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特啤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第一步,清洗所有設備。釀造啤酒必須是在無菌的環境下。
第二步,糖化。將發芽谷物浸泡到熱水中,就可以將其中的淀粉轉化為發酵糖,從而生產出一種叫麥牙汁的甜味液體。
第三步,洗槽。將水噴射到谷物表面,發酵糖被沖洗下來,從而將麥芽汁轉移到煮沸桶中。
第四步,煮沸。將麥芽汁煮沸一小時或者更長時間。要多次加入酒花,酒花會釋放出苦味兒和香氣。
第五步,冷卻。將煮沸過的麥芽汁快速冷卻到合適的溫度,一般是20°。
第五步,發酵。將冷卻后的麥芽汁轉移到發酵桶內,投入酵母。約一周,期間麥芽汁中的糖會轉化成酒精。
第六步,倒入發酵糖,并倒灌。發酵結束后倒入發酵糖。然后轉移至存儲器內,等待啤酒后熟。
第七步,后熟。根據不同的啤酒風格和特定的配方,選擇啤酒在不同的溫度下后熟,時間大約兩周。
2. 波特精釀啤酒
一、精釀啤酒主要特點:
1、原料主要是水、麥芽、酒花加酵母發酵而成,含有二氧化碳。
2、高濃度,高酒花添加量,高酒精度≥4.5%。
3、不經高溫滅菌、巴氏滅菌,含有活酵母。
4、口味醇厚,爽口,泡沫細膩豐富。具有明顯的麥芽香和酒花香。
二、精釀啤酒種類:
目前精釀啤就可分為6類,分別為拉格啤酒、烈性黑啤酒、皮爾森啤酒、艾爾啤酒、愛爾蘭黑啤酒、苦啤酒。前三種屬于低溫底部發酵工藝,后三種屬于高溫頂部發酵工藝。
三、流行的6種精釀啤酒特點:
比爾森啤酒:色澤淺,泡沫潔白細膩,酒花香味濃且清爽,苦味重但是不長,口味醇厚,二氧化碳殺傷力強。
多特蒙德啤酒:采用煮出糖化法,酒花用量較低,呈淡黃色,發酵度高,酒精含量較高,酒花清香味豐富。
慕尼黑啤酒:色澤較深,外觀呈紅棕或棕褐色,清亮透明,麥香味濃郁,口味濃醇,苦味較輕。
淡色艾爾啤酒:色澤淺,酒花香味豐富,苦味重,酒精度高,口味清爽;濃色艾爾啤酒呈琥珀色,麥芽香味濃,口感甜而醇厚,微酸。
司陶特黑啤酒:愛爾蘭生產的上面發酵的黑啤酒。色澤深厚,酒花苦味重,有明顯的焦香麥芽味,泡沫好。
博克啤酒:下面發酵的烈性啤酒,棕紅色。麥芽香氣醇厚,泡沫持久。
3. 釀造啤酒的生產工藝流程
1.清洗后應立即將空罐加壓0.03mpa,空罐溫度不應高于30℃,然后放入冷麥汁。
2.麥汁滿后24小時左右,冷凝物必須排干一次。
3.酵母的回收、使用和釋放
4.酵母可以在0后1天恢復。用于接種的酵母菌應具有良好的五代以內發酵酵母菌的選擇,外形良好,死亡率為健康酵母菌的5%(可根據特殊生產需要調整)。
5.酵母菌回收后,酵母菌車和酵母菌管在冷卻前應進行清洗和消毒。酵母車的壓力比罐的壓力低0.03pa。
6.10-20后,以(0.12-0.15)mp的壓力將酵母壓入錐形槽中。
以上是啤酒生產設備在影響啤酒新鮮度和衛生的因素中的應用。作為釀造設備,無菌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4. 德國啤酒釀造工藝流程
一、端午制曲
1.踩曲
每年端午的時候,一個新的茅臺酒生產周期正式開始,今年的端午制曲,央視還直播了盛況。記得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曲即曲藥,曲藥以小麥為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腳不停地踩。踩出來是這樣的:
關于制曲,有過一段歷史傳說,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制曲時間在夏天,制曲車間里的溫度經常高達40攝氏度。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
2.曲塊裝倉
小麥經過“踩曲”做成“曲塊”,用谷草包起來,進行“裝倉”。
大約10天后再進行“翻倉”,就是把曲塊進行上下翻轉,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觸微生物。前后一般要進行兩次翻倉。
