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夏季風暴總結
雪花勇闖天涯哈哈哈哈哈
2. 青島啤酒夏季風暴范文
1、多喝一點,你對世界的眼光就會改變一點。
2、清爽激情,無限活力。
3、雪花不飄我不飄,青島不倒我不倒
4、無酒不成席,歡聚必有雪花啤酒。
5、一對老朋友,兩杯好啤酒
6、別人說我,有點苦。他們不知道,我在等你給的甜
7、喜歡哪種酒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你陪我一起喝就好
8、杯子里的酒會喝完,喜歡一個人永遠不會完!
9、啤酒的好處是,讓你睡得像嬰兒一樣
10、喝酒是學問,愛,更是一輩子的學問!
11、夏天來了,你若覺得熱,便住進我的心里吧。
12、再來想一想你和啤酒的不解之緣
13、今朝有酒今朝醉
14、雪花啤酒,勇闖天涯。
3. 夏季 啤酒
大多比利時和捷克的啤酒酒精度較高,7度8度10度以上的都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比利時啤酒,是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修道院釀制的啤酒。現在,比利時一共還有五家修道院釀制啤酒,酒精含量都很高,有的達到12%。比較有名的有Duvel,這個牌子,酒精度8.5,是經過在瓶中二次發酵而成,泡沫濃厚,口感爽列,瓶子胖胖的,超市里有得賣的。
4. 啤酒文章夏季風暴
青島勁爽9度和冰爽9度的區別是酒精濃度不同,配料表成份不同。萊垍頭條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而釀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營養。它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低分子糖、無機鹽和各種酶。這些營養成分人體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體內產生大量熱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們稱為“液體面包”。萊垍頭條
5. 啤酒夏季風暴心得
雪花超爽酒精度相對于雪花清爽較低,雪花超爽不容易上頭,并且雪花超爽的麥汁濃度也較低
而且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雪花清爽,那個“清”意思應該就是喝起來比較的清涼可口,夏季喝口感更好。
從價格上說,雪花清爽要比雪花超爽的價格高一些
6. 青島啤酒夏季風暴心得
利用家鄉名人效應。夏季風暴推出哈啤爽口的感覺。
7. 關于啤酒夏季風暴戰役
清爽.就是一般的口味淡爽.口味有一點淡淡的冰爽.適合夏天.有點清涼糖的感覺.超爽.啤酒味比較重還有勁爽.純爽勁爽.一般是冰啤.比冰爽更冰.有點像午夜風暴和清涼的對比純爽.就是比清爽多了一點啤酒味而已1、涼爽,是一個漢語詞匯。 注音:liáng shuǎng 。 釋義:清涼爽快。
2、近義詞:清涼、涼快、冰爽、冰涼、清爽。
3、反義詞:悶熱、炎熱、酷熱
4、引證解釋:
(1)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新秋涼爽,我倦欲眠,汝何必在此相聒?”
(2)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擠垮它》:“一陣涼風吹來,著實涼爽得很。”
8. 青島啤酒夏季風暴文章
我覺得趵突泉藍色風暴并不是特別的好喝,它的泡沫不夠細膩,味道不如青島的好,價格是比青島啤酒便宜一些。垍頭條萊
9. 啤酒夏季戰役范文
“用戶的注意力在哪里,價值就在哪里”,這條規律被互聯網從業者奉為圭臬,同時也是如今各品牌在營銷策劃時所遵從的“鐵律”——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手中握有用戶時長最多及用戶數更可觀的平臺,自然成為各品牌青睞的營銷新陣地,這對于剛崛起的新品牌來說更是如此。
據「創業最前線」長期觀察,不少新品牌在微信、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B站等平臺上,以微電影、講故事、跨界聯名IP、直播帶貨等方式,完成了一場接一場的營銷戰役。
眾所周知,新品牌無法與巨頭比拼營銷投入,只能將靈感發揮到極致,講究創意與投產比,要把有限的錢花在刀刃上。因此在營銷上,預算多的品牌上不封頂,彈藥有限的則試圖在營銷形式上取巧。
