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提問。作為一個目前定居廣西的廣東人來說,我對于“兩廣”親不親的關系,因為我有切身體會,應該有一定的發(fā)言權。因為我的父親家人都不了解廣西這個地區(qū)的人和事,所以當我跟他們說我要辭職到廣西定居后,嚇了他們一大跳。最后,我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才能說服我的父母家人,可以放心我、不必過于擔心我在工作、生活等等方面的不習慣……這個說服工作除了包括語言、行動外,還有給他們各種的影象資料,讓他們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其實如果真的需要給他們確切的了解廣西,應該是帶他們來一趟、讓他們也“切身體會”。只不過當時我父母身體都不好,不能長時間坐車,就只能“出此下策”了。最終是在我父親去世后當年的春節(jié),為了排解母親因為不舍得父親去世后悲痛的心情,才聯(lián)合各姐弟幾家人,包了一輛中巴車,組織一個自駕團,陪母親來廣西住了三天。等他們可以從天氣、空氣到飲食,住宿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了解我在廣西的工作和生活。這一趟行程,收獲頗豐……主要是改變了他們來之前的所有誤會和隔閡。
在廣西的這幾天,我除了盡地主之誼帶他們去玩、去找好吃的之外,主要是要讓他們認同我現(xiàn)在所生活的這個環(huán)境……在這里,他們通過同食同游同住,也體會了一次作為廣西人的生活。直到現(xiàn)在,幾年時間過去,母親依然記得這次的遠足旅行、依然記得廣西有好山好水好舒服的生活環(huán)境。
其實,我當年之所以下了決心到廣西定居,是因為職場生活已經讓我產生深深的厭倦感,很需要一個新的人生目標,去刺激我可以重新振作。通過參與在廣西這邊一些義工團隊組織的助學、助孤的活動,我得以實地嘗試象一個廣西人一樣的生活,從而愛上了這種跟以往職業(yè)生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平時依然可以選擇說普通話或者廣東話,跟這里的廣西人生活交流時,可以隨時“切換”語言頻道;我在家里按照自己清淡的習慣操持著一日三餐,完全沒有違和感;在廣西人喝酒、猜碼作為應酬交際的方式時,我依然可以安安靜靜的看著人家玩,我獨善其身。
除了自己作為一個“外來人口”要適應本地生活外,其實這邊的廣西人也不會管你來自哪里……河水不犯井水,相對四川、江西、河南等外省人,廣東因為地緣優(yōu)勢,會比這些更遠的“外省人”更有親切感……只要說起廣東的某些城市、某些生活和工作的話題,他們都會引起共鳴。當他們知道我來自廣東后,都會主動關心我是否習慣。當知道我已經住下來幾年時間后,他們還會有不可思議的表情。
說到底,作為一個普通的廣東人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對于廣西人來說,面對廣東人也不需要自卑。大家和諧相處……我們其實同飲一江水(珠江);同用一種電(西電東送);同樣喜歡新鮮原材料烹制食物……相對來說,我這個“老廣”會輕油輕鹽,旁邊那幾個“老廣”喜歡稍重的油和鹽……另外還喜歡吃酸的、微辣的。總體來說,我們都可以求同存異,和諧相處,兩廣可以比四川、重慶、河南……更友好、更親切。
廣東和廣西親?開什么玩笑,到外面廣州打工,他也是打工,大家都是打工,他還看不起咱廣西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