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0℃以上,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
在制曲過程中,黃曲所占的成分比較高,一般來說,發酵后的曲塊分為黃曲、白曲和黑曲,黃曲是一般適宜的曲塊,白曲是發酵不夠的,黑曲是發酵過頭的。
3.曲塊出倉
再過30~40天,曲塊就做好可以出倉了,但是要使用的話還需要存儲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將曲塊“切碎”,越碎越好。經過這樣一番工序,生產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個月。
二、重陽下沙
每年到重陽節,開始第二個關鍵步驟——“重陽下沙”。茅臺地區夏季炎熱,酒醅溫度高,如果淀粉含量高,收堆、下窖升溫過猛,生酸幅度過大,對釀酒極為不利。重陽下沙既避開了夏季高溫期,又避開了夏季赤水河洪水期,這時期“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山凝而暮山碧”,赤水河清澈見底,水質極佳。
關于生產原料的高粱和小麥,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已經詳細介紹過。
1.潤沙
下沙的第一步是“潤沙”,即用90攝氏度以上的開水清洗幾遍(稱發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讓高粱吸水。其實,釀酒真正需要水的,主要是在潤沙階段。其他階段很少用到水。
2.上甄
上甑即將潤好的高粱,裝入甑內,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
3.出甑攤涼
將蒸過的高粱鏟出甑內,由酒工用鏟子不停地翻開,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溫度降至35攝氏度左右。
4.加曲
高粱與酒曲的總體比例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都不一樣,平均為高粱的10%上下。開始加曲,這次加的曲藥,在10%左右。
5.發酵
5.1收堆發酵
第一次加曲攪拌后要進行“收堆”發酵,即將酒糟堆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發酵時間需要釀酒師依據溫度靈活掌握,堆子的內部先開始發熱,然后傳遞到外面。這期間酒糟充分吸納外圍空氣中的微生物。茅臺型酒講究高溫發酵,一般外層溫度達到五六十攝氏度才結束這一環節,釀酒師把手插進堆子,依據燙手的程度進行判斷。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酵。
醬香酒釀造的三高之一:高溫堆積,說的就是這個環節。
高溫堆積發酵工序是茅臺酒的獨創,是工藝的核心。是糟醅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微生物進行“二次制曲”的過程。
茅臺酒高溫大曲的曲糖化力低,并且幾乎沒有酵母菌。在堆積過程中,糖化酶的含量逐步增大,酵母菌數明顯增多,達到每克數千萬至上億個。而且參與發酵的微生物體系與大曲發酵的微生物體系有較大的差異,尤其是產酒酵母都是在堆積過程中富集的。
通過高溫堆積,微生物在消長過程中相互利用,以達到代謝產物具備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和、回味悠長的目的。堆積發酵的質量直接影響酒的產質量。堆積發酵好,酒的產質量好;堆積發酵不好,酒的產質量不好。
5.2入窖發酵
“開放式發酵”完成后,把酒糟鏟入窖坑進行封存,即開始“封閉式發酵”。把酒曲鏟入窖坑進行封存——進入“窖期”。窖坑有3~4米深,能裝15~20甑的酒糟。
三、糙沙
大概一個月后,窖坑打開,開始“二次投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繼續上甑蒸煮。攤涼后加入曲藥,收堆發酵,然后重新下窖。(這部分流程和前面部分類似)
