建設等。
5、服務:與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部件供應等。
支持性活動可以被分為四種類型
1、采購:指購買用于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采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
2、研究與開發: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序,還是在工藝設備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
3、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雇傭、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基本和支持性活動起到輔助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價值鏈。
4、企業基礎設施:企業基礎設施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條。
對于企業價值鏈進行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公司運行的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客戶價值或降低生產成本。對于任意一個價值增加行為,關鍵問題在于:⑴是否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維持價值(收入)不變;⑵是否可以在提高價值的同時保持成本不變;⑶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時有保持成本收入不變;⑷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可以同時實現三條。
價值鏈一旦建立起來,就會非常有助于準確地分析價值鏈各個環節所增加的價值。價值鏈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之間組合價值鏈聯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企業更加關心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設和發展,發展整個價值鏈中一個環節,如研發、生產、物流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