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利時匪徒啤酒百科
武 器:FN P90使用方 :警察/匪徒價 格 :$2350原產地 :比利時口 徑:338 Lapua Magnum彈夾容量:50發載彈量 :100發射 速:900 RPM重量(裝填):3千克子彈重量:2克子彈出膛速度:2345英尺/秒子彈出膛動能:465焦耳能否開鏡:否描述:FNP90還不錯,不過太不實惠了。彈夾裝彈量和裝填時間都還可以,不過相同價位下,選擇AK或者FAMAS要好得多。
2.比利時匪徒啤酒怎么樣
最主要的含義是代表勝利 victory的頭一個字母 “V”這個符號的發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維克托·德拉維利。1940年末的一個晚上,他在廣播里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表示堅信盟軍的勝利,從而讓那些納粹匪徒心神不寧。于是在歐洲各個淪陷國家里,無論拉汽笛、按汽車喇叭,還是叫服務員,都是“嘀—嘀—嘀—噠”,這三短一長的音符,這個音符翻譯成摩爾斯電碼,正是“V”的符號;朋友見面,也都伸出兩個手指作“V”形互相招呼;還有用有色粉筆寫的“V”字更是到處都是,連德國軍官的專用廁所里也有。流傳到今天,“V”字的普遍含義就是“勝利”
3.比利時著名的啤酒
因為發酵過程需要足夠濃度的糖,不然酵母不夠吃這個過程就會終止。傳統啤酒工藝中發酵過程的糖來自糖化后的大麥,現代工藝也通過輔料來提供糖分。
從風味上來說,如果糖分僅僅是來自大麥,那么為了提供足夠濃度的糖,勢必也會導致大麥帶來更多蛋白質等風味濃郁的物質。
通過添加輔料的形式可以只提供糖,但是不增加濃郁味道,帶來所謂的清澈的口感。糖漿、大米、玉米,本質上都是輔料。
4.比利時教士啤酒
德國的好
提起好喝的啤酒,很多人不約而同都會想起有著“啤酒王國”美譽的德國啤酒,而且我們的市面上有很多的德國啤酒品牌,這讓喜歡喝啤酒的人多了很多的選擇,雖然現在市面上德國啤酒大多是合資的,但是有很多還是秉承了德國啤酒的特點,尤其是以下這5種德國啤酒,相信很多的啤酒愛好者都品嘗過。
教士啤酒是最先被中國人所熟知的德國啤酒品牌,當初初次喝教士啤酒時,一下就被它濃濃的麥芽香味所吸引,而且喝起來還不同于一些啤酒的味淡如水,入口后有一股麥芽和酵母混合的香味,感覺特別的舒服。
狩獵神白啤在德國啤酒中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不過正因為如此,它的品質才能保持的一如既往,畢竟有時候產量上去了,品質下降的就會很厲害,這點可以參照教士。
瓦倫丁啤酒也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德國啤酒品牌,現在各大商超基本都會看到它的身影。
柏龍擁有很多的擁躉,它是德國啤酒在中國認知度非常高的啤酒品牌,也是國產化比較高的一款德國啤酒。
維森啤酒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德國啤酒品牌,據說現在它所使用的酵母也是200多年前的,因此它在德國啤酒里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5.比利時匪徒啤酒口感
最主要的含義是代表勝利 victory的頭一個字母 “V”這個符號的發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維克托·德拉維利。1940年末的一個晚上,他在廣播里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表示堅信盟軍的勝利,從而讓那些納粹匪徒心神不寧。于是在歐洲各個淪陷國家里,無論拉汽笛、按汽車喇叭,還是叫服務員,都是“嘀—嘀—嘀—噠”,這三短一長的音符,這個音符翻譯成摩爾斯電碼,正是“V”的符號;朋友見面,也都伸出兩個手指作“V”形互相招呼;還有用有色粉筆寫的“V”字更是到處都是,連德國軍官的專用廁所里也有。流傳到今天,“V”字的普遍含義就是“勝利”。