不過,從本質上看,新式營銷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品牌帶來流量和口碑的同時,也容易放大其缺點,稍不謹慎,極易翻車。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不同的結果已經注定,近期處于輿論風口的鐘薛高和農夫山泉便是最好的例子。
在這個營銷的新時代,營銷渠道增多了,營銷打法也變得更多元化,但營銷并未因此變得簡單。在營銷的戰場中,品牌方們需時刻警醒——別自嗨,也別踩坑。
1、營銷戰場的新嬗變
“品牌方只能通過全方位鋪廣告做營銷的時代,基本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廣告學系副主任王水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在以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戶外廣告等形式為主的傳統營銷時代,主要資源被巨頭握在手里,小品牌鮮有出頭的機會。
隨著小紅書、抖音、快手、知乎、B站等網絡新平臺的崛起,以往傳統巨頭品牌擁有的營銷資源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2020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年度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在雜志、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五大廣告渠道中,網絡廣告的收入達6464.3億元,占上述渠道總收入84.7%,而其他渠道的廣告收入則下降至1163.8億元。
借助網絡各平臺的崛起,新品牌的出圈機會也增加了,比如元氣森林、拉面說、花西子、完美日記等品牌,就是乘上新社交平臺的東風而起。
作為長期觀察國內品牌營銷發展的專家,王水認為當下眾多新品牌的營銷路徑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品牌先確定一個圈層,即根據產品定位瞄準一個具有高轉化潛力的人群,靠最忠實的客戶度過冷啟動階段。”王水表示。
當運營好核心用戶之后,新品牌就會加強營銷活動的力度,不斷觸達更多人群,這種“拓展圈層”的做法是品牌營銷的第二階段。
王水稱,當上述兩個階段完成后,品牌需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這時,它們可以通過綜藝節目冠名、跨界IP聯名、制造話題事件等方式,打入全民市場。
經過第三個階段,品牌相當于進入成熟期,接下來,它們要做的就是常態化的推廣,以維持品牌熱度。“雖然不同品牌、品類的打法不同,但基本都在延續這個路徑。”王水說。
當然,也有一些品牌不會嚴格遵循這條營銷路徑。比如Ulike脫毛儀,就按照傳統營銷方式開疆擴土,在電梯內投放廣告侵略消費者心智,同時在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做多輪KOL投放,加強品牌的認知度。
這一套“營銷組合拳”打下來,Ulike的銷售戰績也隨之上升。618期間,Ulike登上天貓美容儀&脫毛儀類目雙榜Top1、京東美容電器銷售榜Top1,并躋身618天貓大美妝品牌Top6。至今,Ulike已經連續6年拿下618全網銷售冠軍。
“沒有統一的營銷打法,這也是新消費品牌的魅力所在。”王水表示,而各種營銷新方式也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
王水稱,在傳統的營銷方式中,產品的展現渠道和轉化渠道相互割裂,比如用戶在電視中看到了廣告,還需要到線下購買,因此,品牌方無法統計廣告帶來的轉化效果到底如何。
但是在數字營銷環境中,這兩者相互打通,比如用戶在微博或抖音上看到某品牌的廣告,點擊文案附帶的購買鏈接就能直接跳轉到購買頁面。
這樣對品牌方而言,有利于實現“品效合一”,即在提高品牌認知度的同時又能實現銷售轉化,最后還能對投放效果有更直觀的統計與評估。
不過,當前國內有各式各樣的消費品牌涌現,五花八門的營銷方式也正搶奪著消費者的注意力,如何提高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及復購率,成為了品牌方最重要的考驗之一。
“一般來說,在傳統媒體上做營銷能擴大品牌的市場聲量,但是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除了提高品牌的聲量,還可以打破核心圈層,提高用戶的忠誠度。”王水說道。這些新平臺天然地離用戶更近,在做營銷推廣時,方式也更靈活與多樣。
