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修辭是用來刻畫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的寫作方法。不僅在中文里讀者會時常見到這種寫作方法,英文中同樣常常用到修辭方法。英語常見修辭手法有明喻、暗喻、借代、擬人、委婉、夸張、矛盾修飾、移位修飾、擬聲、雙關、回文、頭韻、對照等。
頭韻(Alliteration)是英語語言學分支文體學的重要術語。頭韻是英語語音修辭手段之一,它蘊含了語言的音樂美和整齊美,使得語言聲情交融、音義一體,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應用范圍、結構特征以及審美價值三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討論,將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欣賞這一辭格.
頭韻在英語里叫alliteration,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是從拉丁語短語 ad literam (根據字母)轉化而來的,指兩個單詞或兩個單詞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悅耳的讀音,最常見的押頭韻的短語有: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might and main (盡全力地)、saints and sinners (圣人與罪人)、(in)weal and (or) woe(無論是福是禍)。
2.頭韻修辭格的意義與作用:
(一)頭韻的歷史:若追本探源的話,恐怕押頭韻手法可以上溯到古英語(Old English)時期。 大約五世紀時,盎格魯薩克遜( Anglo-Saxons)入侵者給英國人帶來了作為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基礎的盎格魯薩克遜語,或許就在那時還帶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頻繁使用押頭韻手法。
(二)身邊的頭韻
(1)詩歌
押頭韻的例子在詩歌里數見不鮮,比如: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的詩集Songs and Sonnets(《歌與十四行詩》),其題目本身就用了押頭韻技巧。愛情是這本詩集中表述的基本主題,詩人甚至認為愛情的本質是靈與肉的結合( the union of soul and body),指出光有精神是不夠的,也是不完美的。這個觀念了不起,因為它與中世紀只重精神不重人體的觀念截然相反。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寫過一部題為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天堂與地獄聯姻》)的作品,這部作品中論說文與詩文相嵌并進,探索了兩個極端矛盾之物間的關系。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有一首名詩,題目就叫做“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我的愛像一朵紅紅的玫瑰》),其中最后三個詞三個r字母連讀,音韻之美,不可名狀。在西方,甚至在中國許多大城市,玫瑰已經成了愛情的象征,流行歌曲里唱要送自己的情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街頭賣花女祈禱天天都是情人節,這樣她們可以天天把玫瑰賣出個天價。雖說這種態勢未必全是彭斯那首“a red, red rose”的詩造成的,但這首詩在玫瑰成為愛情象征的演變過程中一定起了不少推波助瀾的作用。
美國詩人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在孩提時代曾愛上同學的媽媽,創作了他自己形容為“lines written, in my passionate boyhood, to the first, purely ideal love of my soul”(寫作于我激情的兒童時期,獻給我靈魂的第一位純潔而又理想的愛人)的短詩《致海倫》(To Helen)。詩歌一開始就把那女子稱為美人海倫,說在詩人眼里,她的美就像古時凱旋的多桅帆船(barks of yore), 緩緩地經過香海,將游子帶回家鄉。詩文是這樣寫的:“Helen, thy beauty is to me / Like those Nicean barks of yore, / That gently, o'er a perfumed sea,/The weary, way-worn wanderer bore/ To his own native shore”,這里,weary, way-worn wanderer(飽受漂泊之苦的疲憊的游子),是三個w 開頭的押頭韻例子。英語中三個w開頭的押頭韻例子還有英國詩人雪萊名詩《西風頌》那氣勢磅礴起首句: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啊,狂野的西風,你是秋日的氣息)。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押頭韻的例子比比皆是:crafty confusion(裝糊涂),for the fantasy of fame (為虛名),delight and dole (喜與悲),painted pomp (虛飾的榮華),wonted way(常態),mangled matter(弄糟的事),wild whirling words (瘋話)等,都是很好的押頭韻例子。或許是押頭韻既優美又好記的緣故,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有兩部小說的書名都是運用了押頭韻手法: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與情感》)。墜入愛河的人往往在理智與情感之間備受折磨,這句話的英語就是“torn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2)散文
