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原理
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這就是風力發電。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
依據目前的風車技術,大約是每秒三米的微風速度(微風的程度),便可以開始發電。 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熱潮,因為風力發電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
風力發電機因風量不穩定,故其輸出的是13~25V變化的交流電,須經充電器整流,再對蓄電瓶充電,使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變成化學能。然后用有保護電路的逆變電源,把電瓶里的化學能轉變成交流220V市電,才能保證穩定使用。
擴展資料:
風力發電機分類:
1、水平軸風力發電機,風輪的旋轉軸與風向平行;
2、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風輪的旋轉軸垂直于地面或者氣流方向。
優點:
1、清潔,環境效益好;
2、可再生,永不枯竭;
3、基建周期短,在陸地上或海上都能建設;
4、裝機規模靈活,運行和維護成本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依據目前的風車技術,大約是每秒三公里的微風速度(微風的程度),便可以開始發電。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般熱潮,為風力發電沒有燃料問題,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風力發電在芬蘭、丹麥等國家很流行,我國也在西部地區大力提倡,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效率很高,但它不是只由一個發電機頭組成的,而是一個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小系統;風力發電機+充電器+數字逆變器,風力發電機由機頭、轉體、尾翼、葉片組成,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各部分功能為:葉片用來接受風力并通過機頭轉為電能;尾翼使葉片始終對著來風的方向從而獲得最大的風能;轉體能使機頭靈活地轉動以實現尾翼調整方向的功能;機頭的轉子是永磁體,定子繞組切割磁力線產生電能。
風力發電機因風量不穩定,故其輸出的是13-25V變化的交流電,須經充電器整流,再對蓄電瓶充電。使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變成化學能,然后用有保護電路的逆變電源,把電瓶里的化學能轉變成交流220V市電,才能保證穩定使用。通常人們認為風力發電的功率完全由風力發電機的功率決定,總想選購大一點的風力發電機,而這是不正確的,目前的風力發電機只是給電瓶充電,而由電瓶把電能貯存起來,人們最終使用電功率的大小與電瓶大小有更密切的關系。
風帶動風葉,在風葉后面有個增速器(因為風葉的轉速太低,不能去直接帶動發電機),增速器的輸出軸帶動發電機就發電了。由于風電的質量較差,后面還需要做整流逆變等。
大的風電你一般是看不到的,因為這些地方有的在海島,有的在草原。道理很簡單,要空曠才行。不過小的風電在許多地方就可以看到,寧波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就有,給路燈供電的。
發電風車是渦輪在風力的推動下,切割磁感線,利用磁生電的原理發電的,發出來的電是交流電,就是我們平常用的。每個國家的交流電頻率也不一樣,我們國家的交流電頻率是50HZ。在國外荷蘭風車最有名,在中國應該在內蒙古或者是西藏等地見的比較多。望采納。
1988年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愛迪生化學公司歷經10年,耗費3000億里拉,發明了一種可以替代石棉的聚丙烯纖維網,能像石棉那樣加強混凝土,卻不會制造有毒的氣體或液體。該公司總經理說,意大利商人以前不大注意環保問題,但現在他們都投資研究清潔技術。在比利時,特雷科供應系統公司制造了一系列容易操作和維修的發電風車,銷售給至少12個發展中國家。該公司預測,到2030年,歐洲需用的電將有10%由風車供應。
企業家所以關心環保,還因為環保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1990年進行的調查表明67%的荷蘭人、82%的西德人、50%的英國人在超級市場購物時,會考慮到環境污染問題,根據是否有利于環境的因素選購產品。這促使企業家環保意識增強,推動環保產品日用化,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滲透發展。
在飲食方面,不少制造商已推出電解電離子式、逆滲透式、活水純水機等改善水質的設備,向消費者提供有利于健康和可口的“保健食品”。制造商還推出了節約能源30%的紅外線瓦斯爐、處理殘羹剩飯的設備等,在居住方面,不少企業提倡生態主義,為消費者提供不會污染、破壞地球生態,及兼顧環保觀念和實用功能的產品。例如,家居環保垃圾桶系列,具有健康測定功能、自行噴洗、排氣除臭的抽水馬桶系列,供清潔居家環境的殺蟲劑、清潔劑系列,能凈化居家空氣的設備等。在出行方面,目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著手開發環保汽車,以盡量減少汽車對資源與能源的耗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德國已推出可全部回收再造的綠色汽車。美、日的不少企業也正在生產汽油添加劑和除污省油的裝置。此外,環保意識也已融入其他行業,出現了“綠色”化妝、“綠色”旅游等新潮流。尤其是過去一味在包裝上強調高級的化妝品已逐步失寵,顧客日益歡迎能帶來自然美的高技術、重環保的新型化妝品,那些沒有添加劑的“自然色”化妝品更受歡迎。
隨著環保企業、產業的興起,一批生態企業家應運而生。英國“綠黨”的兩位積極分子創立了環境調查公司,為企業提供消除污染的意見,生意極為興隆。類似這樣的環保顧問,1990年前英國只有80名,現在英國在環境技術領域有各類企業1.7萬家,就業人數40萬人。企業在這些咨詢公司和環保顧問的幫助下,不僅減少或消除了對環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例如,丹麥的瓦爾德?亨里克森紡織機制造公司所以能抗衡那些與它競爭的亞洲廠商,就是因為它發明、制造了一種新染色機,使紡織廠可大量減少排放有毒的廢水。
環保技術的興起將引發一場工業革命,環保產業的發展將導致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它將使化學工業、金屬加工、采礦等這些“骯臟工業”受到最嚴重的沖擊,而以環保產品為中心的市場將形成數萬億美元的需求。據了解,到20世紀末,這種需求已達3000億美元。隨著人類對新的“綠色”設備和“綠色”服務需求的增加,環保產業方興未艾,猶如巨大的浪潮沖擊著人類所有的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一切有作為的企業家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投身環保事業,興辦環保企業,在事業發展中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貢獻,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