6.比利時海盜啤酒
樂飛金啤酒是比利時生產的,來自比利時修道院。
樂飛金啤酒通過精良的釀制工藝呈現各種原料的美妙融合,口感層次分明,略帶辛辣,適合朋友聚會,家人團圓。規格:500ml*24聽。
樂飛金啤酒,金色的色澤,麥芽發酵和自然朦朧修道院啤酒驚喜在不同的水平。
苦和甜口味之間的平衡是華麗的,它的氣味,它包含神奇的口味,比如香蕉、桃子、成熟的菠蘿和各種香料,巧妙地把香菜和橙色融合在一起。
7.比利時匪徒啤酒多少度
最主要的含義是代表勝利 victory的頭一個字母 “V”這個符號的發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維克托·德拉維利。1940年末的一個晚上,他在廣播里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表示堅信盟軍的勝利,從而讓那些納粹匪徒心神不寧。于是在歐洲各個淪陷國家里,無論拉汽笛、按汽車喇叭,還是叫服務員,都是“嘀—嘀—嘀—噠”,這三短一長的音符,這個音符翻譯成摩爾斯電碼,正是“V”的符號;朋友見面,也都伸出兩個手指作“V”形互相招呼;還有用有色粉筆寫的“V”字更是到處都是,連德國軍官的專用廁所里也有。流傳到今天,“V”字的普遍含義就是“勝利”。
8.比利時殺手啤酒
拉格啤酒,源自德文“儲存”,是一種桶底酵母發酵,再經過低溫儲存的啤酒。桶底發酵,顧名思義就是酵母在發酵時沉在麥汁的下方。發酵溫度一般在10-12攝氏度。常見的有:Pilsner、American Lager、Bock等,多數注重清爽和麥芽的香味,一些特別的拉格啤酒也會有水果或堅果的香味。
中文名
拉格啤酒
外文名
Lager
別名
窖藏啤酒
特點
發酵時間短、口感一致
特點
發酵時間短,產量大、效率高、口感的一致性容易控制
種類
皮爾森
Pilsner 源自捷克共和國境內的Pilsn. 1842年,巴伐利亞釀酒師在Pilsn試驗成功了Pilsner, 一種軟水釀制,采用淺色麥芽和Saaz啤酒花的啤酒。上市后即大受歡迎。成為拉格酒的經典鼻祖,也為今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找到了途徑。美國人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美國拉格。現在捷克境內比較有名的皮爾森酒有捷克百德福(美國百威就是從那里買的版權,后來被百威改成工業拉格之后打了一百年的官司),以及俄羅斯在歐洲啤酒花之鄉扎泰茨建廠生產的扎泰茨鵝(zatecky Gus)。
美國拉格
19世紀40年代,大量歐洲移民出現在美國,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在歐洲所喜愛的啤酒。 由于美國地產的大麥芽蛋白質含量較高,美國人在大麥芽里添加了玉米淀粉來稀釋。 這樣一款由麥芽,玉米淀粉釀制的啤酒就成就了美國拉格的特點。 后來美國人為了降低成本再發明了工業拉格,即用原料上大量采用廉價谷物(如大米),甚至食品添加劑和合成品(顏料、甜味劑等)。這種啤酒在中國最為盛行。美國還有歐洲一些出口的啤酒也是這類風格。代表作有百威、嘉士伯、喜力等。當然美國依然還有很多不錯的拉格,比如布魯克林拉格就是很不錯的一款拉格啤酒。
歐洲拉格
德國是歐洲比較著名的一個啤酒國家,其原因是德國針對啤酒頒布了《純粹法》,此法禁止了往啤酒中添加除麥芽,水,啤酒花之外的一切東西,這也保證了德國永遠不會生產工業拉格,在德國拉格中,最著名的有卡力特黑啤(kostriber schwarzbier)。而在歐洲其他國家很多都以古老的艾爾釀法為主,拉格啤酒做的比較好的主要是比利時時代啤酒(stella),法國凱旋1664。
9.比利時教父啤酒
1、哈德威爾
?
