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連化工廠為什么拆遷?
大化的搬遷分為兩部分:甲醇、芳烴等新上產品的廠址選定在開發區大孤山,位于西太平洋石化公司附近,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新廠“七通一平”工程已經開工;純堿、合成氨等老產品將搬遷到另一個廠址,正處于優選階段,初步選定在瓦房店復州灣松木島。大鋼搬遷后的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是現在的兩倍,而生產能力也將翻一番,目前正在進行方案評估,廠址初步選定在金州登沙河。
搬遷同時進行產品、產權結構調整
大鋼、大化的搬遷改造不是簡單的位移,而是產品、產業、產權結構的調整,是企業一次脫胎換骨的新生。市經委副主任張乙明如是說
據介紹,從1995年我市開始進行大規模企業搬遷改造的近10年來,大染、重工·起重等160多戶工業企業已經搬離市區。今年啟動大鋼、大化搬遷改造工程,標志著我市企業搬遷改造已進入攻堅階段。大鋼、大化搬遷的同時,要進行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
大化將借助搬遷契機,進行產品結構重大調整,從原來的無機產品為主向有機產品為主過渡,除保持純堿等部分老產品外,將新上芳烴等石化產業的下游產品,從而拉長石化產業鏈,促進石化產業集群的形成,將大化新產品的廠址選定在西太平洋石化公司附近,就是出于這個目的。搬遷后,大化的無機產品將下降到20%左右,有機產品的比重將達到80%。大鋼除增加生產能力外,還將通過增加關鍵設備進行工藝調整,提高鋼的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
此外,大鋼、大化在搬遷改造過程中,還將進行產權結構調整,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吸引境內外戰略投資者共同控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市內環境將改善,搬遷環保要求更嚴格
“鋼鐵、化工等均屬傳統污染型行業,大鋼、大化搬遷后,大連市內的環境無疑將大為改善。”
“大鋼、大化搬遷后,市內的環境就可改善很多。為降低這兩家企業對新址地區的污染,在新廠址和工藝選擇上,都有更為嚴格的環保要求。”該負責人說。在廠址選擇上比較慎重,要考慮周圍環境,而且要預先做環境影響評價,這是確定新廠址的必備條件;在生產工藝環節,建議企業盡可能選擇國際最先進的工藝,并且淘汰一部分污染問題嚴重又確實解決不了的舊產品,將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肯定地說,大鋼、大化搬遷后,新工廠的污染要比現在輕得多。”
二、因廠搬遷,拿不到工資找工委會有用嗎?
可以找勞動局申請仲裁。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在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雖然工廠搬遷但并不能絕對導致你不能繼續工作,除非你在工作之初和工廠簽訂的合同上有條款約定。若你們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工作地點,現在工廠搬遷,可視為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在你們未達成協議時,用人單位按照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若你自己主動提出辭職,那么是不能獲得經濟補償的。
1. 公司搬遷沒有離開當地的,員工不去,是沒有經濟補償金的;但如果公司搬遷到當地之外,員工不去,是有經濟補償金的,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急求大連船廠真的能在五年之內搬到長興島嗎。
放心,大連船舶重工要全搬離大連市區,估計也是10年以后的事了,如果真要搬,應該提前5年知道,你知道國家重點扶持大連船舶重工,真要搬那得最少提前10年準備才行,不是說搬就搬的。
大連船舶重工否認五年內搬遷至長興島
自從媒體和廠內有消息傳出大連船舶重工將五年內搬遷長興島一事,去年大連船舶重工廠內廣播臺和廠內報刊紛紛發表聲明,聲稱這一消息純屬謠傳。目前,廠內三工廠正在建設中,該公司在長興島剛建立了一個產業基地在去年10月18日舉行了掛牌儀式。
大連船舶重工還順利進行了大連長興島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及奠基儀式,根據協議,大連船舶重工將在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內規劃6平方公里土地,作為未來發展用地,搬遷改造和新增投資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四、工廠搬遷至45公里外員工可以不去嗎
工廠搬遷,工作地點變更,勞動者不同意的話,可以辭職并要求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規定工作地點系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之一,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雙方應當對具體的工作地點作出約定。工作地點變更,意味著勞動合同變更,勞動者可以不同意。
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對原合同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變更后的合同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變更了的內容按照變更后的執行,其它沒有變更的內容按照原合同執行。合同只要不簽或沒有勞動局的公證都不生效!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移等。
五、工廠跨省搬遷,員工手冊里有一條員工要服從工廠安排,合法嗎
這是不合法的,工廠工跨區或跨省市搬遷時如果需要員工隨工廠一起般必須取得員工的同意,如果員工不愿意隨工廠搬離工廠且合同期限沒到的情況應該給員工一定的補償。并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情況,勞動者可以得到到“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但最多不超過12月”的經濟補償。
六、請問工廠搬遷,員工不同意去,廠里是否要賠償員工?
工廠搬遷,員工不去的,否給予經濟補償,要具體衡量企業搬遷的距離及合理性因素。一般一個區之間搬遷,對員工工作生活影響不大的,公司可以不補償。
但是如果勞動地點發生變更的,必須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協商不一致的因為勞動地點的變更屬于重大變更,這種情況下,員工可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