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涮羊肉指的是什么?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于元代,興起于清代。
傳說起源于元代。當年元世祖忽必烈
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他想起家鄉的菜肴——清燉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伙夫宰羊割肉時,探馬報告敵軍逼近。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廚師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種佐料,將帥們吃后贊不絕口。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肴。
說起傳統火鍋當然是以老北京的最為著名。相傳康熙、乾隆二帝舉辦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鍋。后流傳至市肆,由清真館經營。據說直到光緒年間,北京一家羊肉館的掌柜買通了太監,從宮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這道美食傳至民間, 為普通百姓享用,一直流傳到今天。
傳統涮羊肉非常講究,從涮羊肉用的鍋具到食材的選擇,再到配料的配制其中都大有講究。
鍋具:漢代出現一種稱為染爐、染杯的小銅器,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積一般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可以推斷這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
小火鍋。唐宋時,火鍋開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多備火鍋。在五代時,就出現過五格火鍋,就是將火鍋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時的火鍋又稱暖鍋,一種是銅制的,一種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食用。到了清代,各種涮肉火鍋已成為宮廷冬令佳肴。嘉慶皇帝登基時,在宮廷宴席中,特地用了1650只火鍋宴請嘉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當然現代火鍋種類更為繁盛。個人認為銅鍋火鍋的味道比較受大眾喜愛。
羊肉:.羊后腿須選用閹割過的公羊,以現在的北口(張家口一帶)蘊羊為最佳。然后凍壓后腿,目的便于羊肉壓出血水,達到干而不凍。如凍成冷凍肉,即失去鮮嫩。切制羊肉要求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羊肉片要長17至20厘米,寬3至6厘米。食用時,把火鍋里的水煮開后,投入蔥花、姜絲、口蘑、蝦干、煮沸出味(切忌投放味精),隨即按個人口味,將佐料放在碗中,隨涮隨吃。切不可煮時過短造成肉未煮熟,亦不可時間過長,造成羊肉肉質老化,影響口感。
蘸料:蘸料味碟是涮制火鍋不可缺少的部分,
涮羊肉的調料,包含了辛、辣、鹵、糟、鮮的成分,構成了獨特的香味。常見的有麻油味碟、蒜泥味碟、椒油味碟、紅油味碟、辣醬味碟、川琦蘸料碟、醬汁味碟、韭菜花味碟等。在火鍋中涮燙的主料剛出鍋時溫度較高,若將剛從鍋中撈出的主料在味碟中蘸一下,能使滾燙的原料降低溫度,便不會燙傷口腔。常見配料:芝麻醬(二八醬--80%芝麻醬,20%花生醬)、醬油為主,韭菜花、醬豆腐為輔,蝦油、料酒少許,辣椒油自由。七種調料盛碗上桌,勾兌時,先放料酒、蝦油、醬油、韭菜花,攪拌均勻后,放醬豆腐、芝麻醬,用勺順時針攪拌,最后,再根據客人的要求,放辣椒油。這樣勾兌的調料,攪拌均勻,而且,由于液體的先放,固體的后放,攪拌時不沾碗。順時針攪拌,使攪拌的調料不散不瀉。
涮羊肉從古至今越來越受人喜愛。南北口味也在不斷調和。涮羊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有益精氣,補肺腎氣 的功效。而且吃涮羊肉的形式活潑,多樣。使食客在飽餐之余還能放松心情,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