在荷蘭長大的哈德威爾一開始是學鋼琴和混音的,自從看了關于DJ的紀錄片之后瘋狂的愛上了它,隨后開始從事DJ電音師。和音樂公司簽約后的他因為年紀太小無法進入夜店,所以早期在夜店的工作都是由父母陪同的。之后進入滾石高中后的三個月便在其他人的建議下輟學投入音樂,同是世界十大電音鬼才的提雅斯多就是他的恩師和提拔人。
2009年,哈德威爾因為制作《Show Me Love vs. Be》而開始受到關注。之后便開始發力,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連續衛冕百大DJ第一名。
2、阿明·范·比倫
?
分別在2007、2008、2009、2010、2012年五次成為百大DJ第一的男人,世界最頂級的電音鬼才之一。同時他也是荷蘭唱片公司Armada Music的創始人之一。
從2001年開始到今天,它的DJ在全球80多個國家100多個電臺播出過,擁有3700萬聽眾。
他還有著眾多記錄,比如21次進入美國Billboard公告牌專輯排行榜。
3、馬丁·蓋瑞斯
?
馬丁·蓋瑞斯(Martin Garrix),原名馬亭·杰拉德·嘉偉森(Martijn Gerard Garritsen),1996年5月14日生于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DJ、音樂制作人,畢業于赫爾曼育學院。
被稱為DJ天才的22歲青少年,出道至今就在十幾個國家的音樂榜單上進入前十,其中英國和比利時更是奪得電音音樂專輯冠軍。
在2013年首次登入百大DJ就得到了40名的位置,第二年則進入第四名,2016年開始連續3年問鼎第一名。
這位天才DJ其實在2004年才開始萌發成為DJ大師的想法,也是受到了提雅斯多音樂的啟發。
4、大衛·庫塔
?
大衛·庫塔(David Guetta),本名皮埃爾·詹姆斯·庫塔(Pierre James Guetta),19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DJ、音樂制作人、歌手。
他是法國第一DJ,也是世界十大電音鬼才排名中比較年長的一位,出生于1967年,但年齡并沒有成為他是世界頂級DJ的障礙。
早在1980年開始,大衛·庫塔就開始在夜店擔任DJ,2001年自己創立了唱片公司并發型專輯,2009年憑借《舞動真愛》專輯打入DJ主流市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11年稱為百大DJ第一名。
有句話叫做是金子遲早會發光,在DJ世界說的可能就是他。在他擔任DJ的這些年期間,他一共銷售了1500萬只單曲。
5、提雅斯多
?
提雅斯多,原名提吉斯·米基爾·弗韋斯特(Tijs Michiel Verwest),1969年1月17日出生于荷蘭布北布拉邦省布雷達,荷蘭DJ、音樂制作人。
哈德威爾的恩師,馬丁·蓋瑞斯的啟蒙師,可以說是榮譽滿滿了,也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DJ,以及電子舞曲教父級別人物。2002~2004連續3年登頂百大DJ第一名。
另外,他也是少有的獲得格萊美獎的混音師。
6、艾維奇
?
瑞典DJ,2012年就曾經與大衛·庫塔合作發布單曲,并獲得了格萊美獎的提名,在2013年發布的《真實》專輯,更是在超過15個國家的音樂榜單上進入前十名。
不幸的是,這位才華橫溢的世界十大電音鬼才在2018年4月20日在阿曼自殺。
7、迪米崔與麥克
?
來自比利時的DJ組合,他們從1999年開始就從事DJ電音工作,最初在多家電臺擔任DJ。在2003年成立了俱樂部,開始了他們無法阻擋的DJ道路。
迪米崔與麥克曾經在2015年奪得登頂百大DJ,而后一直位居第二名至今。
8、艾佛杰克
?
來自荷蘭的DJ大師,原名尼克·凡·德·沃爾。他從5歲開始學鋼琴,自年幼開始就展現除了無可比擬的音樂天賦。
在2010年登上百大DJ榜位居第19,第二年便獲得了第七名的最好成績,同時他還是2013年全球收入最高的DJ第七名。
9、OLIVER HELDENS
?