在散文中,人們也時常運用押頭韻技巧來增加文采。英國著名散文家培根(Francis Bacon)在Of Envy (《論嫉妒》)用了play-pleasure(看白戲式的快樂),指出好事者在旁觀別人那種看白戲的快感;還用了sober sort of politique persons(頭腦清醒的政客),提醒應該留意深算叵測、頭腦清醒的政客,他們在顯赫時還會哀嘆自己過的是苦難日子;在Of Nobility(《論貴族》)用了waves and weathers (飽經風霜),認為飽經風霜、歷史久遠的貴族令人敬重,因為新貴由權利造就,而世襲貴族則由時間造就 ;在Of Seditions And Troubles (《論叛亂與動亂》)用了secret swellings of seas (暗涌的海浪),警告說猶如暴風雨前的疾風和暗涌的海浪,國家政治叛亂之前也有預兆。英國數學家、哲學家及作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寫過一部《自傳》,出版者在該書的引語中,用了一個a particular, persistent reason (一個特別而又持久的原因) 運用押頭韻手法的短語來說明,羅素在九十多年的一生中,始終具有巨大的魅力,尤其對年輕人更有魅力,其中一個特別而又持久的原因是他不辭辛勞,用簡潔的英語進行寫作 ;該引語中還用了a comparable combination of qualities (各種素質的均衡結合)用押頭韻的短語來說明羅素受到尊敬的原因。在羅素的《自傳》中我也讀到了許多押頭韻的例子,比如:a deliberate design (特意設計), The Spirit of Solitude《孤獨的心靈》, doomed to a dark destiny(在劫難逃), the darkest despair(絕境), paroxysms of pains(一陣一陣的痛苦), a saint and a sage(圣賢之人), a foolish fear(愚蠢的恐懼), merely mundane misfortune (純粹的世俗不幸), daily pursuit and pleasure(日常的追求和快樂), a mixture of public and private events(公事和私事兼有)等。
(3)報刊
押頭韻技巧在一般英美報刊也得到了普遍使用。我們來看看幾個摘自Newsweek(《時代周刊》)的例子。比如:二戰后的二十年里,《紐約時報》紅極一時的記者James Reston被《時代周刊》稱為the prince of print(印刷王子)。還有,馬來西亞有位女作家憑小說 Rice Mother 建立了馬來西亞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被《時代周刊》稱為matriarch of Malaysia(馬來西亞之母)。在美國一些大做廣告的心臟病藥品如利尿劑,其實成本只需要幾分錢,《時代周刊》記者于是把它稱作hypertension hype(高血壓的廣告騙局)。
(4)日常生活
應該指出的是,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頭韻手法也運用得非常普遍,我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能碰上押頭韻的例子。我們常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英文便是押頭韻的極好例子:Far fowls have fair feathers(遠處的鳥羽毛更美麗);說某人“面善心惡”,英語是A fair face hides a foul heart;說“酒后說胡話”,英語是When wine sinks, words swim; 還有一句我很喜歡的押頭韻的諺語:A book that is shut is but a block(一本不打開讀的書與木塊無異),它使我想到了美國小說家菲茲杰拉德( F. Scott Fitzgerald)的名作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一個場景:在蓋茨比的私人圖書室,一個醉醺醺的中年人對那里的書贊嘆不已,說那些不是厚紙板上畫著書名的書,而是真的印刷物,有頁碼和一切書本應有的東西,并恰到好處地在合適的地方沒有切開。當時是美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稱為“美圓十年”,有一大批靠冒險發財的“新貴”,他們文化不多,卻喜歡附庸風雅,在自己的圖書室里放上一排名著做擺設。根據小說里的情景以及社會上許多實際情況,我嘗試著將以上的一句諺語稍做調整后這么說:A book that is shut is a decorative block.(一本不打開讀的書是一塊裝飾性木塊)。現在許多人擇偶條件中有一條,要求對象既有“才”,還要有“趣”,這有“才”有“趣”用英語表達就可以用上頭韻技巧:“a man of wisdom and wit”。如果遇上a man of wisdom and wit,可不要錯過機會,嫁給他做wife吧。你看,這里又是一個三個w在一起的押頭韻例子。不久前,我的一位博士生看到我在寫關于押頭韻手法的小文,就告訴我說,四川人有句俗語非常好,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叫做“海陸空”,翻譯成英語應該叫“feather,feet or fin”,就是長羽毛的、長腳的,還有長鰭的。這是押頭韻手法的一個絕妙例子。聽說現在國外的餐廳中,人們點菜時都這么問了。在翻譯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押頭韻的手法可以使譯文增色不少。在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報告中,原文有“上海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城市”,我們把它翻譯為:“Shanghai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to a city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and showing a great promise.”其中,“充滿生機”的譯文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就是用了押頭韻的技巧。
