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爾斯巨石圖片
應該是澳大利亞的艾爾斯巖吧! 艾爾斯巖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它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巨石,澳洲當地語稱為"吾陸乳"。
這塊方圓9平方公里的地球上最大的單體巖石被稱為“魔石”。
它像頭巨象一樣雄踞在大漠之中,其身體能隨日光變化發出不同顏色。
據說,艾爾斯巖是最古老的巖石之一,至少有數百億年歷史。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均云集在此地觀賞巨石在日落和日出時色彩變化多端的自然奇觀,而且還可以沿鐵索走1.6公里的路,攀上巨石,在上面行走,觀看那里壯觀的景象。
日落時分的艾爾斯巨石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畫面,游客可以欣賞太陽下落時巨石異常動人的色彩變化。
另一個壯觀的情景是夜晚的天際,屆時駐隊的天文學家導游會指引你觀賞南半球壯觀的星空,告訴你各星際組成的奧秘。
吾陸乳地區具有悠久地歷史和土著文化,若你參加當地的旅行團,就會有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人類學家作導游,他們非常熱情,講解亦生動詳細,令整個旅程生色不少
2. 艾爾斯巨石圖片怎么畫
艾爾斯巨石,在澳大利亞。
3. 艾爾斯巨石的圖片
在澳大利亞中部遼闊的沙漠地帶,兀立著一塊孤島般的巨石,高330米,方圓達10千米。這塊巖石平時為一種顏色,而到早晨和黃昏又變得通紅,遠遠望去好似熊熊燃燒的大火。巖石為什么會在早晨和黃昏變成紅色呢?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未能解開這個謎。
近年來,有人指出,這塊巖石變色之謎可能與太陽的作用有關。太陽光在早晨和傍晚是斜切地球外表的大氣層照射地球的,這時它穿透的大氣層要比白天厚,所以常常可以把天空中染成一片火紅色。平時我們看到的太陽光近乎白色,實際上太陽光由七種顏色組成,它的顏色在穿越大氣層時就消失了,唯有接近紅色的光比較集中,照射的距離很遠。巖石變色之謎是否真的與此相關,還有待人們作進一步研究。
4. 艾爾斯巨石的來歷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每一天都在被諸多自然因素改變著,如地震、火山、颶風、雨淋、日曬等。久而久之,這些驟然或不經意的因素,造就了地球上新的陸地、河流、山脈以及巖石,就連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石頭都存在著不少的“奇”,奇石在收藏界占據著舉重若輕的地位,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全球最不可思議的十大神奇怪石。
埃及蘑菇巖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蘑菇巖石之一,也被稱為“巖石基座”,這一巖石出現了嚴重的侵蝕和風化。通常蘑菇巖石出現于沙漠地區,它們是數千年前孤立的巖石底部風化程度高于頂部時形成的。
紐西蘭分裂蘋果巖石因紐西蘭南部島嶼上的分裂蘋果巖石以其奇特的結構而聞名,它的結構就如同其名稱一樣。裂蘋果巖石位于塔斯曼區的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它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旅游景點。
英國偶像石是坐落于英格蘭北約克郡的伯明罕荒野,是英國伯明罕荒野的一種平衡石,約4.5米高、重約200噸被一小塊錐形石承載,為英國的著名自然景觀。其中最突出的一種平衡石被稱作“偶像石”,因其重約200噸的巨石是靠一塊迷你的錐形小石頭支撐的,成為匪夷所思的奇妙景觀。
美國優勝美地船長巖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這塊天然的平衡石屹立千年卻不倒,如今已成為了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里的一處地標。
謝拉格伯頓石又名奇跡巖,位于挪威的謝拉格山, 不是那種典型的頭重腳輕的平衡石,但它同樣利用了自然界完美平衡的原理。它不像其他平衡石那樣頭重腳輕,而是真正存在兩塊巨巖的夾縫之中,這種存在并沒有為挪威帶來隨時墜落的危險,反而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玻利維亞石樹是在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蘇爾·洛佩斯省愛德華多·阿瓦羅亞安第斯國家動物保護區里的一個孤立巖層。人們所以稱它為"石樹",是因為其形狀像一棵矮樹,它是由強烈的風沙所構成的一層薄薄巖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是澳大利亞標志性獨塊巨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巨型巖石結構之一。艾爾斯巖石形成于5-6億年前,由于當時形成于海洋之中,其巖石表面非常平滑,遠看猶如一座跨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
迪格比鎮平衡石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這塊平衡石,是在數不清的歲月里,從懸崖峭壁上被逐漸沖蝕出來的柱狀玄武巖,高10米。真的可謂是奇觀,無法解釋啊!
風動石位于廣東省汕頭市礐石風景區東部, 為該區的自然景觀,在西北角上有一紡錘形石蛋,長約4.5米,寬4米,高近3米,約十八萬九千公斤,南北朝向,中間有三個小支點,每當風大時,該石蛋借助風力或一至二人手推能輕微搖動,并發出"吱將"、"吱將"的響聲,因而稱之為“風動石”。
法國Peyro Clabado石位于法國南部錫多布爾區,這塊石頭可謂歷史悠久,30億年前西歐所在的地方還是一片高聳的山脈,它們就是這些老山脈的遺跡。巨石仿佛隨時都會有墜落的危險。在法國南部錫多布爾區為數眾多的花崗石侵蝕巨巖中,Peyro Clabado可能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塊了。
覺得有用點個贊吧
5. 艾爾斯巨石圖片高清
艾爾斯巨石(又稱艾爾斯巖石)基圍周長約9公里,海拔867米,距地面的高度為348米,長3000米,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它位于澳大利亞大陸的正中央,孤零零地奇跡般地凸起在那荒涼無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好似一座荒涼禮贊般的、超越時空與地空間的天然豐碑。對這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大巖石,至今科學家仍破解不出其確鑿的出處來源。
有的說是數億年前從太空上墜落下來的流星石,其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浮在了地面;有的則說是一億兩千萬年前與澳大利亞大陸一起浮出水面的深海沉積物,恐怕這個難題將成為千古之謎。
艾爾斯巨石的定名之旅
1873年一位來自南澳的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正當他饑渴難耐之時,突然一座巨大的石山展現在他的面前,當時他還以為自己是因疲勞而產生的幻覺,沒想到竟是一座奇特的整體巨大巖石。
因為他來自南澳,因此就以時任南澳大利亞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大巖石。1985年澳大利亞政府正式把這座圣巖交給當地土著居民阿南格族管理,現在這里已開辟成了一座國家公園,英文名字為Uluru-Kata Tjuta Nationnal Park,這個公園現在已被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組織列入保護名單。
在一些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土著人的片段。他們和其他人語言不通,于是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土著人手舞足蹈的比劃一通,嘴路發出“烏魯魯,烏魯魯……”的聲音。
而男女主角往往是對望一下,然后一臉懵逼的看向土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