前兩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為增加發酵時間,裹挾更多微生物。
四、取酒
1個月后,開始第3次蒸煮,這時時間已到了歲末年初,這才開始第一次取酒。
然后,在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蒸煮和取酒的流程,如此周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共進行9次蒸煮(包括前兩次不取酒的蒸煮),7次取酒,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翻沙酒就是用這個時候的酒糟加上新的高粱和曲藥,釀出來的)
五、儲存
剛烤出來的輪次酒,具有刺激感,經過長期貯存后,口味變的醇和、柔順、醬香也更加突出。貯存越久,茅臺酒的酒體越柔順,香氣越幽雅。
每一次出來的酒,香味并不相同,茅臺酒分3種酒體:醬香、醇甜和窖底。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澀辛辣,最后一次發焦發苦。但每一次的都有用處,出廠的就必須經過不同批次酒之間的勾兌。
第一年進行“盤勾”,就是按照醬味、醇甜、窖底三種味道進行合并同類項,然后再存放3年。
六、勾兌與調味
3年后,按照酒體要求進行“勾兌”,即用幾種基酒甚至幾十種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兌出一種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氣效果。勾兌一直是釀酒過程中比較神秘的工序,勾酒師憑借自己的味覺進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輪次的酒調在一起,尋找味道之間的平衡與層次感。
“勾兌”完成之后,最后一項工作是“調味”,一般用到調味酒(往往是年份老的酒)來進行味道的微調。
七、勾調后儲存
勾兌調味之后,酒還要分批次繼續存放半年到一年,之后才能灌瓶出廠。出廠日期和勾兌批次,比如茅臺酒,看到的每一瓶茅臺酒瓶冒上的頭兩行數字就是這個原因。
5. 啤酒的釀造工序
蘭比克啤酒是用大麥芽配以小麥為輔料釀造,且用陳年啤酒花代替新鮮啤酒花。釀啤酒先要做麥汁,這幾口鍋爐各有分工,用于做麥汁的不同階段。工作人員魯迪介紹,糖化是所有啤酒釀造的第一步:水和谷物在鍋爐中經過三次加熱升溫,提取出淀粉,再轉化為糖。糖化后的液體被管道輸送到另一口鍋爐進行過濾。
打開爐口,可以看到過濾后剩下的深灰色如海藻泥一樣的麥芽殘渣,它們會被送到周邊的農場供牲畜食用。
最后一口鍋爐用于加熱,麥汁會在高溫下翻滾4個小時,在此過程中還要加入啤酒花,等煮沸結束后進行二次過濾。之后,麥汁進入隔壁一間通透的大開間進行冷卻。
6. 波特啤酒的釀造工藝流程圖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
干啤酒 該啤酒的發酵度高,殘糖低,二氧化碳含量高。故具有口味干爽、殺口力強的特點。由于糖的含量低,屬于低熱量啤酒。
全麥芽啤酒 釀造中遵循德國的純釀法,原料全部采用麥芽,不添加任何輔料。生產出的啤酒成本較高,麥芽香味突出。
頭道麥汁啤酒 即利用過濾所得的麥汁直接進行發酵,而不摻入沖洗殘糖的二道麥汁。具有口味醇爽、后味干凈的特點。
黑啤酒 麥芽原料中加入部分焦香麥芽釀制成的啤酒。具有色澤深、苦味重、泡沫好、酒精含量高的特點,并具有焦糖香味。
7. 波特酒的生產工藝
在國人的印象中,青梅酒是一種傳統飲品,盡管很多人士說不出這種酒的具體來歷,但在流傳甚廣的一系列典故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青梅酒一度成為了一種歷史文化符號。隨著傳統文化回歸,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對青梅酒產生濃厚的興趣,想一探究竟,但自釀青梅酒步驟復雜且味道得不到保證,選購成品成為了最佳方式。梅見作為深受大家喜愛的果酒品牌,以青梅酒而成名,它能在眾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尊重了青梅酒的傳統釀造工藝。