(5)文學名著中的頭韻例句
1. Hogwarts : A History《霍格沃茨 一段校史》
洛哈特的作品之一。
2. Destination, Determination, Deliberation 目標,決心,從容
是眾多年輕魔法師成功的秘訣。
3. Moaning Myrtle 哭泣的淘金娘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的名字,在哈利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她占了不少戲份。
4. Polyjuice Potion 復方湯劑
吃了這個會讓人改變相貌,據說這是斯內普的最愛。
5. Patronus Potter 守護神波特
哈利最早學會的咒語之一,可以召喚出自己的守護神,有強大的力量。
6. Marauder’s Map 活點地圖
一張哈里的父親和其好友在上學時制作的霍格沃茲地圖,起初是用來惡作劇的,給了哈利很多幫助。
7. Triwizard Tournament 三強爭霸賽
這是原著第四部中第十二章的章節名稱,在這一章里具體講述了本書最激動人心的故事。
--------均引自《Harry Potter》(《哈利?波特》)
(6)外研社新標準高中英語教科書中的頭韻例句
1.They have a Town Twinning agreement. ---Book3 Module2
2.It’s an agreement between towns and cities of Similar Size.(這是市里和鎮上爭執的地方。)---Book3 Module2
3.living with a Foreign Family For one week.(和一個外國家庭住了一周。) --- Book3 Module2
4. Fur and feathers (皮毛) --- Book3 Module3
5.Sandstorms are Strong dry winds that carry Sand.(沙塵暴是攜帶沙子的干燥強風。) --- Book3 Module4
6.the Sandstorm Sometimes Surprises people. (沙塵暴有時會讓人們驚訝。)--- Book3 Module4
7.Swimming and Sunbathing (游泳和日光浴)--- Book3 Module7
8.the Steep Sides (陡峭的一邊)--- Book4 Module5
9.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as we Sailed downstream through a hilly region . (陽光明媚,我們從山區順流而下。)--- Book4 Module5
10.We could see the Sun Setting behind the white pogoda. (我們能看見太陽在白后落下。)--- Book4 Module5
11.a Tall Tree (一棵大樹)--- Book4 Module5
12.the Steep Slope (陡坡)--- Book4 Module5
13.Symbol,Strength and Sense (象征、力量、感覺)--- Book4 Module6
由此可見,以S為韻首的頭韻最多
3.結語
我們認為,如果我們在作文中能夠對押頭韻手法的運用稍加注意,英語味就會更濃一點。一般來說,押頭韻手法如果運用得當,好像一口仙氣,吹走原本dry and drab(干癟癟的)的東西,使語言和寫出來的文章更加具有鮮活的力量。高中生如果能在作文中使用頭韻等修辭格,必然會吸引判卷老師的眼球,獲得高分。出于能力所限,建議使用以S開頭的頭韻(因S開頭的詞語較多)
頭韻(alliteration)是英語中利用發音制造特殊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通常是在連續的幾個詞中,開頭的輔音重復,有時開頭的元音重復也可以叫頭韻。
頭韻是一種很古老的辭格,也是英語中最早出現和使用的辭格。各種工具書對其的定義不盡相同。
由于音律優美,有突出、強調乃至幽默的效果,頭韻在英語成語、新聞標題、廣告等中運用廣泛。英文《深圳日報》在The Buzz (暫譯:《活色生香》)專欄中有一期關于Sunday Buzz Club的文章,用的標題就是Sunday, seriously super-sized (《活色生香》周日讀者聚會規模超前)。
頭韻在西方報刊更是廣為運用,如:Flu Fever(流感導致恐慌,《新聞周刊》),The Senators vs the Spooks (參議員和情報員之爭,《時代》),Hong Kong,A Capitalist Citadel at China's Doorstep,A Booming Bastion of Business(香港――中國大門的資本主義要塞――興旺的企業堡壘,美國《讀者》)等等。
英語成語和習語中,頭韻也屢見不鮮,如:neither fish nor flesh不倫不類,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 一不做,二不休。
健力士黑啤(Guinness)的一則廣告My Goodness! My Guinness! (我的天啊!Guinness 啤酒!)堪稱廣告詞中運用頭韻的典范。這里Guinness與good-ness 不僅押頭韻,還押尾韻(rhyme),讀起來瑯瑯上口,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人們飲用Guinness 啤酒時贊不絕口的景象。
說到尾韻,顧名思義就是并列單詞的最后一個或幾個音節發音相同,也是運用聲音創造特殊效果的修辭方式之一。再以《深圳日報》The Buzz專欄為例,在一篇諷刺某些效率低下的會議的小品文中,編輯做的標題是Tedium from the Podium (沉悶的論壇),用押尾韻的方式強化了原文詼諧調侃的色彩。
頭韻是英語語音修辭手段之一,使得文字形式對稱,節奏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該修辭手法多用于詩歌、散文、格言、廣告、繞口令等形式中,蘊含了語言的形式美和音韻美,使得語言聲情交融、音義一體,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