事實上,要維持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與忠誠度,不僅需要產品質量過硬,還要和用戶有較高頻次的互動,而這顯然無法次次都以大規模的投放來實現,只能在可平衡投產比的新平臺上“下功夫”。
回想起傳統營銷時代,為了爭奪廣告位,品牌方們不惜砸下重金。1994年11月8日,孔府宴酒在中央電視臺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以3000多萬元拿下首屆標王;在此后的20多年里,標王價格居高不下,頂峰時期,劍南春的中標金額超過6億元。
這令人咋舌的投放金額,絕非如今的新品牌能負擔得起的。因此,新品牌盡可能選擇更合適自己的新平臺去做投放。
「創業最前線」獨家了解到,在小紅書2021年Q 2的標準產品報價中,報價最高的為APP互動開屏:按CPT方式計費(廣告主可在全天24小時內任一時間段投放廣告,用戶只要在這段時間內打開APP,即可看到廣告,在這一時間內無論廣告展示多少次都不會收取廣告費用),報價為4950000元/天/輪。以中長視頻見長的B站,其2021年Q1商業資源刊例報價顯示,開屏投放費用報價為4500000元/天/輪。
而這些營銷產品已經相對成熟的大平臺,會根據廣告的性質、展示位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價格,大體上在十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在一般客戶選擇的營銷推廣方案中,少的可能花幾十萬元,多的得上百萬元才能見效果 。”媒介代理商禾禾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他介紹,依托于各大平臺的MCN機構,旗下的KOL報價也是幾千元到百萬元不等。作為客戶,不僅需要從平臺購買產品進行營銷,還需要從各個媒介渠道購買資源以搭配營銷效果的達成。
“在KOL的報價中,除了交給MCN的費用之外,還要包含交給各平臺的費用:小紅書平臺的授權費用、報備費用和平臺服務費用,B站的花火費用等,都是在平臺投放必須繳納的費用。” 禾禾向「創業最前線」透露。
這些平臺的高額營銷費用,勸退了一部分新品牌,而在投放的玩家中,贏家也只是屬于少數人。
“有些品牌營銷一場,最后發現自己的現金流可能還是負的,錢都被平臺和KOL賺走了。”一位品牌營銷人士稱。
因此,在“燒錢不見底”的營銷戰爭中,品牌方們豐儉由人,彈藥有限的試圖在營銷方式上討巧,資金實力雄厚的便可以大展拳腳。
功能性食品新品牌BUFFX,便是根據營銷效果來決定營銷投入。
“我們沒有固定的營銷預算。” BUFFX創始人亢樂對「創業最前線」說道,“我們是看ROI(投入產出比)的公司,并將其控在1.5~2之間,也就是說,公司每投入1元就可以賺1.5至2元,投入100億,公司就可以賺200億。在這種情況之下,市場投放的同事們能花多少錢,考驗的是他們的能力。”
2、花式營銷大戰
作為年輕人聚集的大本營,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臺是新品牌營銷的必爭之地。在“大熱荒野”項目啟動之初,黃立便和合伙人選定了小紅書作為營銷主戰場。
“小紅書以女性用戶為主,與大熱荒野的目標用戶相契合。而且,小紅書是圖文形式,內容制作成本更低,展現形式類似于淘寶的評論區,也有利于流量轉化。”“大熱荒野”創始人黃立(業內稱其為“老六”)介紹。
幸運的是,營銷的開局就超出了他的預期。最初,三位博主到他們的營地體驗,并在小紅書發布了筆記;第二天,40多個用戶前來咨詢,成交26單;第三天,咨詢用戶多達60多個。
這個結果讓黃立很驚喜,同時也讓他認識到了小紅書的 “種草能力”。
除了在小紅書做常規的KOL投放外,不少新消費品牌還使出渾身解數推出營銷新花樣。比如,網紅燕麥品牌王飽飽與漫畫IP羅小黑合作,推出聯名禮盒,并設計了PVC袋子、攪拌勺、馬克杯和分裝袋等周邊。
和傳統的消費品牌一樣,新消費品牌也喜歡找明星代言。王飽飽不僅請歌手周深代言,其KOL還有歐陽娜娜、李湘、張韶涵等明星;男士護膚品牌“理然”,請來流量明星井柏然代言。
圖 / 井柏然給理然拍攝的短視頻廣告
由于新品牌們不像業內巨頭們一樣有一擲千金的能力,在營銷上只能采用克制的打法,這往往需要他們另辟蹊徑,最好能用最低的成本,撬動最高的杠桿。
于是,不比資金比創意,為了做好營銷,新品牌們將自己逼成了“內容公司”。
為突出品牌調性,以及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類啤酒潮飲酒品牌“走豈清釀”將“敢造、敢浪”定位為品牌態度,并據此制作了7條微電影。
在他們的微電影中,帶著雞和鴨頭套的人是主角,他們通過一些小故事表達主題思想,比如人生要學會拒絕——拒絕復制、拒絕粘貼、拒絕克制等等。
圖 / 走豈微電影
