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性突變?分子進化史的中性學說包括哪些內容
中性突變指基因中堿基的突變雖然導致多肽鏈中相應位置的氨基酸發(fā)生變化,但該變化并不引起蛋白質功能的改變。
通俗地說,中性突變就是基因中的堿基確實發(fā)生了改變,但這種改變不影響生物的生存,無所謂好與壞的突變。
中性突變理論是上世紀60年代,由一個日本生物學家提出的。
該理論認為: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進化是基于基因不斷產生“中性突變”的結果,它也是在群體中產生的,而不像綜合進化理論所主張的突變有好有壞那樣,是既無好處也無壞處。它并不受自然選擇的作用,而是通過群體內個體的隨機交配以及突變基因隨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來或消失不見(即被淘汰掉)。
新種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微小的長期有利變異積累而成,而是由那些無適應性的、無好壞利害之分的中性突變積累而成。即生物在分子水平的大多數突變是中性的或近似中性的,它們既沒有好壞利害之別,又沒有適應和不適應之分,因此自然選擇對它們不起作用。
中性學說的出發(fā)點是中性突變,在中性突變過程中,哪一種變異能夠保存下來,哪一種變異趨于消失,全靠機遇,而不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這個過程叫做“遺傳漂變”。由于它完全不受自然選擇的作用,實際上就否定了自然選擇,甚至還認為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無關,故此理論是“非達爾文主義”的。
目前認為,中性突變理論有其合理之處,但也不像該理論說的那么絕對。中性突變確實在發(fā)生,但有時也會經受自然選擇。例如,一種中性突變使某種生物由黑色變?yōu)榛疑@種突變對生存沒有影響,屬于中性突變。但這種突變在熱帶地區(qū)就對生存更加有利(體色淺不易吸收太陽輻射),可能帶有這個突變的物種在熱帶就會大量繁殖。反之,在寒溫帶,較低的氣溫需要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則更利于不帶有這種突變的黑色物種生存。這也是一種自然選擇。
什么是手辦娃娃?
手辦(也有叫首辦或者手版)的名稱經常會被混淆到所有人物模型上。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手辦都是表現原型師個性的GARAGE KIT(簡稱GK),是指沒有大量生產的模型套件。
因為產量很少而且在開模的復雜度上有著很高的難度,因此價格一般都很昂貴。
因為樹脂材料的特性,很適合表現非常細致的細節(jié)部分和人物。
大部分手辦都是工廠提供的半成品白模,需要自己動手打磨、拼裝、上色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而且難度遠大于一般模型制作。單單從上色來說,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以及噴筆這樣昂貴的涂裝工具。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嘗試的東西。由于手辦的加工過程是全手工的,因而手辦完成品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