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專項督查組對我市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工作開展今年以來的第六次督查,記者跟隨督查組深入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所到之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日益擴大的園區規模、緊張有序的生產車間令督查組成員感到 “招商引資成效大,園區建設推進快,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招商引資勢頭良好 直刺蒼穹的塔吊、轟鳴的機器聲、飛揚的塵土……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二期一片200多畝的土地上,由深圳市富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8億元興建的藍寶石晶體項目 正在“大興土木”,一棟棟廠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該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20億元,稅收15億元。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本來企業并沒有到梅州投資的打算,因為市委李嘉書記3個月內十多次到深圳做企業工作,企業終于被真情感動,最終落戶園區。 “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今年要打好的 “三場硬仗”之首,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制訂出臺了 《關于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和《梅州市鼓勵外來投資優惠辦法》,建立服務平臺,優化整合專業招商隊,主動出擊,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突出產業鏈招商、主題招商、以商引商,并大力實施鄉賢 “回鄉創業工程”,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高環保低排放甚至無污染零排放的企業,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作為梅州招商引資主戰場的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今年6月被確定為全省十大重點園區之一,招商引資勢頭良好。成功引進了中國遠望新能源、紫晶光電、五羊摩托、三一重工、科倫藥業等8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碧桂園、海航集團等國內500強企業紛紛進軍梅州,參與園區開發建設。最近廣晟公司又加強與梅州合作,在園區建設“中國南方稀土科技城”。目前共建合作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將有一批大企業和稀土高科技項目落戶。至目前,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南區、北區),進園企業達到132家,計劃投資233.5億元,投產企業81家。 工業園區實現“擴容提檔” 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筑面積達 12900平方米的商務中心,已經進駐了銀行、電信、移動營業廳以及超市、服裝店、網吧、小食店等;在用地面積37000平方米的創業廣場,籃球場、足球場、露天舞臺、登山綠道為員工提供了環境優美的文體活動場所。工廠林立的工業園區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為提升園區配套服務功能和園區承載力,我市不斷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展園區規模、提升園區檔次,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和二期場地平整,拉開園區發展架構。今年1―7月份完成征地4800多畝,二期工程同步平整場地1000多畝。同時,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功能,加快推進園區商務中心、新自來水廠、新梅江大橋、變電站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并吸引知名企業碧桂園落戶,建設星級酒店、商務寫字樓、生活社區等一批高品質配套服務項目。 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市政府專門成立了 “梅州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化運作,充分發揮省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10億元及廣州共建資金放大效應,三年投入開發建設資金25.38億元,園區建成區面積達7.26平方公里,二期4.5平方公里開發正在加快推進。 創造產業 “集群轉移”新模式 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年產40萬噸的珠江啤酒梅州生產基地已經動工,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珠江啤酒通過“總部+制造基地”形式,首期計劃投資2.27億元,將位于城區的梅州公司整體搬遷到園區,擴建成為粵東地區啤酒釀造中心,主要釀造設備由廣州總部搬遷轉移。還有計劃投資總額30.5億元的五羊摩托項目,主要生產摩托車及配件產品,首期主要生產助力車、自行車、電動車。這種成系統、成配套的整體轉移,受到省長黃華華的高度評價,他稱“這種產業集群轉移新模式,是真正的產業轉移,是徹底的產業轉移”。 此外,還有中國遠望集團,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上正式簽約,計劃在梅州投資200億元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和電動環保汽車項目,并攜10多家配套廠家一起進入工業園區。 為加快工業園區實現產業集聚,我市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實施“雙轉移”戰略的契機,在產業培育上加強了“對接”。如依托廣州汽車產業優勢,積極扶持、引導梅州本地企業廣東強華公司對接廣汽集團優勢資金、技術,實現互補對接、合作共贏,探索出了“強華模式”。又如今年初,我市成功引進廣西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重組梅州齒輪廠,成立廣東柳菱宏通實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螺傘齒輪生產基地,進一步提升產能,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 目前,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的先進制造業、以通訊設備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正在發送 稍后請查收~如果收件箱中沒有 請查看[垃圾箱]…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南京為什么還叫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