“雞同鴨講,這是粵語中的一個梗,意思是不同類的人很難玩在一起。但是我們想用這兩個形象表達,因為有酒不是同類人也能玩在一起。”品牌負責人王穎對「創業最前線」稱。
微電影的表現手法有些前衛,走豈內部50多個同事在觀看時,40%的人看不懂。即便如此,她還是大膽地決定發布這些微電影,“有爭議,才能被記住。”
事實上,根據品牌調性大膽發揮想象力,給人們講出一個新故事,是新品牌常用的營銷方式。“這種方式有助于幫助品牌明確自己的形象和定位,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清晰的認知。”BUFFX創始人亢樂表示。
此外,直播帶貨作為當下主流的營銷方式之一,捧紅的新品牌不計其數,花西子和完美日記等品牌就是典型例子。但對于直播帶貨造就的銷售神話,亢樂有不同的看法。
“新品牌需要先建立起知名度,而直播的效果有限。很多用戶會沖著李佳琦、薇婭、羅永浩這些主播購買,而不是單單為了BUFFX這個品牌。”亢樂稱,“對我們來說,讓自己成長起來,有一定的力量或者知名度之后,再去做直播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另外,BUFFX目前還在積累數據階段。“如果用戶沖著主播購買,我們就不容易判斷,BUFFX在產品層面是好是壞,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調整。”因此,BUFFX至今還沒有做過大型直播。
3、營銷不是萬金油
新消費品牌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砸入營銷大戰中,那么,彈藥充足就一定能砸出一個網紅品牌嗎?
當然不是。
“營銷方面的內卷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品牌的營銷策略不清晰,創始人內心又不夠強大的情況下,他們會跟風去做營銷。”亢樂稱。
用三五年的時間來看,能夠活下來的品牌一定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在成功的因素中,營銷只占據了很小比例。一個消費品牌能否成為網紅,主要決定因素在于產品的質量和定位。
事實上,新式營銷是一把雙刃劍,它帶來的好處肉眼可見,但它帶來的新挑戰也不容忽視。
“比如渠道管理的成本提高,以前只需要管理好傳統媒體的渠道就好,現在需要對接大量的平臺方、KOC,這就會導致品牌方對渠道的掌控力減弱,也極其考驗營銷人員的能力和專業水平。”王水表示。
以前,品牌方只有固定的幾條渠道,所有的營銷物料都能經過嚴格審核,但是現在渠道增多,在審核上難免會有疏漏,這也使得營銷翻車的風險加大。
近日,“營銷翻車”較為典型的案例便是農夫山泉。
6月26日,網友曝光了農夫山泉新品“拂曉白桃”蘇打氣泡水的海報,海報中標注“拂曉白桃產自日本福島縣”,這使得農夫山泉成為眾矢之的,股價也一度下跌超6%,后續農夫山泉緊急聲明自家使用的桃子并非產自日本福島縣,但也很難挽回產品聲譽。
這種翻車事件并非孤例,此前鐘薛高也因原材料問題被質疑虛假營銷。因此,品牌方在營銷的每一個過程中都要謹慎。“我們合作的KOC和KOL都是一個個篩選過的,文案也經過我們的嚴格審核。”椰子生活方式品牌“可可滿分”創始人方乃锃曾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一旦品牌方稍不謹慎,出現負面營銷,便很難逆轉,甚至會一次性出局。由此來看,營銷并不是萬金油,若營銷不當,反而會將品牌推向死亡深淵。
如今,很多消費品牌喜歡講新故事,若故事講得好自然會對品牌添分加彩,比如香奈兒,自誕生以來宣揚的就是女性獨立自主、悅已等態度,因此受到女性的追捧;再比如花西子,以“東方彩妝,以花養妝”的理念加上充滿國風的設計,便很快出圈。
不過,若故事講得不好,反而會成為減分項。“有些品牌在講故事時,容易用力過猛、過度拔高或者脫離實際;也有一些品牌承擔了不屬于自己的責任,比如急切地想教育用戶;或者故事跟產品不匹配,比如主打下沉市場的茶包,講了一個文藝的故事。”亢樂說道。
“IP是重要的,但它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對于一個品牌來講,如果做不好產品,IP也就失去了意義,還會給人一種東施效顰的感覺。”亢樂補充道。
在信息迅速迭代的當下,新品牌紅得快,死得也快。
阿里的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4月入駐天貓的新品牌,在1年后存活率不到50%;2018年入駐的新品牌,1年后的存活率還要再降4%;2019年入駐,1年存活率再降12%,這也是一個嚇人的數字。
