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孛襟w曾經(jīng)專門刊發(fā)過一篇文章《啤酒屋里的青島》,描述過深入青島人骨髓的啤酒文化。青島為什么盛產(chǎn)啤酒?答案很簡單,因為沒有哪個城市像青島一樣,啤酒完全融入這個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句話說的好:青島的大海里翻涌的是兩種泡沫,一種是海水,一種是啤酒。
在青島,喝啤酒是有傳統(tǒng)、有規(guī)模并有“深厚群眾基礎”的生活方式。“啤酒這個東西 ,剛開始喝的時候口感并不好,發(fā)苦。而且以往咱們中國人一直都是喝白酒的,所以很多人開始的時候喝不慣。”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回憶,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還是把啤酒戲稱為“馬尿”而不愿意接觸,但在當時的青島,這早已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了。“就算是食品憑票供應的困難時期,青島人還是可以憑戶口本領到幾瓶公家發(fā)的啤酒。這也算是當時的一大特色了。”
其實,這種傳統(tǒng)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當時青島的德國殖民者在“歐人區(qū)”和中國平民居住的臺東鎮(zhèn)之間修建了一條馬路,叫米勒上尉街,這條馬路便是今日的“啤酒一條街”登州路。1903年,英、德兩國的商人合資在這條街上創(chuàng)辦了“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英德啤酒廠)”,開始釀制具有德國風味的淡色啤酒以及慕尼黑黑啤酒。1906年德國人又在登州路建了一座毛奇兵營。不久在兵營對面,啤酒廠的旁邊開設了青島第一家啤酒屋。也是在這一年,該廠生產(chǎn)的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覽會上獲最高榮譽金獎,而這座工廠便是今日的青島啤酒(600600,股吧)廠前身。那時每年的夏季,第一海水浴場都有啤酒屋,供游人品嘗消夏。到了1910年,便已出現(xiàn)這樣的記載:“夏季時游泳愛好者會集青島,喝啤酒的能手在這兒找到了樂趣。”但當時,啤酒屋的客人主要還是德國士兵,少有中國人光顧。1916年,“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花費50萬銀元收購了“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并改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在此期間其生產(chǎn)的“朝日”、“麒麟”和“青島”等品牌不僅走入了普通青島居民家中,也開始銷往中國各地。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始建于1903年,是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chuàng)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是我國最早的啤酒生產(chǎn)廠家之一。在近百年發(fā)展歷程中,青島啤酒在吸取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質(zhì)量品位和生產(chǎn)工藝,成為國內(nèi)外久負盛名的名酒。
啤酒對于青島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情懷了,對青島人而言,青島啤酒已經(jīng)隨著年代的推移深深地滲入了我們的生活。普通人過日子都離不開油鹽醬醋,到了青島還得加上啤酒這一項。沒有啤酒,連吃飯都變得索然無味了,在青島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到擺在店門口的啤酒罐,天氣暖的日子里街邊小巷隨處可以看到喝啤酒的人。對許多青島人來說,啤酒已經(jīng)不再是酒,而是一種必備的家常飲品,隨時可以吹上一瓶或者喝上幾口。青島啤酒不僅受到青島本地人的歡迎已享譽全世界。青島舉杯,世界同醉~
純手工碼字,喜歡請關注,歡迎指正!有空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