來自荷蘭的DJ大師,2015年開始以HI-LO的藝名開始制作音樂,從2014年開始進入dj大師榜單,當時位居第34名,最佳名次是2016年的第八名。
目前他正在美國進行著巡回演出。
10、棉花糖
?
來自美國的DJ大師,一直以棉花糖的藝名和頭套隱藏身份,直到后來大家才知道他叫克里斯托弗·科姆斯托克。
在2015年3月他發布了他的首個單曲,并一舉成名。在2018年他發布的新專輯《Joytime II》沒有邀請任何嘉賓,但依然稱為了美國Billboard Top Dance第一名。他也曾經與賽琳娜·戈麥斯等著名明星歌手合作過。
10.匪徒啤酒簡介
SHTF是英文Shit Hit the Fan的縮寫,本意是“糞便撞上風扇”,比喻出大事了、麻煩大了。同時SHTF也是生存主義者的術語,表示重大災難來臨,泛指各種因為秩序崩塌而導致的社會混亂狀況,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前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的“薩拉熱窩圍城”。
藝術家繪制的薩拉熱窩圍城示意圖,紅色是被狙擊點。
薩拉熱窩圍城
“在戰爭之前,我們過著像美國那樣的生活:兩輛車、一個大公寓和金錢。現在,我們就像進入了時光機,回到了100年前。”——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企業主賈斯納·盧西奇(Jasna Lucic)
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薩拉熱窩被圍城1425天(1992年4月5日~1996年2月29日),時間跨度遠超二戰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與列寧格勒戰役。在此期間城內居民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供電、供水,食物與燃料匱乏,貨幣變為廢紙,醫院沒有藥物,法律和政府形同虛設,日常生活的一切規則都失去了。
被狂轟亂炸后的薩拉熱窩街道。
大約在圍城1-2個月后,匪幫開始橫行;到3個月時,餓死、凍死的傳言開始流傳,薩拉熱窩陷入空前的人道主義災難。
物資缺乏到了什么程度呢?據幸存者回憶,為了一罐牛肉玉米罐頭,一些女人會任人擺布幾小時,而且大部分都是絕望的母親(這是極其悲哀的,但卻是當時的實情)。而其實在戰爭爆發前,薩拉熱窩是很現代化的城市,甚至舉辦了1984年冬奧會。
這個旅游點的裝置設計非常形象地說明了當時薩拉熱窩居民的感受。
本文無意討論戰爭的責任問題,只是來看看絕望中的薩拉熱窩人是如何生存下來的,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現任《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先生,當時是駐南斯拉夫戰地記者,著有《波黑戰地采訪手記》一書)。
消耗品將會枯竭,但技能不會
“我是一個(男)護士,在那種情況下,我的知識就是我可以拿來與人交換物資的財富。”——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塞爾科(Selco)
在災難中囤積食品和必需品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在SHTF情況下,囤積的物品很快會被吃光或者被搶光。
薩拉熱窩當時的很多方面基本回到了石器時代,當物資不可避免地被耗盡,如果你能擁有一項或多項現代技能,足以保證你不會因食物短缺而餓死,例如制作小型發電機、蠟燭、肥皂,懂得醫療護理,甚至修鞋、修理自行車等等(文科生躺槍,這些技能其實很簡單,網上的資料也很翔實,一天就能學會很多項)。
全家上陣,伐樹取材。這些松樹是可以提料油料的。
上文那位男護士還表示,他的朋友通過制造燃油燈的油料來與人交換物資,并且從來不讓別人看到他是如何制造油料的,據推測,這些燃料可能是通過簡易干餾裝置制造的松根油與少量柴油的混合物(二戰末期,日本由于缺乏燃料,也曾用過松根油)。
有啥吃啥