“大眾的注意力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到這些品牌上,但當有新品牌出現時,大眾的注意力又會被帶走。總有新的流行代替舊的流行,這就導致品牌的迭代速度非常快。”王水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品牌方的營銷策略跟不上,就很容易會被用戶淘汰。
4、一個網紅品牌的煉成之路
“新品牌的崛起不是偶然的,他們關注到了很多細節的東西。”王水表示。
之所以有這樣感觸,是因為拉面說的故事。
據悉,拉面說的一款產品中用到了三顆泡椒。當時有兩種搭配方案,一種是三顆綠色的泡椒,另一種方案是兩顆綠色加一顆紅色的泡椒。供應商為了采購方便,希望三顆都是綠色的,但是產品經理堅持要兩顆綠色加一顆紅色,這是因為出圖率更高,有利于用戶拍照發布并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在他們說‘出圖率’這個詞之前,我都沒有意識到還有這樣的指標。”他稱。
由此可見,一個網紅品牌的煉成,絕不僅是故事講得有多好,或者內容做得多出色,它的出圈是團隊綜合能力的體現。
除了產品質量過硬,注重營銷的細節外,還需要品牌方運籌帷幄、步步為營,比如,對營銷時機的把握。
一個新品牌若想獲得足夠多的關注,不是單純通過廣告或者通過某個營銷事件就能實現,它跟整個市場推動的階段和品牌戰略布局息息相關。
“比如,在我們鋪貨渠道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就去做廣告投放,但用戶在線上、線下買不到,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的第一波工作,就是先去做市場鋪墊。”王穎稱。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走豈的微電影,其實就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在內容上下功夫,讓大家產生好奇,并加深他們的印象。“在終端或者在線上的銷售中,我們會相應的配合互動和促銷機制。”
對于新品牌來說,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是“冷啟動”不錯的陣地。若想要繼續擴大知名度,視頻平臺、樓宇廣告,甚至線下活動等形式也要安排起來。
接下來,走豈計劃根據雞鴨主題去做線下活動,持續占領消費者的心智。“用不同的方式觸達消費者時,都讓他們聽到同樣的聲音,看到同樣的表達,用戶自然會對品牌產生印象。當然,這也是最難的一點。”王穎說。
更關鍵的是,品牌在營銷時要知道用戶在哪里,洞察消費者的需求,之后再提供相匹配的方案。
從報紙到電視,再到互聯網平臺,媒介方式發生了大變化,但是營銷的本質不曾改變。“對于消費品品牌來講,營銷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正常的銷售轉化,一個是事件性的營銷,以迅速出圈。”亢樂稱。
每個營銷行為背后的目的都很明確,有品牌在分眾傳媒用“洗腦的方式”表達品牌訴求,目的是占領消費者心智以提高轉化率;有品牌做軟性植入,比如唱歌、做內容等,目的是出圈。
至于是選擇電視廣告,還是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這要基于不同的目標人群做判斷,比如年輕人玩抖音,老年人看電視,女性用戶偏向于小紅書,男性用戶聚集在羅永浩的直播間。
用戶在哪里,營銷戰場就在哪里。營銷方式難以復制,每個品牌都要找準適合自己的媒介和營銷策略。
最重要的是,網紅品牌能不能“長紅”,要看它能否把握好營銷的“度”。如果品牌營銷過于激進,甚至虛假營銷,會造成消費者的預期與實際體驗的差距較大,慢慢就會被大家淡忘。
那么,新品牌該如何尋求營銷的平衡?
“這需要經驗和感覺,每個人的判斷標準不同。”亢樂表示,BUFFX是根據NPS(用戶凈推薦值)來做判斷。
NPS的意思是指,一位用戶將一款產品推薦給其他用戶的可能性指數,這是最流行的顧客忠誠度分析指標。“我們內部認為,NPS保持在75%是比較好的狀態。”亢樂稱。
或許,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營銷打法和成功判斷標準,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于——如何在持續保持品牌熱度時,又精準把握好每一次營銷。這個過程,就好比走鋼絲一樣,哪怕一絲失誤都有可能墜入深淵,唯有謹慎再謹慎。
實際上,無論營銷方式如何千變萬化,一款用心打磨的好產品才是托起品牌發展的堅實地基,而那些漂亮的營銷手段則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