釀制青梅酒必不可少的就是青梅果,梅見的研發團隊通過大量的調研發現青梅果對酒體的品質影響很大。為此該品牌利用了多年時間專門尋找最適合釀造青梅酒的原材,他們走訪了四川、浙江、江蘇、福建、廣州等很多青梅的產地,對國內20多種梅子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比對,最終確定了將潮汕地區出產的青梅果作為原材。
據了解,潮汕地區位于北回歸線附近,這里光照充足且晝夜溫差大,再加上有著背靠高山和面朝大海的優越地理環境,為青梅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里盛產的青梅不但個大且肉厚,具有多汁、酸度高的特點,釀制青梅酒再好不過。梅見的釀制團隊深知,青梅果的新鮮度是影響青梅酒品質的關鍵,采摘后存儲時間過長會使得營養流失,酒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梅見以空運方式和時間賽跑,從采摘到浸漬不會超過三天時間,將青梅的鮮度牢牢鎖住。
梅見青梅酒的釀制過程非常復雜,如采摘、處理、腌制、調配等。梅見在每個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使用了傳統的糖漬工藝,這種工藝的優勢在于,它既能讓青梅可以充分發酵,使得里面的風味物質最大程度上浸入酒體之中,同時也能使得浸出物達到酸甜平衡的口感。經這種工藝釀制出來的青梅酒,會有酸酸甜甜的感覺,不會像很多產品那樣過酸、過澀。
在工業化技術大量使用的情形下,梅見卻始終以傳統方式來釀制梅見青梅酒,它以對傳統文化的堅守,給消費者們帶來了好喝的果酒產品,使得青梅酒這一擁有悠久歷史的飲品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8. 波特啤酒的釀造工藝流程是什么
青島啤酒從某種程度上算是淡色拉格啤酒。目前國內市場最大的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青島、百威、雪花等,同樣也是淡色拉格啤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工廠啤酒了。青島啤酒的生產過程大致是這樣的:麥芽的粉碎以及輔料的粉粹——糖化和糊化——麥汁過濾——麥汁煮沸(同時添加酒花)——回旋沉淀——麥汁冷卻——進入發酵罐(同時充氧加酵母)——主發酵——后發酵——啤酒過濾——進包裝部包裝——出品。這是一套青島啤酒基本的生產流程。同時也基本上是每個啤酒廠的大致生產流程。
9. 啤酒工藝生產流程
板式家具生產工藝流程要從原材料的準備,經過木工制作、油漆涂飾到最后產品包裝入庫等諸多環節和步驟組成。板式家具因其表面材料和表面裝飾效果的不同也有不盡相同的工藝流程,主要代表類別有:貼木皮板式家具、貼紙板式家具、實色板式家具、三聚氰胺類板式家具,還有實木拼版家具以及由以上類別的一種、兩種或多種組成的混合類別板式家具。其主要工藝流程包括開料、人造板貼面、封邊、槽孔加工、包裝、裝配。
板式工藝的復雜程度同產品的外觀設計、產品結構、用料以及生產線上產品品種的種類數量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對于抽屜底板只需進行開料即可,而對于蜂窩空心的地柜面板,就單一面板的加工就要二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10. 啤酒的制備工藝流程
正丙醇生產工藝
1. 乙烯羰基合成法:乙烯經羰基合成丙醛、再經還原得正丙醇。
2.環氧丙烷加氫法。
3.從異丙醇副產物中回收法:丙烯直接水合制異丙醇時,副產物為正丙醇,從中回收制正丙醇。4從低級烷烴的氧化中分離出來。5 .烯丙醇加氫法。6丙醛加氫法 由丙醛催化加氫制得正丙醇。異丙醇的生產工藝1、將丙烯和硫酸反應得到硫酸氫異丙酯,再經水解而得。2、將丙烯和水在催化劑存在下,加溫,加壓進行水合反應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