“當我走進公寓時,我能聞到肉湯和面包的味道,而且我的肚子在咕咕叫,雖然我知道湯是用我的寵物兔身上的最后一塊肉熬制的,但是饑餓讓我忘了一切。”——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瑪婭(Maja)
在有水但缺少食物的時候,一般認為人少則可以生存一周,多則幾周,但強烈的饑餓感會成為強大的生存動力,任何難以下咽的“食物”都會被拿來充饑。
在圍困中的薩拉熱窩,從動物類的老鼠、鴿子、寵物兔,到植物類的蕁麻、樹葉、蒲公英都成為災難時期的食物。
在挖野菜的居民。
一名薩拉熱窩婦女,激動地親吻援助機構派發的面包。
另外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于家中老人的見識,因為你的奶奶可能是對附近山頭野外最熟悉的人,她能找到并辨別哪些植物可以食用。
臟水殺人
“很多人死于疾病,大多是由于飲用臟水引起的。”——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塞爾科(Selco)
有了食物,人就可以生存幾周,但沒有水只能生存3天。薩拉熱窩被圍困期間沒有自來水,這意味著人們不得不收集雨水,并冒著被狙擊的危險從河里打水。
薩拉熱窩居民排隊取水。
取水的工具主要是獨輪車與自行車。
凈化水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凈水片消毒,如果沒有可以用漂白劑(亞氯酸鹽)、食醋來代替。水比較渾濁的時候,可以按粗砂、細沙、毛巾的順序鋪列過濾層,以過濾雜質,之后再消毒。
對于中國人來說,其實就更簡單了——水燒開了就成,而歐美人習慣上是喝涼水的(他們也喝熱飲,比如茶、咖啡),所以必須凈化后才能飲用。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歐洲人喝涼水的習慣,這里講個去年在網絡上流傳的小故事:有位中國赴德留學生,寄宿在一戶當地人家中,有一次她無意中跟房東表示要喝開水(服藥),房東大媽立刻兩眼放光,讓她稍等。片刻之后,房東一家人齊聚客廳,強勢圍觀該留學生喝熱水。
無聊難耐
“從戰爭開始以來,他們(兩個孩子)就一直在(地下室)里面,11個月來只到外面活動五次,每次大約10分鐘。”——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菲卡·薩爾基奇(Fika Salkic)
前段時間,因為新冠疫情,大家都被憋在家里,刷手機、看電視成為生活必需品,那么如果既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視你能堅持幾天?薩拉熱窩圍城起始于1992,互聯網技術還處在萌芽階段,自然無網可用。
而且為了安全,被圍困的居民長期呆在地下室或公寓里,基本不敢外出活動,無聊到極點的人們只能靠紙質書籍打發時間,也只有沉醉于文字才會讓他們獲得短暫的放松。
躲在地下室的薩拉熱窩居民在玩紙牌,這一大家子養活起來是不容易。
如果有的話,請保管好你的各種棋牌工具,打牌、玩色子是消磨時間、預防精神崩潰的好辦法。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待在加固的住所里,既無聊也無光,夜晚也十分難熬,于是“造人”成為不多的娛樂項目之一,而且在戰爭期間確實有大量的婦女懷孕。你可以想象,這在一個沒有醫院的城市是多么災難性的事情。所以在SHTF狀態下,避孕藥和安全套也是生存必備物資哦。
騎自行車
“如果我們要談論自行車,那么就不得不說說戰爭。”——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伊爾凡·塞爾曼(Irfan Selman)
即使能搞到一些貴重的汽油,在圍城中的薩拉熱窩開車也是一個壞主意。當時的薩拉熱窩遭到持續多年的炮火洗禮,街道被毀壞,到處都是路障,汽車根本無法暢行,基本無人開車出門,而且荒涼的路面突然出現一輛走走停停的汽車,目標太顯眼,駕駛員會成為狙擊手的獵物。這時候,騎自行車是一種很好的出行方式,可以在布滿路障的街頭巷尾快速靈活穿行,減少被狙擊的可能性。
由于缺乏燃料,連軍方都要用馬車運送糧食。
伊爾凡·塞爾曼向博物館捐贈自行車。
