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得奮斗和拼搏,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嗎?
如果數十年如一日地每天都在重復一遍吃喝玩樂,活那么久的意義何在?
奮斗和拼搏,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點新變化、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鮮感,本身就是無上的快樂。
如果回答的不對,請見諒[祈禱][祈禱][祈禱]
)自己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快樂,
2)自己正奮斗、拼搏但并不快樂,
3)既然如此,自己的奮斗、拼搏還有意義么?
在我看來,
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
“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是評價生命意義標準,而不是快樂”。
接下來圍繞這個主題,我來嘮叨兩句:
第一:人的需求是什么?
第二:如何實現自己的需求?
第三:【快來圍觀】我自己的小故事?
第一:人的需求是什么?
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那你的需求又是什么呢?這里引用《人類激勵理論》中的“馬斯洛需求模型”:需求由低到高分成5個層次: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會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實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上面的需求:
假設一位年輕小伙子一無所有,獨自來到大城市闖蕩,成天游蕩在街道間,開始的時候,他想的是:“不管怎樣,我得填飽肚子”——這就是“生理需求”,我把它叫做“活著的需求”。
于是他找了個路邊餐館的洗碗工作,用自己的體力換取食物,漸漸的,他積攢了些錢,他想著:“自己再也不能住在橋墩下了,太不安全”——這就是“安全的需求”。
于是呢,他租了個房子住。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工作的同時,他開始交朋友,甚至還交了個女朋友,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在出租屋中,有了家的愛和歸屬感覺。——這就是“社會的需求”,我把它叫做“愛和歸屬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小伙子勤奮肯干,被評為餐館的“最佳員工”,被老板和同事喜愛和尊重,他自己心中也很歡喜,自己的付出獲得了別人的贊同。——這就是“尊重的需求”。
時間過了10年,小伙子已經成長為一個對餐館經營精通的老員工,但是,他的志向不是一直當個員工,而是回家開個餐館,自己當老板。于是,他帶著妻子、孩子和積攢的錢,回到老家,開起了餐館。——這就是“自我實現”。
當然,故事還在繼續,小伙子當了老板之后,他的需求還在變化,但終歸逃不出這5個層次。
第二:如何實現自己的需求?
了解了需求的5個層次,你可以看看自己處在哪個層次,然后集中精力,解決這個層次該有的問題,只有這樣,你才能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
① 處在“生理需求”階段的你,生活的壓力可能已經把你壓得死死的,你每天都非常努力,疲憊不堪,即使這樣,你也才能勉強度日。你可能要問“我已經精疲力竭,如何才能擺脫呢”。我想說的是:“請繼續努力,也請照顧好自己身體;時間是最好的禮物,它會幫助你積累點滴財富、經驗;你會越來越好,不要急。”
② 處在“安全需求”階段的你,你再也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但是安全和健康會成為你的問題,因為,財富積攢不易,你得好好保護;同時,你生不起病,吃不起藥;所以這個階段,你會去找個更安全的地方住,你該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買個保險,讓自己的財產和身體更有安全保障。
③ 處在“社會需求”階段的你,你已經開始建立家庭,朋友圈,你需要學習如何與親人、朋友相處,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④ 處在“尊重需求”階段的你,你不僅是情感的付出著,更是被依附者,你成為了其他人崇敬、尊重的對象,這時,你該做的就是做好自我修養、做好榜樣。
⑤ 處在“自我實現”階段的你,此時,你的內心強大、正義,你可以不顧外界的影響,始終朝著自己理想港灣前行,堅定、勇敢、具有執行力。這時的你,該學的學了,該積累的積累了,最重要的是秉持內心的理想和社會的公義。
第三:【快來圍觀】我自己的小故事?
對于現在的我,不需要為生存和安全擔心,正掙扎在“社會需求”中。我是一個不太善于交際的人,甚至有點害怕交際。盡管看了很多人際交往的書籍,但是成效微弱。
自我分析最大的問題是:
1)不愿意開口說話。不知道和別人說什么話題。
2)一旦自己說的話題別人不感興趣會非常失望,失去信心,便更不愛說話。
3)腦子總是跟不上被人的節奏。
針對自己的這么多問題,我先攻克第一個“不愿意開口說話”。我的方法是:先從念文章開始~ 我等會會將自己寫的文章錄成音頻上傳。慢慢開始改變,靜待變化。
最后還是要總結一下: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這個過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我正在努力,你呢?
喜歡參加同學聚會的人,一般都有哪些特征呢?
喜歡同學聚會的人,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以前讀書的時候混的不好的,現在混好了,想在同學面前炫耀的人,想通過同學聚會來改變之前對他的看法。
第二種人是寂寞的人。因為同學之間多少有點情誼,也比較了解,相比之下,與陌生人交往不放心,與同學交往比例放心,所以,來聚會,可以增加感情,填補寂寞,而且可以做進一步的發展男女關系。
第三種人是,之前在同學之間有暗戀的,因為當時羞澀,不敢說出口,現在都老江湖了,見到了之前的那個心儀的可以說出口了。這樣能了卻心愿。
對于同學聚會我們這里有一句口頭禪,就是“能拆散一對是一對”就是說同學聚一聚,總有家庭被拆散。
我好久沒有同學聚會了,覺得沒有什么意義,歲月在變遷,同學間真正的純友誼已經找不到了,即然沒有純的,何必虛偽的去趁熱鬧呢?
感謝題主邀請。
就我身邊的接觸到的而言,大致有以下幾種:
1. 平時就比較活潑,活躍,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社交的,喜歡與人交際,話多一點,然后各方面也都吃得開,比如唱歌不錯啊,能喝酒啊,各項活動都懂一些的
2. 極個別,不能說很多,只是我身邊真的有,女生,當年很普通,各種普通的那種。慢慢的長大了,見多了世面,學會了化化妝,美美顏,抑或有拉個雙眼皮墊個鼻子的,總的來說就是比當年學生時期更漂亮了,從而更有自信了,也會更積極參加甚至組織一下這種聚會活動
3. 突然暴富的那種。但是我身邊的確沒出現過這種情況,炫富也挺俗的,本質和第二種情況差不多,但是更沒內涵。美而不自知,富而他不知,才是比較高級和讓人舒服的
我基本上不會去參加那種很多同學一起的,除非有校慶或者當年的恩師參與的,我更偏向于選擇與當年玩的好的同學一起多聚聚多溝通,同窗情是一定得有的,但是肯定不是每一個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