在“薩拉熱窩之圍”博物館中,陳列著一輛自行車。這輛自行車不僅幫助了車主免于被狙擊,還被用作收音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發電機。
近水樓臺
“無論存儲多少供應品,它們最終都會在SHTF情況下用完。”——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塞爾科(Selco)
除了有一門出色的手藝,選擇一處資源豐富的住所是很好的補充,并且這些資源最好是可重復利用的。比如水井或小溪、花圃、森林或樹林。
長時間的封鎖生活中,不光要喝水,上廁所也是一個大問題,由于污水系統癱瘓,古老的旱廁成為必然選擇。廁紙是沒有的,即使有也是搶手貨,可以拿來換取更緊要的必需品,這時候水、樹葉是上廁所的良好替代品。
薩拉熱窩多布林加河圍城時期丟滿了廢棄物,河水污染嚴重。
現在很多城中的陽臺上出現了一些盆栽蔬菜,有私家花園的更是開辟出一小塊菜地,這在SHTF時期會成為不多的蔬菜來源之一,特別是可以反復收割的韭菜類菜品。
雖然居住在資源附近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但根據薩拉熱窩的經驗,在不到兩個月內,城市公園的樹木就被人砍光了,先下手為強是沒錯的(木地板、家具也是木材的來源)。
相應的,位置好、品相好的房屋也是暴徒們的首選目標,縱然你的房屋彈藥充足,也必須低調低調再低調,挖洞刨墻搞花它,以便融入周圍破爛不堪的住宅。在SHTF時期,你需要的是一處外表簡樸但內部堪比堡壘的房屋。
房屋必須低調,也就是中國人說的財不外露。圖中房屋的窗戶基本都被封死的。
抱團取暖
“圍城的第一年實際上是相當不錯的時間段,因為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鄰居,并且因為他們是‘瘋子’,盡管經歷了戲劇性的混亂,但我們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比比皆是!”——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居民尤卡
對于沒有經歷過SHTF情況的任何人來說,戰爭中的“美好時光”說法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是請記住,團隊的力量,鄰居與家人親戚會成為你活下去的絕佳幫手。
如果你在亂世中有個大家族,那存活率將大大高于小家庭。亂世中的一些薩拉熱窩居民,依靠家庭或者鄰里自發組織了很多巡邏隊,結成緊密的互助團隊,以保障所在小區的安全。
薩拉熱窩的小區民兵。
既然沒有明面的商店或市場,物資的流通就得靠黑市,且大多是以物易物。普通的物資主要靠鄰里之間互換,更為稀缺或緊俏的物資要去大一點的黑市,但黑市沒有管理人員,為躲避狙擊與炮轟,一般選擇晚上開市,進去的交易的人亦是多人一組,無人敢于單槍匹馬闖入,因為被搶劫的概率比換到物品的概率還高。
那些參與搶劫的匪徒,很多也都是普通人,他們在各自的家庭家庭是爺爺、爸爸、哥哥等角色,為了維持家庭,逼不得已落草為寇。這時候城市的黑與白已經混亂,更多的是灰色地帶。
保持人性
“你是人的感覺可能很快就會消失。我無法告訴你我認識的人中有多少人愿意為了一點牙膏、胭脂、肥皂或香水而放棄一頓急需的食物,如果注定會失去人性,那么戰斗還有什么意義?大家需要這些東西喚醒自己的人性。”——薩拉熱窩圍城時期當地無名居民
波斯尼亞戰爭中有很多令人驚奇的故事,圍城中的居民不只艱難地求生,而且他們居然還自己釀造了啤酒、組織了音樂會、成立了戲劇社,甚至舉辦了“Miss Besieged(圍城小姐)”選美大賽!
圖書館廢墟上的演奏。
1993年,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薩拉熱窩在一個地下室組織了選美大賽。
而一旦暫時恢復供電供水,理發店就會擠滿做頭發的女士……
這看起來很愚蠢,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看音樂會?或浪費物資來做頭發?無它,這正是我們生存或生而為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